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考证体系满意度调查及优化设计研究

2021-03-02张洽副教授曹玉臣

商业会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会计师会计专业证书

张洽(副教授)曹玉臣

(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4)

一、引言

会计考证是提高会计教育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在会计考证方面的政策也多次进行了改进,2013年财政部进行了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改革,由原来的纸质化考试改为上机考试,考试题型也发生了大幅度变化。2017年,财政部又宣布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将《会计法》第三十八条“会计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改为“会计人员应该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现如今,伴随着“大智移云”时代背景的来临,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无疑是给会计行业带来了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在此时代背景下,我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考证体系发生了重要变革,改革后的考试提高了对互联网+、大数据等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核,更加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降低了对知识点死记硬背的考察。

随着近几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和云计算的发展,会计从业人员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加,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财务软件、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对低层次会计人才产生了替代效应,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持续降低,在校生就业危机感提高,很多学生将考证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出路,但对于会计专业相关证书的考取又充满迷茫,在校生只满足初级证书、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特许管理会计师(CIMA)、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内部稽核师(CIA)的报考条件,国内的注册会计师(CPA)、中级会计师等既有报考条件限制,考试难度也大,而ACCA、CIMA、CMA、CIA等国际证书不但考取难度大,费用还高昂,这让部分学生望而却步,而其他相关证书如资产评估师、银行从业资格证、税务师等对口度又不高。虽然会计专业相关证书名目繁多,却让外行眼花缭乱,让内行困扰不堪,甚至部分会计专业学生竟去盲目报考导游证、教师资格证等来丰富自己的简历。以上诸多现象引发我们思考:如何优化现有会计考证体系。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安科技大学在内的8所高校会计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调研,问卷采用问卷星的方式发放,共发放问卷2 340份,有效回收1 570份。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在校生资格证考取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会计考证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著名的学者Martin Coe和John Delaney对会计考证与会计教育的联系做了问卷调查,德国会计技术教育走在世界前端,其特色是校企合作的双元制模式,学生在校期间主要进行理论教育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重点向学生传授操作技能,并将会计相关的资格证书融入教学,在这种双元制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岗位需求。德国会计考证体系相对完备,过关率较高,学生对会计考证体系较满意。加拿大的会计教育十分发达,其主要特点是开设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使得受教育者通过各类课程的学习具备社会中实际的工作能力以及具备更加专业的财务知识,在对会计考证有正确认知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澳大利亚会计教育在紧随市场需求的同时,不断提升国家会计考证体系满意度,既保证教学质量,又能符合市场需求,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也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调整。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未来职业生涯的更好发展做好准备(孙淑丽,2015)。

(二)国内研究现状

周学庆(2004)认为我国会计考试包括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三类,不能满足培养和选拔会计人才的需要,应进行会计考试制度改革,促进会计资格考试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应取消报考学历和专业条件的限制,尽可能给予在校生更多报考的机会,为将来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黄睿(2013)基于会计专业就业现状提出了优化现有教学课程,赵峥、戴天翔(2013)认为会计学专业知识需要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不断更新,因此会计从业人员需要具备持续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谢铨(2012)认为岗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途径。周晓红(2010)认为应建立会计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模式。焦永梅(2014)、颉茂华(1994)等提出我国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也不能忘记会计考证制度体系的改革创新。

三、会计考证体系满意度调查及问题分析

(一)会计考证体系满意度调查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会计学专业的设置较普遍,从职业技术院校到一流本科学校几乎都开设了会计学相关专业,会计专业毕业生已连续三年在“人数最多的十个专业”中排名第一。全国每年仅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就数以几十万计。虽然本专业毕业生可供选择的应聘单位种类丰富,包括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但每个岗位需求人数却十分有限,再加上自2017年起宣布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一举动意味着会计行业不再设准入门槛。也即要想从几十万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除了具备完善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业务处理能力之外,专业证书是我们面试成功不可或缺的“敲门砖”。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益革新,社会对会计人员也有了更高的和极为严格的要求。对于每一个会计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考取一定的资格证书是必要的,有利于提高社会竞争力并实现个人价值,但更应该培养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尤其是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以顺应社会要求。

目前而言,不少考生存在抱怨会计考证体系不完善、证书考取难度系数较大、报名费用较高等相关现象。据此本文研究分析了关于是否需要增加证书、是否有必要完善考证制度和优化考证体系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本文调查了高校会计学专业在校生考证群体基本情况、关于对考证重要性的看法、对会计考证体系的满意程度、倾向考取的证书、希望增加相关证书的类别、原因及影响。通过对现有会计证书满意度和会计考证体系的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在帮助更多会计学专业学生走出报考资格证书盲区的同时,进一步为调研提供理论数据支撑,从而为增加会计专业考证人数及完善考证制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二)样本描述性分析

本文利用问卷星对西安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和内蒙古财经大学等8所高校在读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涵盖了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专业水平的高校,回收有效问卷1 570人,其中男生合计610人,占总比例38.85%,女生合计960人,占总比例61.15%。问卷发放范围涵盖本科生四个年级、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对应人数分别为1 490人(其中大一230人、大二410人、大三370人、大四480人)、50人及30人。由于低年级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对专业考证的了解较少,备考报考的人数也相对较少,因而可能会对调查结果存在一些影响。但本次问卷调查中,本科生高年级同学所占比例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调查的信度和效度。

对于是否已经拥有会计专业相关的职业证书,本文将从以下四类展开调查(初级会计证书、中级会计证书、CPA或其他证书),调查结果显示拥有初级会计证书共370人,中级会计证书共7人(非全日制在读研究生),CPA(注册会计师)共4人,其他证书共50人,未获得证书的为1 150人。

以上分析得知在校大学生拥有初级专业证书的人数较少,而拥有中级会计证书和CPA证书的仅为个别硕士生。高校大学生持证比例低,这对于就业找工作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一结果也表明我们后续的考证宣传动员工作任务艰巨,国家关于考证制度改革形势严峻。

(三)对会计考证所持态度的分析

众所周知,想要在会计行业拥有长远发展,会计类的各种证书是必不可少的。会计证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入职后的职称晋升、工资额度,会计相关资格证书是专业素养和自身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求职中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就目前而言,考取相关会计证书对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考证热”在会计专业学生群体一直有增无减,平均有80%以上的在校生会选择在读大二或大三时考证,目前可供考取的资格证书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审计师、评估师、造价师等、初级会计师;英国的ACCA和CIMA、国际的AIA、加拿大的CGA、美国的CMA、澳大利亚的ASCPA等。

针对考证看法的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专业68.15%的学生认为考证有用,对其今后的发展有帮助;1.91%的学生认为考证是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无用之举;7.01%的学生认为考证可以学到一点东西,但是会影响正常的学习;22.93%的学生认为不论是否能够考取证书,只要能从其中获得锻炼即可。

根据统计比例得知,大部分学生对考证持积极态度,并认为其有利于工作的发展,但还有少部分人认为考证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从目前就业形势来看,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学生普遍认为如果没有基本专业证书,将会降低拥有合适的工作岗位的几率。因此,很多学生开始备考初级会计。但也有学生认为能力比证书更重要,但是反过来想,没有证书能力就强吗?证书恰恰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在现实社会中,需要我们用考证来证明自身技能,一张证书不仅是个人专业技能的标签,还是毕业求职的敲门砖,因此通过考证来提升自己,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也是一种重要的人才激励和选拔机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考证很有必要并对此持有积极态度。

(四)会计考证体系满意度调查分析

针对除初级外其他证书考取意愿度,调查结果显示想要考取注册会计师共390人,占总人数的24.84%,选择考取注册管理会计师(CMA)仅有50人,占总人数的3.18%,之后依次是中级会计师、ACCA及其他,其中选择不想考取任何证书的人数占比最多,有576人。如图1所示。

图1 初级会计师以外证书考取意愿度调查分析

据图1分析得知,选择CMA的人数占比较低,一方面可能由于其考试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选择其余证书对自身发展会有更大帮助。相比之下,选择CPA的人数占比较多,可能由于证书本身含金量较高且对日后职业生涯发展具有较大益处。而中级会计师、ACCA虽不比前者,但所需门槛也是一个很大阻碍。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知在接受调查的会计专业学生中,大家对于未来所要备考的证书类别有着较为清晰的选择。

据调查,目前而言学生只选择考取初级会计师而不参加其他资格考试的原因方面诸多,首先考试难度大、覆盖范围广、竞争压力大、费用高、负担不起或不太了解等因素会阻碍学生,其次学生认为他们目前尚未具备某些考证资格或报考条件,如一定的工作经验、对所在单位的贡献程度、英语水平等,如图2所示。

图2 不考证书的众多因素

目前而言,我们要明确会计不仅在于做账,还是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并安全有效运行的必要保障。接触会计这一领域不久的大学生,并不一定会对考证有所了解,更有甚者可能分不清会计岗位等级和会计资格种类,因而在计划报考证书时也难免眼花缭乱。对于相对吸引人的岗位而言,其对应聘者的要求也较高,刚刚毕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在经验和资历方面仍不足,社会认知度低,因而也就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雇员的高要求,以上现象也会动摇他们的考证想法。总体而言,虽然招聘单位的高要求对大学生决定是否考证有一定影响,但是从学生角度来看,高难度的考试内容和考证前后所要花去的高额费用才是阻碍会计专业学生放弃资格考试的主要原因。

四、会计考证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根据调查结果得知,有55.41%的人对于国内会计考证体系持一般态度,持满意态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31.85%,持其他看法的合计占比12.74%。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人认为目前国内的会计考证体系一般,少部分人认为满意,此现状表明我国现行的考证体系仍需完善改进。

图3 考证满意度

通过本次调查,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会计证书考试体系并不是特别完善,这是导致我国会计就业市场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低端会计人才严重饱和,高端会计人才又极为短缺。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且比较受国内考生欢迎的主要有ACCA、CIMA、CMA,这三种证书全球通过率30%甚至更高。而我国注册会计师全球通过率只有7%,中级会计师学生不符合报考条件,初级会计师无论从含金量、证书认可度上都较低,而在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之间无可供选择的证书,学生要花费大量资金、跨越语言障碍考取国外的ACCA、CIMA、CMA等国际认可的证书,这对选拔和培养高端会计人才很不利。

对增加相应证书及其类型的看法,在回收的1 570份有效问卷中,持赞成态度的有662人,持无所谓态度的共413人,非常赞成态度的有308人,反对的有149人,强烈反对仅有38人。如图4所示,从赞成及非常赞成高达61.79%的占比可以看出,当下会计专业学生对于目前尚不完善的会计考证体系有着自己的想法,初级会计资格证书相对容易考,但水平较低,中高级会计资格证又需要工作经验或者本科学历,国际通用会计证报名费用高昂,在这种难以抉择的情况下,增加证书类别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有利于培养和选拔高端会计人才,调整会计人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的矛盾。

图4 增加证书态度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得知大部分学生都赞同在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之间增加一些考试难度适中、考试费用合理、与国际公认ACCA、CIMA等证书含金量、通过率相当的资格考试。就目前的会计行业而言,很多会计人才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既不满足于初级会计师,也达不到CPA和ACCA这样的高门槛。因而增加会计证书能够有效激励这部分学生学业上的成就和扩宽职业生涯晋升的通道,不但可以结合自身能力,有更多的报考选择,还能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基础。当然也有极少部分同学认为增加证书对自身没有影响或有负面影响。总之,我国会计考证体系亟需优化,以满足目前转型期高端会计人才的供给,降低会计人才市场供给与需求结构严重不对称的矛盾。

五、效度与信度检验

(一)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用来测量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偏差程度。此处,我们主要检验结构效度,以此来测量结果体现出来的某种结构与预测值之间的对应程度。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的结构效度进行适当性KMO检验,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效度分析,KMO统计量为0.619>0.6,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0.05,X2为119.049,说明问卷调查的结构效度良好,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效度的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分析表

(二)信度检验

信度指测量结果前后的一致性、稳定性、变异性,即测量过程中随机误差造成的测定值的变异程度的大小。此处,我们主要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来衡量条目间的相关程度,主要的测量方法就是克隆巴赫系数。利用SPSS软件计算的结果如表2所示,基于标准化项目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709>0.7,表明内部一致性可以接受。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本次调查有效样本总量共有1 570份,没有存在缺失样本,并且克隆巴赫系数也表明所设题目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因而此问卷通过了信度检验。

表2 克隆巴赫系数

表3 调查的有效样本总量

六、结论

会计考证是提高高校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不但能够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系统学习特定领域的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能力。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和内蒙古财经大学等8所高校在读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发放1 570份问卷,研究发现我们国家目前有关会计考证体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报考条件多,需要工作经历,在校大学生报考受限;初级会计考试次数少,考试设备系统尚未完善;教材编写不统一,各种培训机构准入门槛低,费用昂贵;适合大学生备考且含金量较高、企业认可度高、国际通用的证书较少,很多大学生无奈之下选择了费用高昂、语言障碍较大的ACCA、CIMA、CMA等考试。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应该对会计考证体系进行合理改进:首先,应该减少各种具有重复性的考试名目;其次,取消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报考的学历和专业条件的限制,尽可能给在校生更多报考的机会,为将来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再次,增加难易适当、含金量较高、国际公认、考试内容不重复的资格证书;最后,增加年度考试次数,考虑学生的经济条件,适当降低报名费用,加快网络化建设,保证考生在无纸化上机考试过程中网络通畅,避免因网络不通造成交卷失败或者重考等问题。

会计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会计的未来发展来看,具备财务管理等复合型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将会成为我国会计界的重点培养对象。在会计行业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也会稳定向前,繁荣发展。所以在新经济、新形势的浪潮中完善我国会计证书考试体系,改革考试制度已是迫在眉睫,以为国家选拔和培养高端会计人才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会计师会计专业证书
2021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百家排名信息(2022年9月16日)
IES四大核心期刊证书
认真落实国办发30号文件精神 有效净化注册会计师队伍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收录证书
《安徽医学》统计刊源证书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0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百家排名信息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