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监督视角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探讨

2021-03-05谢炜平

工程与建设 2021年6期
关键词:参与方建设工程监督

谢炜平

(企石镇人民政府工程建设中心,广东 东莞 523000)

0 引 言

在产业经济发展呈现开放性趋势以来,以建设工程为主体的建筑产业,成了经济持续化建设背景下的支柱性产业。在建设工程中,其产出建筑成果的质量,可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决策性的作用,尤其在城乡融合的建设趋势下,多元化工程结构的开发数量正逐年呈现攀升趋势,为了避免由于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的居民群体人身安全问题与经济损失问题,本文此次研究将政府监督视角作为背景,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模式展开详细研究。具体内容见下文。

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外部监控

为了落实此项工作,本文此次研究将从外部质量监控与内部质量管理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研究。在执行外部监控前,应当明确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外部价值流,并将价值流指向作为外部监控的重点,以此种方式确保外部质量监控工作的落实。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价值链见下图1。

图1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价值链

将上述图1中提出的内容作为建设工程外部监控的重点,并从政府质量监督视角、建设工程法律条文约束视角、建设工程行业发展规范、工程现场监理四个方面,进行外部质量监控的研究。

在上述提出的过程中应明确政府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执行者角色,可以采用直接监督与管理的方式,对建设工程现场作业情况进行管理。在执行外部质量审核时,一旦发现作业现场存在不规范的作业行为,政府具有对其进行提出整改或处罚的权利。

在此基础上,将市场发行的建设工程法律条文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约束条件,要求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基层劳动者均需要在指定条例的约束下执行作业行为,以此保证建设工程的外部质量。此外,应明确不同的建设工程承包方对于建成工程的质量需求是不同的,为了满足承包方对于质量提出的要求,可选择承包方下派的监理人员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理方,以此种方式落实对建设工程外部质量的监督。

2 政府监督视角下建设工程质量内部管理

2.1 管理模式构建原则

为了落实建设工程内部质量管理工作,应在执行管理任务前,对管理模式的构建原则展开具体研究。

其主要原则为管理过程中的及时性原则,即所有在工程中通过监理或现场核查等方式获取的信息,均需要在第一时刻上传到云端。以此种方式,实现质量信息在交互过程中的共享,实现多方对建设工程信息的及时调度与实时检索,保证将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次要原则为管理过程中的准确性原则,多个参与方在进行信息交互时,应当注意信息的准确性。一旦信息错误或交互信息与真实信息存在偏差,便会造成严重的质量方面后果,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威胁到建筑居住群体的生命安全。

最后应遵循的原则为安全性原则,明确一旦存在恶意用户入侵信息时,现有的信息将出现失真、失窃等问题。

2.2 管理信息共享平台

为了在政府监督视角下,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内部管理具备足够的支撑条件,需要在明确管理模式构建的原则基础上,对其管理信息共享平台进行构建。以此为质量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提供汇总、分析、处理和存储的平台条件。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进行质量内部管理时,构建基于建筑工程企业内部局域网的信息共享平台,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建筑工程企业内部局域网的信息共享平台

在图2构建的共享平台当中,建立针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数据库,并将传统纵向信息传输的方式转变为横向传输,以此确保各类数据信息能够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流通。同时在图2所示的共享平台当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建设工程的精益化,还应当在平台当中建立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以此实现建设工程中各个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工作。信息共享平台当中的质量信息数据库主要存储的数据内容包括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类质量管理活动产生的信息数据。在平台当中,根据实际管理需要,可对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创建、存储或交换等,以此确保信息数据能够始终跟着质量管理工作的进行而不断更新,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中各个参与方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更加准确的信息,以此通过质量管理,不断促进建设工程的工作效率。针对平台当中的信息交换,其主要目的是为建设工程项目各个参与方提供质量信息发布和更新的平台,并针对各类质量信息,为其提供数据、文档、图像、视频等资源的共享,从而确保各个参与主体能够对具体建筑工程内容具有更完备的了解。为实现在政府监督视角下,建设工程中各个参与方的协同工作管理,可在上述构建的平台当中利用网络及相关技术手段实现各个参与方之间对建设工程质量相关问题的交流与沟通,并将其相应的意见交换,从而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更加有效地进行。

3 基于政府监督视角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通过上述论述实现对管理模式的设计后,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本文引入多层级灰色评价方法,针对这一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在明确评价目标后,构建如表1所示的应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在明确评价指标以及各个指标的权重分配后,将引入本文提出的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项目作为评价分析对象,按照上述评价指标,由五名专家对该工程项目按照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打分,每项评价指标的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0分。完成打分后,得到如表2所示的专家打分结果。

表1 应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表2 专家打分结果记录表

得到表2中的打分结果后,结合多层级灰色评价算法,构建如公式(1)所示的评价矩阵:

(1)

式中:K为最终评价结果;i为评价指标在矩阵中的行数;j为评价指标在矩阵中的列数。根据表2中得出的打分结果,计算得出本文提出的基于政府监督视角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在实际工程项目当中的应用效果通过计算得出,K值为4.2640。从得出的评价得分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管理模式在实际运行中的效果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水平,并且结合专家打分结果可以看出,每一项评价指标下对应的分数均有达到4分的打分结果。因此,结合上述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对于强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质量,促进建筑工程的精益求精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3 结束语

本文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展开了研究,综合此次研究成果,对管理模式提出下述两点畅想:①在后续的研究中,将本文提出的管理模式与国外管理理念进行融合,致力于通过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实现对管理模式与管理内容的进一步完善。②此次实践研究仅从一个单一的方面证明了本文设计的管理模式可行,未能从多个维度对此模式的功能进行验证。因此,可将后续的研究重点置于对本文设计成果的检验方面,尝试将此种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比对,以此进一步证明本文提出的成果具有可行性。

猜你喜欢

参与方建设工程监督
基于秘密分享的高效隐私保护四方机器学习方案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绿色农房建设伙伴关系模式初探
涉及多参与方的系统及方法权利要求的撰写
基于IPD模式的项目参与方利益分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