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企业绩效与非效率投资的中介传导效应

2021-03-02侯冰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安阳455000

商业会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过度变量样本

侯冰(中国文字博物馆 河南 安阳 455000)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影响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而系统的变革,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和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的迫切任务,如何提高企业绩效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内部控制作为防范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重要约束机制,在制约企业管理层盲目投资、感情投资等投资决策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绩效的提升主要依赖于投入和产出,即投资的效率问题,高效的投资水平是企业未来绩效增长的重要基础,低下的投资效率会导致企业绩效降低。从内部控制角度看,内部控制带来的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提高是否对非效率投资问题有所改善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

已有文献大多直接探讨内部控制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周中胜等(2017)发现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能够促进企业管理层把握有利的投资机会,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李万福等(2011)认为,与内部控制良好的企业相比,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企业更可能偏离正常投资水平,导致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由于企业投资战略的决策与实施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的根本保证,内部控制在企业投资及经营成果中所扮演的角色必然值得关注,能够用于检验内部控制目标及其实施的有效性。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有探讨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内部控制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杨道广等(2014)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并购绩效,而较少关注内部控制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也鲜有文献关注内部控制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那么,内部控制是否可以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提高企业投资效率,进而增加企业绩效,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为此,本文以2007—2018年我国A股11 8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对企业非效率投资以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非效率投资在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传导效应。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现有文献关于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理,仍缺乏明晰、系统的分析框架,本文通过“内部控制——企业非效率投资——企业绩效”这一逻辑路径,对此进行了深入考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成果的积极影响。第二,提供了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的实证证据,是对现有关于内部控制文献的有益补充。第三,本文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企业管理层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改善企业经营效率与效果,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

无论是美国颁布的SOX法案还是我国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都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SOX法案中影响最大的是内部控制条款,包括302条款和404条款,要求企业建立良好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并要求外部审计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加以鉴证。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促进企业实施发展战略。彭张林等(2020)认为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相比,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更低。较低的会计信息质量容易引致较高的信息不对称,造成内部控制较差的企业信息风险较高,这便为管理层谋取私利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契机。郝秋红等(2019)认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通过降低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减少代理问题,可以增加企业绩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促进企业合理管控内外部风险,当企业风险过高时,会促进企业管理层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当企业风险过低时,促进企业管理层勇于承担更高的风险,从而将企业风险控制在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合理水平。董保宝(2014)认为,企业承担适度的风险才会获得较佳的业绩,过于规避风险和承担过高风险均会降低公司绩效。高水平的内部控制能够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促进企业在市场中获得较高的评价和认可,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和企业绩效的增加。相反,低效的内部控制能够降低企业运营效率,致使管理层无法合理地控制企业风险,从而可能导致企业投融资决策失误,进而带来企业绩效的下降。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提升企业绩效。

(二)内部控制与企业非效率投资

良好的内部控制通过合理控制风险会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影响,促进企业投资决策科学化,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既有研究主要侧重于探讨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而较少关注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传导路径,尤其是非效率投资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角色。

现有关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研究大都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下展开。吕佩蔚(2018)认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导致逆向选择问题,致使企业管理层难以有效传递良好的价值信息,最终因无法融入足够资金而被迫放弃净现值大于零的良好投资机会,造成企业投资不足。信息不对称还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问题,致使管理层决策与股东利益相分离。一方面,管理层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将企业资金用于投资净现值小于零的项目,导致过度投资;另一方面,管理层为规避风险,会倾向于减少投资,可能放弃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从而导致投资不足。

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相关契约有效履行的重要机制。当企业具有高水平的内部控制系统时,以上由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引发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等非效率投资现象可以得到有效缓解。而当企业存在明显的内部控制缺陷时,便会加剧企业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导致企业内部的协同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从而产生更为严重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而无论是投资过度抑或是投资不足等非效率投资行为,均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综上,有效的内部控制会促进企业内部契约的有效实施,进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影响企业绩效。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内部控制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具有负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考察了内部控制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对初始样本进行如下筛选:(1)剔除ST、PT类上市公司;(2)剔除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3)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为避免极端值对结果的可能影响,本文对所选连续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缩尾处理。通过以上筛选,共得到11 829个公司年度观测值。本文所需数据主要来源于CSMAR国泰安数据库和DIB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

(二)变量说明与指标界定

1.内部控制(Incon)。借鉴赵息、张西栓(2013)的研究,本文还以DIB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提供的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的代理变量进行主回归分析。

2.非效率投资。参照刘慧龙等(2014)的研究,采用以下模型估计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

式(1)中,Invest为新增投资水平,Invest=(资本性支出+并购支出-出售长期资产收入-固定资产折旧)/总资产;Grow为企业投资机会,采用营业收入增长率衡量;Lev为企业负债率,等于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值;Cash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采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总资产的比值;Age为企业上市年限,等于企业上市年限的自然对数;Size为企业规模,采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Ret为企业股票年度回报率,等于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年个股回报率;此外,还控制了行业和年度效应。本文将模型(1)中回归残差的绝对值定义为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Abinv),并将残差大于0的样本定义为过度投资(Ovinv),将残差小于0的样本定义为投资不足(Uninv)。

3.企业绩效。参考刘晓光、刘元春(2019)的做法,选取总资产利润率(ROA)和净资产利润率(ROE)作为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其中,总资产利润率等于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净资产利润率等于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值。选取两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能够更为清晰地考察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4.控制变量。为考虑内部控制通过非效率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过程,借鉴已有文献,本文选出了控制变量、虚拟变量。

变量具体定义如下页表1所示。

(三)模型构建

第一,为了检验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构造以下实证模型:

式(2)中,被解释变量为企业绩效,包括总资产利润率(ROA)和净资产利润率(ROE);解释变量为内部控制(In⁃con)。控制变量见下页表1。

第二,为了检验内部控制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本文构造以下实证模型:

式(3)中,被解释变量为非效率投资(Abinv),解释变量为内部控制(Incon)。控制变量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为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在样本期内,总资产利润率(ROA)和净资产利润率(ROE)的均值分别为0.0360和0.0616,最小值分别为-0.2945和-0.9901,最大值分别为0.2040和0.4590,这表明不同的样本间企业绩效存在较大差异。非效率投资(Abinv)的均值为0.0352,最小值为0.0005,最大值为0.2167,这说明平均而言,样本企业中非效率投资规模约占企业总资产的3.52%,且不同的样本公司之间非效率投资水平参差不齐。内部控制(In⁃con)的均值为6.4861,最小值为2.1939,最大值为6.5642,说明样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

(二)多元回归分析

1.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在开展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作用的回归分析之前,利用样本企业相关数据,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样本企业的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与内部控制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4和0.345,初步说明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为深入考察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利用模型(2)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回归结果显示,无论以ROA还是ROE衡量企业绩效,内部控制(Incon)的估计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水平的内部控制通过降低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最终导致企业绩效上升。因此,假设1得到验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表3 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内部控制对非效率投资水平的影响。在开展内部控制对非效率投资水平影响的回归分析之前,利用样本企业相关数据,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企业非效率投资规模与内部控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34;区分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后,发现过度投资、投资不足也均与内部控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42和-0.097。这初步说明,内部控制与非效率投资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为深入考察内部控制对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的影响,利用模型(3)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表4第(1)列的回归结果显示,内部控制(Incon)与非效率投资(Abinv)的回归系数为-0.0120,且在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内部控制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内部控制通过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能够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进一步区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如第(2)列和第(3)列所示,内部控制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内部控制能同时缓解企业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现象。因此,本文的假设2得到支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内部控制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表4 内部控制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三)中介效应检验

通过对假设1和假设2的检验以及对内部控制与非效率投资文献梳理发现,内部控制在影响非效率投资和企业绩效的同时,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着一条清晰的作用路径,即内部控制引起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会对公司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从而改变企业的投资效率,最终作用于企业绩效。为考察非效率投资在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本文借鉴温忠麟、叶宝娟(2014)的研究,采用依次检验法对非效率投资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鉴于前文已分别列示了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非效率投资的回归结果,此处仅列示在模型(2)中加入非效率投资后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表5中内部控制(Incon)的估计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非效率投资(Abinv)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非效率投资在内部控制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进一步区分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发现过度投资(Ovinv)和投资不足(Uninv)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也在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绩效的过程中扮演了中介角色。该结论表明,内部控制会影响到企业非效率投资,非效率投资降低作用越大,企业绩效越高。

表5 中介效应检验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进行了以下稳健性检验:

第一,替换解释变量。参考杨旭东(2019)的研究,设置内部控制虚拟变量,企业当期内部控制不存在缺陷时取1,否则取0。采用内部控制虚拟变量重新回归后,结果显示,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绩效水平更高;内部控制对非效率投资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非效率投资更低;进一步区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内部控制的估计系数依然显著为负,说明高水平的内部控制可以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本文的结论未发生改变。

第二,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为避免企业绩效和非效率投资反过来影响内部控制,本文将内部控制变量滞后一期后重新回归以消除反向因果关系,结果显示,内部控制对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的回归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内部控制对非效率投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绩效,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该结论与之前的结果保持一致。

第三,更换样本数据。鉴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避免2009年以前样本数据对结果的可能影响,本文采用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重新回归,结果显示,内部控制的估计系数依然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内部控制的回归系数仍然为负,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本文的结论未发生改变。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以2007—2018年沪深A股11 8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提升企业绩效;内部控制对非效率投资水平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内部控制越健全,其对非效率投资水平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区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后,内部控制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均具有抑制作用;非效率投资在内部控制和企业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传导作用,高水平的内部控制通过减少企业非效率投资,提升了企业绩效。

本文研究结论为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是增加公司绩效、减少企业非效率投资规模的重要途径,也是从微观层面维持企业良好运转、促进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方式。因此,企业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应积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促进内部控制与非效率投资的经济后果转化,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

猜你喜欢

过度变量样本
画与理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规划·样本
好的婚姻无需过度关心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过度教育易使孩子变笨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测厚仪CS值电压漂移故障判定及处理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官员写作”的四个样本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