APP下载

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路径探析

2021-03-07刘金凤

民族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自信心

刘金凤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心理,但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给学生以成功体验,走进社会大课堂,注重多种评价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信心。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学习;自信心;路径

习近平主席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课理论学习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润泽心灵、品德养成的主旨所在。而要求学生在课中及课后心甘情愿地打开政治书,接受理论学习,克服畏惧、倦怠心理,激发其内驱力,提高学习自信心是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教师可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教师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动力源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书本知识进行方法上的微观指导。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学生晦涩难懂,看到政治书就头痛,产生畏惧心理,更不用说背诵及应用了,成绩也很难提高。对于教材中一个知识点就有大段落的原理背诵,学生一看就直犯怵。如果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分层再抓“关键词”,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也就不怕背诵了。如学习“国家财政”,财政作用的第三点: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涉及到两个概念: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如果教师拓展太多,学生会越听越糊涂,应首先阐述经济冷就给它加热,经济热就降温,然后阐述怎么加热(热胀,扩张性财政政策):注重“加”,增支减税;怎么降温(冷缩,紧缩性财政政策):减支增税。运用热胀冷缩给学生讲清楚这两个概念。其实政治书本很多看起来无头绪的概念、句子,教师需要给学生逐条分析,理清思路,学生自然会豁然开朗,知识点“理得清”,“学得透”,这样就不怕背诵,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学习信心就足了。

教师指导的第二方面:宏观上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導。学生的学习随着兴趣、信心的提高会不断进步,但始终关联着他们的职业发展,关心以后“我能做什么,我可以做什么”。学习思政知识对自己以后有怎样的发展,成为学生关心的话题。在主权国家权力和义务学习过程中,关于我国如何坚定维护我国的主权,我播放了一小段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的发言,看着“耿式”幽默的发言,学生羡慕不已,教师顺势给学生呈现政治学科相关联的大学专业,在学生中产生不小的议论。让学生感知在这个大好时代只要努力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这不是背诵几页书,做几道题就能达到的效果。当然,再叫学生背书,做题,学生就会觉得这些知识是有用的,背诵就不会是负担,而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二、成功感受,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重要场

成功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是提高自信心的重要法宝。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父母的成功体现在培养身心健康,学业有成的下一代,教师的成功体现在桃李满天下,学生的成功体现在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升。在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功,给学习带来新的兴奋点。

思政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大胆赞赏,让其更好发挥自身特长,促进其积极成长。教师发现某同学政治主观题写得很好,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而且字迹优美,在课堂上不仅呈现她的答题卡给学欣赏,而且让她做经验介绍,同学们有了答题的对比,总结自己答题的优缺点。政治主观题经过教师的指点,学生认识到必备知识及解题方法的重要性,答题方法与初中的大有不同。再者,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时的独到见解,教师也会大声赞赏,教师赞许的眼神是对学生成功的肯定。学生的成功感在教师正面激励下被激发出来,考试也就积极备考,认真应对。而教师的赞赏也一定是有依有据,而不是无厘头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多表扬学生的勤奋,对学习的热情,肯钻研勤思考,谨慎表扬其天资。在班级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同学都对学习有成功的渴望,对学习成绩有提高的信心。

三、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提高自信体验场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使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课本知识只是教会学生理论知识,高中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应该关注社会。因此学科内容的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把学校学习的小课堂和社会实践的大课堂相结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也可以有各种职业体验等。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为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真实的情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注重通过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如学生进社区服务,为共创美好家园尽自己一份力。我们县物产丰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暑假里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有对本地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等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有对英雄做专题访问,有的进超市或企业进行职业体验。学生把自己的社会实践写成调查报告,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评比,其中一个小组得到了一等奖,学生欢呼雀跃,自己的付出终于“开花结果”,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成就感,信心十足的做好下一次的社会实践准备。

四、多维度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推动器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注重教学环节的完整更要注重教学评价的选择,选择多维度的评价方式。

从评价标准看,注重差异化评价。学生的成长经历不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在评价中应注重个性差异,区别对待。

从评价主体看,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不断反思、总结;也可以在小组学习中进行小组评价。自评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互评有利于反映同伴的评价和认同,有利于团队合作,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从评价方法看,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除了纸笔测试比较直观看到学生的成绩外,还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有些同学纸笔测试不占优势,但小组活动中具有领导能力,与他人很好地合作,让学生看到自己内在的潜质,发扬自己的优势。

高中生思维比较活跃,也期盼得到教师的关注,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愿意打开思政书本,不断提高对思政课程的认知度,在提升自身素养的过程中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05(上旬)

[2]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教育出版社,2003.1

1572501186370

猜你喜欢

自信心
如何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
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儿童自信心的培养
降低英语课堂焦虑的策略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