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考体育项目下高中体育训练策略探究

2021-03-07兰协君

民族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训练策略体育项目

兰协君

摘要:高考中的体考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检验,在当前教育条件下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文化课程,还需要加强自己体育科目的锻炼,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很难有效兼顾,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迷茫。本文围绕高中体育教学为中心,探究在当前高考体育模式下,高中体育训练的策略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效率,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高中生活,处理好学习和训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高考体育;训练策略;体育项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体育,能够有效强健学生的体魄,作为高考体育生,他们不同于其他的高考生,而且也不同于专业的体育训练队员,除了进行日常的体育训练之外,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只有文化课和体育成绩双双上线,才能踏入大学之门,在日益竞争的背景下,如果缺乏科学的训练和合理的规划,学生就无法应对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

一、明确目标, 循序渐进

在进行体育科目训练时,由于所要报考的项目不同,所以体育生的训练项目也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一定的差异性,要求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时就要有一定的目标,从而使得整个训练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追求自己的体育目标,让学生認识到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训练质量。

二、科学制订训练计划

制定合理的训练目标固然重要,但是教师更应该为学生合理的规划训练计划。大部分的考生在进行体育训练时一般是从高二升高三的暑期开始的,直至下一年3月底参加高考体育统考,一共是8个月的训练时间,教师对这8个月的时间进行划分,38个训练周期分为适应期、加训期和考试期等多个阶段时期,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时期制定不同训练计划,从而使学生能够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体育训练[1]。

在运动训练的初始期,由于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接触过体育训练,其体能储备较差,在此阶段内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通过合理的控制学生的运动方式以及运动时间,提升学生的体能储备,同时在此阶段内增加学生的速度与力量训练的强度。待学生经历过适应期之后,由学生的身体力量向专项的训练方向转移,降低力量训练和体能训练,动作的速度以及运动的长度,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运动技巧。经过7个月的训练之后,学生的体能和技巧都达到一定的瓶颈,因此,教师应注重于学生在训练时的不足之处,可以调整学生在训练时的动作偏差,同时加入体育考试模拟,让学生运用比赛训练和模拟考试的方法来进行训练,提前帮助学生适应考试气氛,使学生对自己的训练场景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并在学生进行训练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合理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可以有效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中有一个良好的状态[2]。

三、加强心理训练, 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一)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成绩提升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阶段,很多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容易丧失自己的自信心,针对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步骤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相互沟通,与学生之间敞开心扉坦诚相待,就学生在体育训练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展开积极的探讨,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其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自己的薄弱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成绩的提升,增强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二)积极采用模拟训练, 提高学生的抗干扰能力

在体育考试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意外,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抗干扰能力,这是可以通过采用模拟训练的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与考试相似的专业素质测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竞赛时的那种氛围,同时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训练能够使学生在进行考试时更好的适应场地,而且有意识点是统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引入到训练中,增强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

四、注重放松练习及饮食营养

除了注重学生的体育训练之外,学生在体育训练之外的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天大量的体能训练会消耗学生的精力和技能,疲劳和恢复贯穿于训练的始终,如果在训练后缺乏适当的身体恢复和容易造成过度疲劳,使得学生的训练效果逐渐下降。基于此,在每次体育训练之后,要有目的性的完成自己的放松练习,将身体的状态调整到正常区间内,还要注重营养元素的布局,在经过高强度的体育训练之后要及时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并注重蛋白质的摄取。

五、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现代的科学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体育训练中,在面对新科技新理念和新方法,教练员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点,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自己的教学时间,根据学生在体育训练时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发表实质性的见解,与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沟通,指出学生在训练时的不足之处,都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在训练时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内心的讲解,用微课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展示标准的训练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课堂训练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3]。

总而言之,体育训练时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高考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内不仅学习任务重时间短,教师要为学生做心理疏导,增强学生在训练时的自信心,同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训练目标,针对学生在训练中的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使学生的训练更加科学而合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体育训练与文化课齐头并进,培养出适应新课改体育及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潘永强.高考体育训练信息化融合创新的实践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6):163-164.

[2]宫福乐.高考体育训练的体能训练探析[J].田径,2020(04):30-31+28.

[3]李明.HIIT引入高考体育训练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风尚,2020(03):241-242.

猜你喜欢

训练策略体育项目
成语魔方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贵州省布依族“六月六”体育项目的发展研究
核心力量在短跑运动中的作用及其训练策略
浅议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高职选修课《演讲与口才》训练策略与原则探析
高三体育特长生田径训练的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训练的策略
学生穿汉服展示传统体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