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不同应力作用下工作面回采巷道的支护设计

2021-03-01

2021年2期
关键词:锚索锚杆顶板

薛 强

(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长治 046031)

为了提高巷道掘进速度,降低巷道支护成本,在确保巷道支护稳定、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根据煤层所赋地质条件、已有支护条件、巷道功能等对巷道支护进行分段优化设计,是目前巷道支护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本文所选研究对象,某矿15203工作面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在煤柱宽度确定的情况下,影响巷道支护效果的因素主要为煤层埋深和地质构造应力。其中,煤层埋深越大,巷道围岩变形越大,所需的巷道支护强度就越大;构造应力的侧压系数与巷道围岩的变形量呈正比,因此需加大该区域的支护强度。

1 工作面概况

15203工作面位于某矿二采区东部,主采太原组15号煤层,煤层均厚4.4 m,煤层倾角2~8°,工作面标高938~944 m,对应地面标高1 078~1 181 m,工作面煤层埋深100~300 m。工作面东西巷道沿煤层顶板掘进,根据相邻工作面采掘过程中地质构造揭露情况推测,在掘进过程中可能会揭露F18和F12断层延伸段,除此之外,工作面可能还存在其他陷落柱、小断层等隐伏地质构造以及其他异常情况。根据已有资料论证及15203工作面数值模拟分析得出:①工作面留设煤柱宽度确定为15 m;②决定以巷道埋深为基础对工作面进行分段支护设计,本文选择了埋深为100~200 m、200~300 m两个巷道支护分段;③除此之外,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可能遇见地质构造等异常情况,应当加强巷道支护强度或进行补强支护。

2 锚杆支护参数对预应力场的影响

锚杆支护参数主要包括锚杆预紧力、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打设锚杆角度、锚固方式等,锚杆支护参数的正确选择,对巷道围岩的稳定性,降低巷道支护成本以及提高巷道掘进速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1) 预紧力是锚杆支护体系中起到主动应力支护的关键参数,对锚杆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作用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锚杆预紧力的不断增加,形成了预应力场值会不断增加,锚杆预紧力的扩散作用愈发明显,不同锚杆间所形成的应力场相互叠加覆盖,作用力范围不断扩散,逐渐形成对巷道顶板有效的支护结构。

2) 锚杆长度对预应力场的影响。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预应力场中压实力区的范围和厚度也随之增大,但上部压实力区应力作用降低,相邻锚杆间形成的中部围岩应力作用减小。而在预应力作用不变的条件下,锚杆越长,这种现象会越明显,但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预紧力来增强锚杆应力作用的扩散范围。

3) 锚杆的间排距对预应力场的影响。间排距越小,锚杆支护形成的应力场叠加区域越大,虽然形成了巷道空间上的支护结构,但限制了锚杆预应力的扩散,锚杆支护的实际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所以,应当选择合理的锚杆间排距,使锚杆支护作用充分发挥。

4) 锚杆角度对应力场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随着锚杆打设角度的逐渐增大,锚杆间的应力场叠加区域会不断减少,相互之间产生的应力作用会逐渐降低直至孤立,不能有效形成整体支护结构。

5) 不同锚固方式对预应力场的分布具有不同影响。全长锚固时锚杆的预应力作用范围和有效预应力的厚度较小,且产生应力集中。 端头锚固虽然能够形成较厚的有效压实力区,但锚杆中部压实力较小。加长锚固兼备了上述两种锚固方式的特点,在借助不同固话速度的锚固剂搭配作用,可以形成有效的支护结构。

3 不同应力段巷道支护方案设计

本文中以15203工作面西巷道为工程背景进行支护方案设计,该巷道设计断面为矩形断面,沿煤层顶板掘进,巷道断面设计为5.0 m×4.0 m,采用锚网支护。通过锚杆支护参数理论计算,并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及现有支护材料,得出巷道顶板锚杆直径取值为20 mm,锚杆长度取值2.4 m,锚杆间排距均为1.1 m,锚固剂选取树脂锚固剂MSK2335和MSZ2360各一支,锚固剂总长度0.95 m,锚索长度为6.3 m,锚索排距2.2 m,所需锚索用锚固剂长度为1.43 m,选取一支MSK2335和两支MSZ2360树脂锚固剂。

3.1 200~300 m埋深段锚杆支护设计

1) 顶板支护,见图1。锚杆采用采用MSGLW-400钢材,杆体为D20 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筋,长度2 400 mm,杆尾螺纹为M22 mm。锚杆支护设计每排5根锚杆,锚杆排距1 100 mm,锚杆间距1 100 mm,距顶角300 mm布置,锚杆全部垂直顶板打设(考虑到施工需要,允许5°误差)。锚杆预紧力矩选择范围300~400 N·m,锚杆安装完毕后半小时内预紧结束。树脂加长锚固,钻孔直径D28 mm,理论锚固长度1 311 mm,锚固力不低于125 kN。150 mm×150 mm×10 mm的高强度拱形托盘,配套使用调心球垫和尼龙垫片。锚索排距2 200 mm,隔排打设2根锚索,间距2 200 mm,距顶角1 400 mm,锚索直径17.8 mm,长度6 300 mm,300 mm×300 mm×14 mm的高强度拱形托盘,配套使用调心球垫,要求托盘承载力大于355 kN。锚索锚固钻孔直径为28 mm,理论锚固长度1 755 mm,预紧力锁定损失后不小于200 kN。顶板采用12号菱形铁丝网进行护表,规格尺寸5 100 mm×1 300 mm,网格尺寸为50 mm×50 mm,铺网时应拉紧压实,搭接长度为100 mm,搭接处用16号双股铁丝以三花扣方式搭接,联点间距≤200 mm。

2) 巷帮支护,见图1。锚杆采用MSGLW-400钢材,杆体为D20 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筋,长度1 800 mm,杆尾螺纹为M22。锚杆布置采用锚杆排距1 100 mm,每排4根锚杆,锚杆间距1 100 mm,底部锚杆距底角400 mm,顶部锚杆距顶角300 mm,锚杆全部垂直巷帮打设(考虑到施工需要,允许5°误差)。锚杆预紧力矩选择范围300~400 N·m,锚固方式采用树脂加长锚固,钻孔直径D28 mm,理论锚固长度为826 mm,锚固力不小于125 kN。锚杆托盘采用150 mm×150 mm×10 mm的高强度拱形托盘,配套使用调心球垫和尼龙垫片。护表构件规格尺寸3 300 m×1 300 m,其他参数同上。

图1 200~300 m埋深段锚杆锚索支护示意(mm)

3.2 100~200 m埋深段锚杆支护设计

该段埋深较浅,巷道围岩应力作用较小,可以适当弱化支护强度,具体锚(索)网支护参数,见图2。

1) 顶板支护。锚杆采用MSGLW-400钢材,杆体为D20 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筋,长度2 400 mm,杆尾螺纹为M22 mm。锚杆布置采用每排5根锚杆,锚杆排距1 200 mm,锚杆间距1 200 mm,距顶角100 mm布置,锚杆全部垂直顶板打设(考虑到施工需要,允许5°误差),锚杆预紧力矩选择范围300~400 N·m,锚固方式选择树脂加长锚固,钻孔直径D28 mm,理论锚固长度1 311 mm,锚固力不低于125 kN。锚杆托盘150 mm×150 mm×10 mm的高强度拱形托盘,配套使用调心球垫和尼龙垫片。锚索布置选择锚索排距2 400 mm,沿巷道中央隔排打设1根锚索,锚索直径17.8 mm,长度6 300 mm,锚索托盘采用300 mm×300 mm×14 mm的高强度拱形托盘,配套使用调心球垫,要求托盘承载力大于355 kN,锚索锚固方式采用树脂端头锚固,采用三支锚固剂,一支MSK2335,两支MSZ2360,钻孔直径为28 mm,理论锚固长度1 755 mm,预紧力锁定损失后不小于200 kN。

2) 巷帮支护。锚杆采用MSGLW-400钢材,杆体为D20 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筋,长度1 800 mm,杆尾螺纹为M22。锚杆布置为锚杆排距1 200 mm,每排4根锚杆,锚杆间距1 100 mm,底部锚杆距底角400 mm,顶部锚杆距顶角300 mm,锚杆全部垂直巷帮打设(考虑到施工需要,允许5°误差),锚杆预紧力矩选择范围300~400 N·m,锚固方式采用树脂加长锚固,采用一支树脂锚固剂,规格为MSZ2360。钻孔直径D28 mm,理论锚固长度为826 mm,锚固力不小于125 kN。锚杆托盘规格:150 mm×150 mm×10 mm的高强度拱形托盘,配套使用调心球垫和尼龙垫片。

图2 100~200 m埋深段锚杆锚索支护示意(mm)

3.3 地质异常段巷道支护设计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若遇巷道顶板破碎、局部存在黄泥裂隙等地质异常区域,巷道顶板锚杆及锚索均无法有效锚固,则需采用锚网索+工字钢棚支护方式对巷道围岩进行加强支护,棚距正常取值800 mm。对冒顶、过空、顶板压力显现地段可缩小棚距或采用排架密集支护,见图3。

1) 巷道架棚支护参数。采用梯形断面,沿15号煤层顶板掘进,上掘宽为4.90 m,下掘宽为5.90 m,掘高为4.10 m,断面为22.14 m2,上净宽为4.46 m,下净宽为5.57 m,净高为3.91 m,断面为19.61 m2。梯形棚顶梁长4 806 mm,棚腿长4 200 mm,在顶梁与棚腿搭接处焊接挡块,梯形棚采用12号工字钢,棚距800 mm。巷道两帮采用木背板背实,背板长900 mm、宽100 cm、厚50 m,平铺在工字钢梁上。棚架联锁采用采用D20 mm的圆钢制作的拉杆,拉杆两端呈90°弯曲50 mm,对棚架进行连锁,使棚架形成一体。

2) 巷道锚网索支护参数。顶板锚杆采用D20 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筋,长度2 400 mm,钻孔深度2 350 mm;锚杆间排距为1 100 mm×800 mm,每排5根锚杆,锚索采用“二二”布置,锚索规格:杆体为D17.8 mm的7股钢绞线,长度6 300 mm,钻孔深度6 100 mm,间排距为2 200 mm×600 mm。

图3 地质异常段锚网索+工字钢棚支护示意(mm)

4 结 语

为了保证巷道支护强度以及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施工前应当对锚杆锚固力进行抽检,发现不合格锚杆,应当进行锚杆补打。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定期进行巷道内锚杆锚固力拉拔试验,如发现锚杆实际锚固力与设计相差较大,必须调整锚固参数。在掘进过程中形成的巷帮超宽或片帮超宽情况,应及时补打单体锚杆+W钢护板进行补强,遇见巷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支护参数。除此之外,应当加强锚杆索受力及巷道围岩变化的动态监测,保证巷道的安全稳定。

猜你喜欢

锚索锚杆顶板
变截面底端扩体型锚杆在粉质黏土中的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地下金属矿山采场顶板冒落危险性研究
基于桩结构单元的锚杆支护数值计算研究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特厚煤层坚硬顶板初次破断特征的力学分析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浅谈轨道车辆内装中顶板安装的常见问题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