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点亮教育梦想
——记河北省威县一中教师赵国增

2021-03-02周洪松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威县赵国骨干教师

■本刊记者 周洪松

“初登讲堂,自己必须吃透课标,夯实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河北省威县第一中学,说起学校对教研的重视,说起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青年教师马晓阳深有感触。

如今,常态化的全校大教研已成为威县一中保证教学质量的“利器”,成为该校维持自身小县城高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其中,教务处主任赵国增功不可没。

32年前,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的赵国增回到家乡,到威县一中任教。在当年的国家级贫困县里的这所“最高学府”,他一直坚守教育教学一线,“在实用中追求理想,在理想中追求卓越”。32年如一日,他在“爱是教育的核心与灵魂”理念的加持下,全心全力“用爱点亮教育梦想”,和同事们一道,先后培养了4500余名农村孩子考入大学,助力孩子们改变了自身及家庭的命运。

传承——乡亲们心目中的“大先生”

“上师范,回乡从教,一路走来,父亲深深影响了我。”谈及求学及工作经历,赵国增如是说。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赵国增的父亲在当地辛勤耕耘30多年,是乡亲们心目中的“先生”。赵国增回忆:“十里八乡谁家有红白事儿了,都愿意请父亲去理账、协调。每到春节等重要节假日,总会有学生打来电话或登门问候。”

至今,赵国增还清楚记得一件让全村人都感觉“倍儿有面儿”的事。上世纪80年代,看上一场电影对于乡村百姓来说绝非易事。有一年,县上出台了“不允许在本乡任教”的政策,赵国增的父亲被县教育局分配调整到邻乡的程志庄中学任教。赵国增说:“为欢迎父亲,程志庄中学专程给我们村放了一场电影。那天还不到天黑,大屏幕前就挤满了搬着凳子前来占座的大人小孩。”

但给赵国增印象最深的,还是当年父亲辅导学生参加高考的情景:“1977年恢复高考,父亲每天备课批改作业至深夜,记忆里,父亲书房的灯从未熄灭过。家里一块小黑板常常写满学习重点内容,为的是第二天带到课上节省板书时间,这样就可以给学生讲授更多知识。”

1980年,一名叫管纪顺的学生考上了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消息传来,父亲竟比自己孩子考上大学还要激动!”时隔多年,赵国增还记得。

耳闻目染,心有所仪。“考大学,争取成为和父亲一样受人尊敬的‘先生’”成为赵国增儿时的理想。

1985年高考,赵国增第一志愿填报了河北师范大学,后如愿入学就读数学系。

四年苦读,在择业的重要关头,赵国增放弃去地级市工作的机会,背上行囊回乡到县一中任教。

地处晋冀鲁豫交汇地带的威县是有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当时工作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他住的是一间终日不见阳光的平房,工资每月100块钱。

但青年赵国增并没有顾及太多,他一门心思放在工作上,心里想的、手头做的都是如何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帮助更多家乡学子通过读书改变人生命运。

刚参加工作的几年,赵国增一边认真系统地钻研教材,一边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求教。为了及时了解全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前沿信息,拓展自己的视野,他还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订阅了五种数学报刊。

功夫不负有心人。赵国增所带班学生的高考数学平均成绩,曾一度连续十年位居邢台市第一名。

2010年,赵国增的女儿高考填报志愿,祖孙三代意见一致:报师范!后来,女儿顺利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接到大红的录取通知书,全家一片欢笑声。

播撒——用爱点亮教育梦想

“爱是教育的核心与灵魂”,是赵国增始终秉承的教育理念。“全心全意用爱为学生的发展助力,不放弃不抛弃”,是他一以贯之的行动指南。

“是赵老师把我从被学校开除的边缘救了回来,没有赵老师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和快乐。”如今已经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并成为公司管理层骨干的王涛(化名)内心对赵国增老师充满感激。当年他是赵国增的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而且经常打架,被很多老师认定为“不可救药的孩子”,但赵老师并没有因此放弃他。

走访家庭了解情况,屡次谈心鼓励,每周利用晚自习帮助他补习数学,组织优秀学生与之结对……在赵国增的细心关怀和帮助下,王涛逐渐走上了正轨并最终考上东北财经大学。他说:“不抛弃不放弃,我正在努力用这个思路做好公司的相关管理工作。”

“高中毕业已十多年,但还会常常回忆起赵老师讲课神采飞扬的模样。那时只要我们有什么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给予帮助。”回忆当年,《南方日报》记者宋金绪感慨万千:“跟赵老师一年,不仅成绩有提高,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感受到了师爱的温暖。”

作为一所县城高中,威县一中受到部分“超级中学”的影响,一度举步维艰。很多当地学生流失,一些家庭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到外地上高中。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命脉,保持竞争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赵国增认为,好的教学要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要通过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生成新知识。

为此,在担任的数学课教学中,赵国增以所教班级为试点,设立数学兴趣小组,通过实施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解决学生“听懂不一定理解、理解不一定会做、会做不一定做对、做对不一定得分、得分不一定满分”的问题,让学生找准切入点,对知识理解由浅入深,对问题理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他还主动应对学习方式变革的新形势,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并实践了“四环八部”教学模式,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并实施选课走班、分层教学、分组教学、因材施教的具体手段。

三十余年,赵国增所带高三毕业班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持续保持高位,还有学生在全国数学竞赛中斩获一等奖。这对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县城高中,何其难也!

“赵老师善于抓住数学本质,让我们感受到数学之美。这也影响我今后选择了基础数学科研之路。”如今已是国家优青的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导杨俊峰这样说。

带动——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同事眼里,赵国增是个“勤奋得不知疲倦的人”。

为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赵国增一直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河北省首届骨干教师培训、特级教师高级研修班、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河北省名师研修班等一系列难得的培训机会,都成为激励赵国增前行的“充电加油站”。

多年来的积淀绽放出绚丽的科研之花。近年来,赵国增已经在《高中数理化》《高中数学参考》《新课程》等报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编写《导学与训练》《课堂新坐标》《导学教程》等十余部教辅、教材,主持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研究”、省数学学会重点课题“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师培养模式”等十余项课题并结题。目前,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提高学生素养与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项目正在进行中,与此同时,又申报了“十四五”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校园欺凌的研究”。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教务处主任,赵国增深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他开始花心思琢磨并实施对全校教师师德教育和专业化成长培养培训等事宜。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赵国增总结出了一套“四备两研一反思”教研模式,即:教师个备—主备小组“两案一件一餐”(制作出详细学案、练习案、自助餐<为优秀生准备的提升题型>以及对应课件)—主备小组复备、定稿、印刷—集体教研(主研教法)—全体教师复备—课后总结(反思)。

如今,这种主题式教研做法已在全校推广并被部分兄弟学校借鉴,众多名师、能师由此纷纷脱颖而出。妙相廷就是其中之一。

刚参加工作,赵国增就安排他担任班主任,并让他多次参加互听互评课,一起分析教研内容、探讨教改方式。在准备燕赵联盟优质课大赛时,赵国增更是手把手指导,最终妙相廷一举夺得特等奖,后来成长为河北省骨干教师。

像妙相廷一样,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构建和赵国增的提携帮助,当地已有妙建烨等160余名教师成为省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省市骨干教师,170余名青年教师先后在省市县优质课大赛中获奖,逐渐成长为本校的学科带头人和教育教学骨干。

赵国增也因此被评为“河北省首批中学正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河北省首批骨干教师”“河北省首届学科名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等。

“我热爱家乡这片热土,今生愿以此为动力,让更多农村学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虽然在人们眼里已经“功成名就”,但步入知天命之年的赵国增的内心里,依旧燃烧着一团火。

猜你喜欢

威县赵国骨干教师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把你戴在胸前
希望在肩上
威县饼卷肉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威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古法奇观
谢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