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2021-03-07宋亚丽

民族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作家读书家长

宋亚丽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6年活动开展以来,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充实,方式不断创新,影响日益扩大。“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的美好期嘱,已然在更大的范围内生根发芽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能做什么呢?我想:在利用好教学的主场抓好学生阅读的同时,对于家长的阅读指导以及相关培训更为重要。因为每个学生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千千万万的家庭成员的阅读意识提高了,阅读习惯形成了,那么全民素质自然就提高了。下面摘取几段我曾经在家长培训会上的内容与大家分享。

一、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提倡阅读,尤其是传统经典的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一个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同时也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我认为阅读经典具有这样的作用:不仅对人们的系统思维和语言表达方面很有好处,还拓展了我们的生活,培养了我们的素质。一些美国学者认为,阅读经典是作为一个人进入精英阶层所应必备的,是与人沟通的条件。无论中国也好,西方也好,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要有这个民族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否则你在这个问题上就失去了发言权。

英国作家毛姆在谈到英国文学时说:“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那些书,既不能帮助你获得学位,也不能指导你如何谋生,不去教你驾驶船舶的技巧,也不告诉你如何维修一辆出了故障的机车。然而,只要你们能真正享受这些书,它们将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而圆满,使你更加感到快乐。”

“在读书的时候,哲人的思想涤荡着我们的灵魂,在知识和智慧的指引下,我们更容易识别美与丑、善与恶,我们的生命也因此一次又一次向前展拓。读书,使我们的心灵变得辽阔而宽广,坚韧而顽强,也使我们获得一个温煦宁静的内心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哗与浮躁。正因为如此,我相信:读书,在今天仍然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培养阅读兴趣

1、引导家长增强意识,抓住孩子阅读黄金期培养阅读兴趣。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桥斯坦贾德也曾说:“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给孩子吃饱穿暖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应该去为孩子们选择出最好的书,带回家来,放进他们的卧室里。”因此,阅读的种子在幼儿阶段就應该种下。如果错过了,请尽早让孩子接触书籍。家长越重视早期阅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就越浓厚。一旦爱上图书,阅读就会成为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相反,缺乏早期阅读经验的孩子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注意力更容易被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吸引。一旦他们沉迷于电子游戏与网络,想要他们重新爱上阅读,难度就大多了。

我们应该用文学的心境来欣赏每一段优美的文字,从生命的角度来体验每一个真挚的故事。因为文学是生命的延展,生活的扩充,单纯而厚重。家长大可不必讲一些大道理,一个优秀的童话故事本身就充满了正能量,孩子也自然能感知它。

2、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爱阅读的父母才能培养出爱阅读的孩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父母自身爱读书,自然给孩子形成熏陶,这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沃土。阅读的最好环境是家庭,阅读的最好榜样是父母。很难想象,作为家长,可以消费所有娱乐项目,就是不肯拿起书来,作为他们的子女,会在这样的“逆境”中自学成才实属不易。所以让孩子爱上阅读最重要的就是家长首先拿起书来阅读。我们相信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任何时候都不算晚,只要父母做好了榜样,并提供给孩子充满爱的亲子阅读环境,孩子一定会爱上阅读。

三、从浅阅读到深阅读的引导。

1、重复朗读可预测情节发展的书时,偶尔在关键的词或句子上停下来,让孩子自己说出关键的内容。在第一次读一本书时,与孩子讨论一下封面上的图。“你认为这张图在说些什么?”朗读时,有时问孩子:“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增强孩子的参与感。——从当下的角度看是增强了参与感,提高了阅读兴趣,但更深远的,是思考能力和注意力的锻炼,有助于深度阅读习惯的培养。但应注意应适度,就像精读和泛读一样,篇篇精读就倒胃口了,过犹不及啊。

2、在朗读时,大量运用表情。如果可能,改变自己的声调,来扮演对话的人物。根据故事情节调整语速。在悬疑时,慢下来,降低声音。适当的时候压低声音,可以让孩子全神贯注。朗读最常犯的错误是:读得太快。慢慢念可以让孩子将听到的内容,在脑海中勾勒出图像。放慢速度可以让孩子仔细观看书中的图画,匆促朗读会使朗读者没时间运用表达技术。——非常实用,有助于孩子去注意书中的各种细节,或在脑海中勾勒出图像,不仅加深了印象,还激发想象力。

3、一定要提一下书名、作者与图画作者。在朗读前或朗读后,向孩子介绍作者的情况。让他们知道书是人写出来,不是机器制造的。你还可以鼓励个别孩子写信给作者,分享阅读心得。把作家还原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像让他的故事活灵活现一样。——不经意间,慢慢的就会对某些喜爱的作家的风格熟悉,看到他的作品,还没看到作者是谁就猜到了,这是一种心领神会的乐趣。了解优秀童书背后的故事,作家的性格、创作历程……无关学习和考试,仅仅是,一种人文需求吧?但当你越津津有味儿的品读书籍,你就会越多的产生这样的想法。这是一种由书而人(作家),而历史社会人文(作家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地理环境背景、家族背景……),而思想性格(创作历程、风格)。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无须极刻意的搜罗,读得多了,自然会对作家有印象,印象越来越深时,你和孩子会去关注和琢磨,慢慢了解和思考。

4、可以读完一本书,然后带孩子观看由书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这种方法能让孩子体会到文字比影像表达得更丰富。——也是一项对比和不同的情感体验,孩子会很乐意谈论书和电影的差别。

最后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观中的一段话与您共勉:读书是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需要经常进行的一种重要活动。人一出生,很多人都要读书,而对读书活动和读书问题形成一种根本看法,就是一种读书观。愿我们都有一个正确的读书观!

1869501186201

猜你喜欢

作家读书家长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家长错了
我和我的“作家梦”
家长请吃药Ⅱ
我们一起读书吧
犯错误找家长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