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视角下的老龄社会医养结合体系构建

2021-03-02包雨灵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5期
关键词:医养结合需求人口老龄化

包雨灵

摘要:基于需求视角和人口老龄化及健康老龄化背景,以2019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名单中甘肃省、陕西省医养结合重点单位为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倾向及导致其做出这一选择的可能原因进行探究。从医养模式的需求、医养服务供给、医养服务需求三个层面,对医养结合体系构建提出建议,进一步提出医养结合体系构建的完善方针,为我国实现健康老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需求;影响因素

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中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的进程会一直到2050年。翻阅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国家老龄委公开数据可以看到,截至2010年,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数量达到0.21亿,空巢家庭在城市和农村的老年人口中分别占的比例为49.7%和38.3%。失能、失半能的老年人口攀升到了4400万人,这些老人中完全失能1200万人。我国又面临“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发展趋势,这会使我国的老龄化现象愈发严重。

一、研究背景及价值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6亿,占总人口的12.6%。预测显示,在2034年,80岁高龄人口有可能逼近1亿,到2050年将会上升到1.08亿。也就是说我国必须迅速适应由于“超老龄化社会”衍生的养老与医疗问题。同时,目前我们国家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大约4000万,这里面完全失能的占到1200万,这一群体既需要贴身的照顾,同时还需要医疗服务的介入。老龄人口寿命的延长以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长会使越来越多的老人面对生命后期“带病养老”的情况,不得不同时面对医疗养老双重问题。

人口的老龄化造成了医疗服务和养老资源服务同时紧张的局面,这就要求社会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有一个新的高度。当前,大部分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普遍不尽人意,专业护理人员较少,床位严重不足,老年人看病就医的需要基本无法被解决;而医疗卫生机构供给不足,老年人的长期住院需求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以前意义上的养老模式根本无法全面符合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建构一个全新发展的养老服务形式,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积极发展。

养老问题一直受到国务院和党中央的重视,是民生问题的重要关注焦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2019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强调,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与健康老龄化,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综上,对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做调研分析,构建人口老龄化背景和需求视角的医养结合体系,会产生重大的现实价值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综合国际上的相关进展,国外对于医养结合的相关研究开始的比较早,对于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的整合研究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探究,并进行了丰富的实践,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特色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国外对于医养结合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及实践上都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国内相关医养结合的研究起步相对较迟,目前还在探索与试点的阶段。综合国内学者研究观点,现阶段我国医养结合服务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政策支持不足,制度供给缺位;医养结合的意愿较强,但实质性的资源整合非常困难;支付能力有限,有效需求不足;发展不均衡等。

如今国内学者对医养结合的相关研究仍然还有一些不足。

1. 现有研究对于一些主要概念的界定定义和类别的分类仍然不够明确。对于养老服务体系以及医养结合等重要词条还需要国家有关权威部门对这一部分概念进行解释界定,从而形成一定的共识,方便对比研究结果。

2. 目前研究应注意提升理论基调的纵向深度和横向广度,当前对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多元多层次理论探索仍有发展上的较大空间,医养结合模式的理论研究大多局限于经济、管理、社会学和人口学的维度,并未实现多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

3. 大部分研究的出发点基本上是老年人需求主体,大部分以微观层面和养老问题本源为研究角度,缺乏宏观视角,应注重顶层计划和站在全局高度来钻研医养结合的延申问题。

4. 当前研究需要加深有关老年人的需求和服务供给的分析,应注重将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和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当作探究基石。

5. 与国外研究相比,中国对于医养結合的模式研究大多存在区域上的限制性,全国性整体性的医养结合研究很少。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探究的医养结合机构模式服务主要基于目前我国三种主要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医疗机构中设置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疗与养老机构协作并重。选取2019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名单中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康乐医院、甘肃省嘉峪关市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陕西省宝鸡市福乐爱心护理院为主要调查样本选取地点。调查方式采取老年人问卷调查、机构类型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形式的问卷调查,调查主体绝大多数为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对象。所用的调查方式为多阶段抽样和非严格随机抽样。

(二)变量选择

本文所研究的因变量是老年人对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并重三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选择意愿。自变量为决定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产生何种偏好的各种类型因素,选择自变量时可以借鉴安德森行为模型,并根据我国国情对模型进行完善,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及本文研究内容的影响因素模型。

安德森行为模型认为个人是否选择卫生服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先决因素、促能因素、需求因素三类。先决因素是指老年人在失能前,倾向于选择养老服务的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地、民族、受教育水平等;促能因素主要包括收入情况、收入来源及照料状况等;需求因素主要包括老年个体身体状况、是否患慢性病等。因此,本文结合安德森行为模型和主要研究的目标和研究的背景情况,将有可能对老年群体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类型选择产生影响的因素归纳为先决因素(性别、年龄、户籍种类、接受教育的水平);促能因素(老年人收入情况、收入来源、是否有家人照料);需求因素(老年人身体情况、是否患有慢性病)以及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模式(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并重)。

(三)研究框架(见图1)

(四)研究方法

利用χ2检验单因子分析老龄人口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选择趋势,筛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自变量。设置医养并重服务模式为参照组,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选出来的自变量进入多因素的分析阶段,探究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选择影响的因素。

四、结果分析

(一)机构服务选择影响因素的单因素探究

本文进行数据的单因素分析时,选择χ2检验的形式,分析结果后显示年龄、户籍种类、接受教育的程度、收入情况、收入来源、是否有家人照料、身体健康情况、是否患有慢性病对老年人选择不同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具有可解释的统计意义(P<0.05),老年人面对三种类型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进行选择决策时性别不具有统计学上的价值(P>0.05)。

(二)对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服务类型的因素分析

在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选择进入多因素分析维度时,因变量我们选择χ2检验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将对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选择的具体偏好作为自变量。设置对照组变量为医养并重的机构类型,将医中有养、养中有医服务模式分别与之比较,进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医中有养服务模式为例,将老年人偏向医中有养机构服务时定值为1,选择医养并重机构服务模式是取数值为0,自变量取值为Χ1,Χ2,Χ3,……,Χn。当老年人选择医中有养机构服务模式时概率为P,那么作为对照组的医养并重机构服务模式的概率就为1-P。分析第一步仅将先决因素(年龄、户籍种类、接受教育的水平)作为自发性变量,第二步在先决因素的基础上,引入促能因素(收入情况、收入来源、是否有家人照料)作为自变量,最后在先决因素和促能因素的基础上引入需求因素(身体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

经过研究观察可以發现,医养并重机构服务模式与养中有医机构服务模式相比较,受教育程度较低、生活可以自理或半自理以及未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喜欢养中有医的模式;受教育的水平不高、没有患有疾病或患有一种疾病、生活自理程度良好不需他人照料的老年人更多的会选择“医中有养”的服务模式。而农村户籍,健康状况良好以及月收入为中等水平的老年人则对“医养并重”的机构服务模式更为偏好。在这种情况下分析,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的选择主要与个人特征和自身的健康状况等主观原因有关,受经济情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反而不是很明显。可以发现,受教育水平较低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养中有医机构服务模式,这可能是因为养中有医机构服务模式相比医养并重模式费用较低,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普遍收入较低且思想容易受传统观念束缚。

五、结论与建议

中国有关医疗和养老合作的相关研究开始的比较迟,目前对于医养结合体系构建的探索仍然有很大进步的空间,在目前我国越来越严重的“超老龄化社会”局势下,对医养结合机构服务的模式思考创新将有促使健康中国目标成为现实。纵观国家政府当前医养健康的产业规划,机构养老将成为未来的医养健康行业发展和研究的潜力方向。

对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模式进行全面提升和改善,在政策和优惠力度上大力支持,对医养结合服务有关衍生模式进行探索,促进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并进发展,提高医疗与养老的服务内涵和意义,建立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行业的标杆,提高有关这一行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准和专业素质,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有利于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的整体化构建和优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Z].2011-12-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6-3-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Z].2016-07-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R].白皮书,2006.

[5]程春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医养结合需求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