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影的世界”成就“笔尖的繁星”
——以小学高年级写人习作教学为例

2021-03-03韩江峰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伯父语境外婆

○韩江峰

将电影资源引入小学习作教学并非标新立异,这方面的探索从20世纪90年代已然兴起。然而,如何使“光影的世界”与小学习作教学相勾连,则是成就“笔尖的繁星”关键所在。本文以小学高年级写人习作教学为例,从习作目标是什么、如何选择和运用电影资源等方面,对其教学策略进行探析,以期为推进部编版教材习作教学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途径。

一、纵向梳理,把握写人习作教学序列,为成就“笔尖的繁星”奠定基础

先来通过一张表,看看三到六年级写人习作教学序列分别是怎样的。

级册单元习作内容习作要求表达训练要素三上一猜猜他是谁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个同学。体会习作的乐趣。三下六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用上合适的词语来形容一个人,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四上二小小“动物园”把自己的家想象成动物园,分别用一段话写一写家里的“动物”。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出来。

四下七我的“自画像”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五上二“漫画”老师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五下四他 了根据提示用一篇文章向班主任介绍自己。选择一两件能突出老师特点的事情。写一个人陶醉或生气、伤心的样子,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特别将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五下五形形色色的人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六上八有你,真好通过具体的故事写出“有你,真好”的真实感受。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可以看出,部编版教材在安排写人习作时,有明显的连续性、层次性和发展性。如在三、四年级时,写人注重整体;到了五年级,开始关注写人的细节,并通过具体事例、典型场景,描写人物的某一个侧面特点,此时写人的重点将由整体转变为局部;到了六年级,习作训练的重点则又从局部转变为整体,这是对写人习作方法的一次综合性运用。

通过纵向梳理,把握写人习作教学序列,使得每个阶段的习作目标清楚明了,这样每次习作就会有训练重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为成就学生“笔尖的繁星”奠定扎实的目标基础。

二、横向勾连,紧扣“读写分编,兼顾读写结合”理念,为“光影的世界”提供依据

电影资源丰富多彩,包罗万象,那应该如何选择电影资源以更好地助力写人习作教学呢?下面,将分三种情况做简要论述。

(一)习作与本单元内容联系不紧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单元习作教学中选择电影资源时,要依据习作本身的要求和特点。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漫画’老师”习作教学。

其一,依据习作话题本身选择电影资源。如本次习作话题提到了“漫画”,我们可以选择电影《三毛流浪记》,通过分析“三毛”的形象以引导学生感受“三毛”的形象与名字之间的关系,进而体会漫画可以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物的特点,从而切入本次习作的主题:写一个自己熟悉的老师,突出老师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显著的特点。

其二,习作话题与习作目标结合起来选择电影资源。如习作话题提到“老师”,习作目标则是结合具体事例,我们可以选择电影《美丽的大脚》和《我的教师生涯》,重点分析影片中老师在教学、与学生相处等方面的事例,从这些具体的事例当中来表现老师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特征。

(二)习作与本单元内容联系紧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选择电影资源时,主要的依据是习作要求、课文与影片的结合点。如五下第四单元的“他______了”习作教学。我们在进行习作指导时,需要引导学生回忆单元课文中涉及到哪些人物的哪些表现,而这些表现又是如何具体刻画出来的。为此,可以选取与课文结合紧密的电影,如《青年刘伯承》《信仰者》等。

具体来说,《军神》的学习重点是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学习时,可以选择电影《青年刘伯承》中治疗眼伤的片段。播放影片时,重在引导学生感受刘伯承当时是怎样的状态,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进而与课文进行比较,以此加深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而略读课文《清贫》则是将学习的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迁移到本课的学习当中,可以选择电影《信仰者》中的片段以加深此方法的学习。

(三)习作与本单元内容融为一体,即习作单元。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选择电影资源时,除了依据习作要求、课文与影片的结合点外,还应该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写人的能力这条主线,以“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作为任务来选择。

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形形色色的人”习作教学,我们可以采用先写后教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说,让学生先根据习作例文来模仿,然后根据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修改,最终形成自己满意的习作。针对学生的初稿,汇总出现的问题,然后回到课文中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此时,加入与课文结合紧密的电影《小兵张嘎》和《骆驼祥子》中的片段,来助力学生对习作方法的学习。这样在学习课文时,就是在围绕解决习作中出现的问题来学习的,目的性更强,效果更好。

三、知思悟行,从文本语境到电影语境再到生活语境,实现“光影的世界”成就“笔尖的繁星”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要想实现“光影的世界”成就“笔尖的繁星”,需要做到知思悟行。下面将结合“有你,真好”的习作教学,谈谈具体做法。

(一)知——在习作要求中明确方向。

知,是对习作标题、习作对象、习作目标和习作要求的认知。如“有你,真好”是习作标题,其中的“你”是习作对象,而“你”可以是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可以是对集体有贡献的人,或者是一个有趣的、给人带来快乐与温暖的人。习作目标是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而习作要求是通过具体的故事写出“有你,真好”的真实感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思——在文本语境中探究认知。

思,是对习作素材的思考。“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语,凝聚着这句话,你想到了谁?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最深?当时的场景又是怎样的呢?通过这些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习作素材。为此,特意设计一张表格,方便学生细化选材。根据这个表格,并勾连课文事例,引导学生在文本语境里,建立阅读与习作的联系。如《少年闰土》一文,教师可以提前填好表格,做示范,以启发学生的思路。

印象深刻的事情有你,真好闰土给“我”讲新鲜事当时的场景闰土依次介绍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等新鲜事,其中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介绍得尤为详细。

出示后,顺势引导学生:所选事情可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也可以选择几件情节并不完整的事情,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经过两次借用课文事例,学生思路已经打开,给学生思考时间,仿照此表格列出自己的“印象深刻的事情”和“当时的场景”。

(三)悟——在电影语境中尝试体验。

悟,是对表达技巧的领悟。通过横勾纵连,我们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使本次习作中出现的场景更具体。那如何使场景更具体呢?

1.提炼场景,感受“你好”。

借用电影资源,引导学生在电影语境里提炼场景,感受“你好”。如播放影片《有你,真好》(又译为《外婆的家》),让学生边观看边仿照示例填写。

示例:在(小周烨)的眼里,伯父鲁迅先生(总是为别人想得多),他忘不了(伯父救护车夫)场景,伯父(那么和蔼可亲);他忘不了(伯父和父亲燃放花筒)画面,伯父(那么顽强乐观);他忘不了(伯父和我笑谈“碰壁”)情景,伯父(那么诙谐幽默)。是呀,小周烨一定想对伯父说:“有你这样的伯父,真好!”——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仿写:在(小相宇)的眼里,外婆(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他忘不了(事件1)场景,外婆(原因1);他忘不了(事件2)画面,外婆(原因2);他忘不了(事件3)情景,外婆(原因3)。是呀,小相宇一定想对外婆说:“那年在乡下生活有你的陪伴,真好!”

待学生填好后,全班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内容。稍后给学生思考时间,并照此完成自己习作中场景的描写。

2.聚焦场景,体会“你好”。

为了使学生习作时描写场景更具体、生动,我们有必要再次回到影片中去,通过聚焦一幕幕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到“你好”。如外婆亲手为小相宇做肯德基这一影片片段。我们在观看的同时,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导演是如何把外婆对小相宇的“好”拍出来的?此问题重在引导学生关注场景中外婆的外貌、动作、神态。

观看完之后,交流在影片片段中看到的外婆形象。稍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多年以后,小相宇长大了。当他再回忆自己与外婆这段经历的时候,他会有什么感受?请你用文字再现当时的画面,表达对外婆的愧疚和思念之情。此问题重在引导学生运用人物描写手法去描写场景,使学生在影片观察中、在文字表达中领悟习作的表达技巧,进而体会到外婆对自己的好。

这一场景让人感受到外婆无私的爱,为什么能产生如此的效果呢?因为导演在场景中运用了描摹环境、细化动作、刻画外貌等方式。顺势在此基础上引申一个问题:导演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引导学生回到影片的中心上,这是为了抒发对外婆无私的爱的赞美之情。

(四)行——在生活语境中迁移运用。

带着影片中对习作技巧的领悟,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回到生活情境当中来运用。接下来,出示生活情境,尝试着迁移运用——

场景一:早上,在教室里,语文课代表过来收作业。我打开书包,可是怎么也找不着语文作业本了……

场景二:晚上,在书桌前写作业,突然,“噼啪”,灯光闪了闪,灭了。我害怕极了,想叫,可是嘴唇只是不住地颤抖。我踮起脚找到了打火机,可是蜡烛已经不见踪影。“咚咚咚”,沉闷的敲门声响起,我犹豫了,应该开门吗?外边是什么人?他……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我慢慢向前挪动到门边……

场景三:2020年1月18日,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当天晚上,他义无反顾地挤上了前往武汉的高铁……

从学校、家庭、社会中各选择一个生活场景,让学生去练习场景描写,实现由扶到放,由改到创,巧妙实现从电影语境到生活语境的转变。

可见,在整个“有你,真好”的习作教学中,知思悟行,始终引导学生在文本语境里探究认知,在电影语境里尝试体验,在生活语境里迁移运用,是实现“光影的世界”成就“笔尖的繁星”的有效教学策略。教师在文本、电影与生活之间成功搭建起学用关联,学生就会感知到:无论是习作、电影还是生活,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就是当时的情境,人物的描写手法就是再现场景的法宝。在真情流露下,彼此温暖、照亮对方才是生活中永恒的幸福追求!

资料存盘

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教育界就曾尝试用电影作为教学工具开展实践活动,而语文研究者对电影资源与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这一年,雷祯孝提出了关于编映电影课程的建议,并开始构思将电影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引入到中小学教育中去。

1989年,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将儿童影视列入普通教育》的提案。1995年,在地方政府和教委的支持下,雷祯孝将自己精心选好的465部电影录像带和开课方案送到浙江省苍南县龙港第三小学,至此全国第一所电影课学校就此诞生。随后,在全国22个省区市,257所中小学幼儿园陆续进行了电影课的实验教学。

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的教学理念,为电影资源走进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电影、电视、广播……”至此,电影资源已经完全纳入到语文课程资源的研究范围。

猜你喜欢

伯父语境外婆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外婆
给外婆的一封信
一幅油画
外婆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外婆回来了
伯父的黄昏恋
永远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