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1-03-07宋斌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2期
关键词:美育策略

宋斌

关键词:美育;中小学美育;策略;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道德教育,其本质上是价值教育,宗旨是培养学生美的意识和能力,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也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多数中小学生的校园生活缺乏“美”感,学习任务紧张、繁重,分数论和升学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埋头苦读,美育就变成了人们的“口号”而已。学校美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情感基础,关系到青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民精神面貌的提升。因此,各中小学必须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完成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观和增强学生审美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

一、准确定位美育内涵,完善学校美育观念

准确定位学校美育观念是学校做好美育工作的关键。美育的核心是美感教育,其包括了艺术美的认知、体验、感受、欣赏与创造能力教育,同时也涵盖了美的理念、情操、品格与素养。而前者的本质是艺术美,即以艺术教育为核心,这是美育的狭义概念;广义的美育则是将美学原则最终落实到多学科学习和生活中去的教育,同时涵盖了艺术教育和美德及相关素养教育。

中小学承担基础教育任务,更加强调综合素养发展,而部分学校管理者仅注重学校美育中审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心灵美、行为美的教育,使得美育在非艺术环境下的实践价值被忽视。因此,学校在开展美育工作之前要准确定位美育,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美育仅仅是狭义意义上的美育,即美感教育,而广义的美育不仅包括艺术教育,同时涵盖了美德及其相关素养的教育,将美育的功能上升到了素质的层面。

二、全面开设美育课程,建构多维课程体系

1、牢固基础艺术教育课程

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国家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美育工作确定的核心目标。为培养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首先,学校应保证美育课程的全面落实,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不随意减少和挤占美育课程;其次,学校应为美育课程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美育教学设备是顺利开展美育课程教学的物质基础,它包括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空间等一系列开展美育课程所必需的教学资源。学校可以向社会号召,寻求相关领域權威人士的帮助和周边社区的帮助,尽可能多地开通美育课程教学资源获取渠道以弥补学校课程教学资源不足的现状;第三,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根据学校地域特征开设与当地民俗文化相关的美育校本课程,如剪纸、刺绣、编织、陶艺等,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实践能力,还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保护当地非遗资源,并体现了学校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

2、实现美育多学科教学融合

学校应重视美育的多学科渗透与融合,通过美育的情感陶冶,使学生具备高尚的人格力量,在行动中将知识、技能贡献于社会进步与人类的幸福。首先,美育应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生美的思想性与道德性的统一,美的思想性与政治意识的统一。在学科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各种美的事物,帮助向追求理想信念之美、家国情怀之美、品德情操之美、学习劳动之美、身心健康之美和天地万物之美的方向引导;其次,美育应与自然科学教育相融合,提升学生科技美与艺术美结合的能力,进而增强其创造力。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应遵循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在提升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让学生发现学科的美;最后,美育应与人文学科教育相融合。教师要运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训练,并不断深化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

3、创设实践性美育体验课程

强化实践育人,让艺术实践成为以美育人的重要平台。美育需要通过现场体验的方式去推动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而现场体验最佳的途径便是美育实践活动。首先,学校可以适时地在传统美育课堂教育中增加体验性课程。如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去听音乐会、去看舞台剧等,在特定的情境中完整地去体验艺术带来的感官冲击和心灵震撼,从而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学校可以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吸引学生参与,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实践能力,如组织歌唱比赛、情景剧表演、书法绘画比赛、科技创意作品展、微电影拍摄比赛等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束阶段获得不同程度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提升美育教师素养,打造教师队伍形象

中小学教育阶段是中小学生审美意识塑造、审美能力提高、审美创造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中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对于促进中小学生人格完全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教师是实施美育的主体,美育教师任重道远,其美育意识与审美素养对实施美育尤为重要,必须通过培养一支高素质美育教师队伍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

遵循审美育人的思路,教师美育意识和审美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以下路径。第一,培养专业型美育教师。各高等院校要开设美育教育专业,加强对师范生的审美教育。各中小学也要加大美育教师的补充力度,吸纳优秀人才,优化美育教师结构。第二,加强中小学学科教师美育培训。 任何学科都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要加强教师美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科教师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培养其美育意识与审美素养。第三,鼓励教师开展融合式审美教学。 “开展融入式学科美育的探索,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将美育主动、积极地融入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使师生获得美感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美育文化氛围

审美需要引导,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特定的具体的对象之上。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来说,校园文化不容小觑,学校有必要将校园文化中的无意美育变成有意美育,进行校园美育文化的深度探索与有效挖掘,创造良好的学校美育氛围。学生长期待在校园,校园文化或多或少会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学校建筑、景点、塑像、标语等诸多方面,都可以营造一个安静、美好、和谐的文化氛围供师生学习和工作。通过绿化、美化,洗练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可以说,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胜有形的影响。我们应该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润物无声的美育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和潜在影响力,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条件。

五、创新美育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导向功能

当前中小学美育评价的方式大多較为笼统,存在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内容固定以及评价结果封闭等问题。在评价方法上存在重视期末考评,而忽视学生日常中对美的应用情况,更倾向于“知”,忽略了对“行”的检验;在评价内容上较为刻板,更多关注学生知识和技巧的习得,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的考察;在评价结果上以常以美术课和音乐课成绩作为最后结果,难具说服力。因而中小学需要进一步创新和优化美育评价工作,建立更为动态和开放的评价体系。

第一,建议采用日常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将美学知识运用于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增强学生创新和创造力;第二,评价内容应多元化,避免仅以理论或者仅以实际操作来考核学生,应将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操作水平以及日常对美学的运用情况综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的评价内容;第三,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负责美育课程的教育应向学生、其他教师甚至家长了解情况,在综合各方意见后形成整体的评价;第四,除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方面改进外,学校还应当针对美育评价提供更显著的激励模式,并通过外部激励实现对审美创造的主动追求。例如,增加学生自主创作作品在学业评价中的分之比中、对有艺术创新和创作意识的学生给予更明显得赞赏和鼓励等。

总之,美的教育是塑造人灵魂的教育,美对人格结构的建构与智能结构的建构起定向、调节与整合作用。因此中小学必须全面重视美育,完善美育观念,全面落实美育课程,以动态化、开放化、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来保障美育成果质量等进一步促进美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婷垚.“以美育美”的初中美育管理实践研究—以M市H区为例[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

[2] 陈含笑.尹鑫.徐洁.新时代中小学美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与实施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21(04).

[3] 胡樱平.新时代中小学美育的三大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8(10).

本文系2021年度鞍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加强和改进鞍山市中小学美育教育的实践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as20213063。

3217501186534

猜你喜欢

美育策略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