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治疗中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效果

2021-03-03陈杰明王金莉穆恩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机呼吸衰竭

陈杰明 王金莉 穆恩

重症肺炎作为一种呼吸内科常见病症,具有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及病情危重等特征,大多数患者可伴发呼吸衰竭,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危及生命[1]。机械通气是临床治疗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的常用方式,有创机械通气可确保通气稳定,但通气时间较长,可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加重病情,因此需找寻更为有效的机械通气方式[2-3]。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入院的6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析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有创机械通气与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炎症反应、血气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6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标准:(1)经心电图、CT、X线及临床检查确诊为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2)机械通气时间24 h以上;(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2)伴精神病;(3)中枢性呼吸衰竭;(4)重度营养不良;(5)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及慢性心力衰竭行机械通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女为19∶11;年龄54~72岁,平均(63.52±6.81)岁;APACHEⅡ评分16~43分,平均(24.72±4.16)分。研究组男∶女为18∶12;年龄55~72岁,平均(63.68±6.93)岁;APACHEⅡ评分16~42分,APACHEⅡ评分(24.81±4.27)分。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即: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舒张气道、祛痰及营养支持等。机械通气选用迈柯维公司生产制造的MA-QUET呼吸机,模式为容量控制/辅助+压力控制/辅助模式,患者机械通气适应后调整模式,调整为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

对照组前期阶段达肺部感染控制窗后,沿用常规模式,最后经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模式撤机,患者支持压力通气降低至6 cm H2O后,可调节为自主通气,呼吸稳定6 h后撤除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

研究组前期阶段达肺部感染控制窗后,转变为无创机械通气,当患者可自主呼吸后,拔除气管插管,调节为面罩式气道正压双水平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根据呼吸状况对各项指数进行调节,呼吸频次维持在30次/min以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 d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白介素-6)、24 h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pH值)水平与临床指标(撤机成功率、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两组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5 ml外周静脉血液样本,离心半径与离心转速分别为15 cm、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浆,于-70 ℃冰箱内储存待测;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白介素-6选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选取德国罗氏诊断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Cobas b123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pH值。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炎症反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反应指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水平比较 (±s)

*与术组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30) 7.88±0.96 2.07±0.59* 17.08±2.01 6.48±0.97* 147.38±6.65 10.96±3.26*对照组(n=30) 7.92±0.99 3.31±0.75* 17.02±1.98 9.62±1.31* 147.76±6.53 20.73±5.54*t值 0.129 5.811 0.095 8.615 0.182 6.797 P值 0.898 0.000 0.925 0.000 0.856 0.000组别 肿瘤坏死因子-α(pg/ml) 核因子-κB(ng/ml) 白介素-6(pg/ml)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降低,氧分压、pH较治疗前增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30) 82.86±7.73 42.51±6.58* 46.98±7.03 74.85±8.39* 7.25±0.11 7.43±0.12*对照组(n=30) 82.97±7.88 42.85±6.67* 46.87±7.12 74.97±8.46* 7.26±0.12 7.44±0.13*t值 0.045 0.162 0.049 0.045 0.275 0.253 P值 0.965 0.872 0.961 0.964 0.785 0.802组别 二氧化碳分压(mm Hg) 氧分压(mm Hg)pH

2.3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撤机成功率较对照组更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更低,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见表 3。

表3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3 讨论

重症肺炎是一种危急重症,临床症状主要有血压下降、烦躁不安、嗜睡、精神不振及呼吸衰竭等,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4]。就以往来看,临床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多选用有创机械通气方式,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但患者需要长时间通气,极易对呼吸机产生依赖,增大撤机难度,且可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欠佳[5-6]。近年来,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内科病症治疗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尤其是在重症肺炎方面,这一方式主要是在有创通气缓解呼吸衰竭且达脱机标准前,将有创通气方式转换为无创通气方式,进而减少有创通气及机械通气时间,但对于炎症反应、血气指标的影响尚存在争议[7-8]。

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白介素-6较对照组更低,撤机成功率更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更低,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提示相较于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疗效更优[9-10]。主要在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可损伤呼吸气道黏膜组织,增大炎症反应风险,极易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可维持患者呼吸通气稳定,清除呼吸道黏性分泌物与改善缺氧状态,解除气道阻塞,且不会对黏膜组织产生创伤,进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且通过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互换可进一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患者对呼吸机使用的依赖性,降低撤机难度[11-12]。

综上所述,相较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疗效更优,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血气状况,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撤机成功率更高,且有创通气、机械通气时间更短,可促使其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机呼吸衰竭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应用探讨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