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卡方检验的伊藤美诚技战术分析*

2021-03-01王红震陈婷婷成波锦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接发球使用率技战术

王红震, 陈婷婷,成波锦

(1.广东金融学院体育教学部,广东 广州 510521;2.广州体育学院小球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500)

随着世界乒坛格局的发展变化和中国乒乓球第三次创业在全球的推广,日本乒乓球的断代培养已初获成效,涌现出了一批诸如张本智和、平野美宇、伊藤美诚、宇田幸矢等优秀年轻选手,特别是伊藤美诚已成长为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的最大对手。进入东京奥运周期后,伊藤美诚在多站世界巡回赛中有着强劲表现,先后夺得了2018年日本公开赛、2018年瑞典公开赛等多站赛事冠军,并在2020年初的匈牙利和卡塔尔公开赛上,击败了多位中国主力选手而获得优异成绩,成为当前世界乒坛对阵中国选手保持胜率最高的运动员,逐渐成熟的打法和个人风格吸引了国际乒坛的高度重视。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特别是在全球战疫背景下,多站国际赛事停办或延期,东京奥运周期也相继推迟,对于中国乒乓球队的备战也带来了新的变化。新生代的成长、老将状态的保持、外协会势力的崛起等致使国乒在面对内外竞争的双重压力中增加了备战的难度,而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根本在于积极研究和开拓创新。因此,在新形势下对伊藤美诚开展针对性研究,总结伊藤美诚的打法特点并预测发展方向,剖析其技战术特点和个人风格,对于延续中国乒乓球队的辉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乒乓球技战术研究体系中,吴焕群等研究者于1988年提出的“三段统计法”和“三段评估理论”,长期应用于乒乓球训练实践、比赛分析和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以乒乓球实战三个阶段(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作为评估指标,构建了乒乓球比赛制胜的经验模式和技战术分析的基本方法。[1]这套技战术分析方法不仅能够描述运动员技术和战术的使用情况,而且有利于总结和分析运动员的打法类型、优势利弊和技战术特征,为训练和比赛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该方法沿用至今,其简洁明了的操作方式、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式深为乒乓球研究者、专业训练队的认同和接受。此后,国内科研工作者试图从评价内容、结构以及指标等方面对原有评估模型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和改造。如肖丹丹等[2]提出的“动态三段法”结合乒乓球技术发展,根据接发球使用的技术类型,动态地、灵活地对第4板和第5板进行三段判定后进行统计;张辉等[3]提出的“四段评估法”通过划分发球轮的相持I段和接球轮的相持II段以更明确地反映运动员相持所属的击球轮次。以上技术评价方法均是基于频数或百分比值的大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分析和推论难免有失偏颇。

统计学中的卡方检验作为适用于定性分类变量比率比较的重要检验方法,正好可以作为“三段评估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改造的各种技战术评估手段在方法学上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是统计学方法在传统技战术分析手段上的科学应用和实践。卡方检验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具体在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中,卡方检验可以将技战术使用情况转化为不同分类变量从而进行相互间的差异性比较,并给出统计推断。例如,将运动员每板球的击球特征变量(包含击球方式、击球落点或线路等),在乒乓球比赛输赢的关键问题即“得分、失分”等维度上进行差异性检验,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分析结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日本乒乓球女子运动员伊藤美诚的技战术。选取了近期与国乒女子6大主力的10场(5胜5负)交锋比赛(表1)进行分析。

伊藤美诚,2000年出生,正手反胶、反手生胶,右手横板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站位近台,速度快、爆发力强、击球质量高、打法凶狠。2014年初踏国际赛场便崭露头角,由于参加世界大赛的机会多且经验丰富,已经多次击败中国国家队主力,并夺得过多站世界巡回赛的冠军。

表1 研究比赛信息列表(按时间先后顺序)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数理统计法中的卡方检验。结合伊藤美诚比赛中各环节击球特征和单项技术运用的频数统计,运用SPSS26.0统计软件分别对三段中每板球的击球特征以及各技术运用与得失分的关系情况进行卡方独立性检验,以验证各击球技术在得失分中有效使用的差异性,找出各项技术运用对比赛结果影响的规律。

2 结果与分析

2.1 伊藤美诚的整体实力分析

2.1.1 伊藤美诚的整体实力与国乒主力队员持平

截止到2020年4月,伊藤美诚在国际乒联的世界排名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刷新了自1991年采取现有世界排名制度以来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的最高排名,成长为国乒东京奥运周期的头号劲敌。伊藤美诚先后战胜过除陈梦外的国乒五大主力,与国乒主力选手互有胜负,对国乒的胜率已超过50%,成为当前国乒威胁最大的外协会运动员,足以说明伊藤美诚出色的整体实力。对伊藤美诚发球轮和接发球轮的得失分总数进行卡方检验,P值<0.05,说明伊藤美诚在发球轮和接球轮的得失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从表中得失分总数来看,总得分(512)与总失分(511)基本持平,说明整体上看,伊藤美诚与国乒一线主力实力相当,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成长为超一流选手。

表2 轮次 * 得失分卡方检验结果,频数(列百分比)

2.1.2 伊藤美诚的三段数据统计

按照传统三段法对伊藤美诚各段使用率和得分率进行统计(表3),使用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为接抢段、发抢段、相持段,得分率依次为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特别是在与奥运冠军丁宁的比赛中,发抢段得分率高达71.2%,使用率也高至39.1%,说明伊藤美诚的发球抢攻战术奏效,发抢段得分能力突出。值得注意的是,伊藤个人发抢段得分率在三段统计中最为突出,而接抢段的使用率最高(36.6%),相持段的使用率最低(28.6%),说明发球抢攻是伊藤美诚的主要战术,接抢段较高的使用率体现出打法凶狠的特点,而相持段并非伊藤美诚的优势。

表3 伊藤美诚三段统计表

2.1.3 伊藤美诚的主要得分套路

在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盛行的当下,伊藤美诚能够将反手生胶打法与个人技术特点相融合,扬长避短,站位近台,充分发挥出“速度快、力量大”的优势,包括但不局限于动作速度、移动速度、击球速度快,打法凶狠,甚至试图打造出现代颗粒打法的新模式。伊藤美诚反手生胶打法主要得分模式如图1所示,技战术运用上主要围绕反手弹和正手拍两个核心技术展开。高质量的发球为后面第三板的抢攻和相持中的对抗做铺垫;接发球时注意后续衔接,甚至压迫性地接发球直接给对手带来威胁和压力而得分。

图1 伊藤美诚主要得分模式

2.2 伊藤美诚发抢段技战术分析

2.2.1 发球质量高,中路长球威胁大

图2 伊藤美诚发球直接得失分落点区域频次统计

伊藤美诚的发球质量高,首先体现在发球直接得分上(如图2)。我国6位女乒主力在与其比赛的接发球环节中多次出现直接“吃发球”的情况,这在高水平的对抗中是罕见的。在合计515个发球数中,直接得分占79个,特别是中间和反手长球的处理,发球直接得分比率高达15.34%,充分说明了伊藤美诚高质量发球的威胁性大。其发球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隐蔽性强。伊藤美诚的爆发力强,动作小,速度快,在发球环节中讲究突然性和隐蔽性,增加了对手判断难度。第二,发球变化多。伊藤美诚在侧身位发球基础上,增加了中间和正手位发球,以正手勾手逆旋转为主,长短结合,具有落点变化多、旋转差异大、击球方式和节奏变化多样的特点,特别是在同一场比赛中会根据临场形势选择不同特点的发球。第三,创新有奇效。伊藤美诚发球的创新不局限于击球动作上,在准备姿势环节也有所创新,打破了对于发球击球前准备动作类同以使对手难以判断的传统,而从发球前的准备姿势开始就有所改变,如动作夸张的“蝎子式”勾手发球。

通过对伊藤发球落点与得失分的关系进行独立性卡方检验,其P值(0.526)大于0.05,说明在9个发球区域的得失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伊藤美诚的发球落点区域分布均匀且相对稳定,能够通过落点变化以增加对方接发球难度,各技术使用率上看,发正手短球(20.8%)和反手长球(16.3%)的比率较高。在各发球区域得失分的交叉比较中,“中路长球”在“得失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右下标分别为a、b),说明“中路长球”对国乒主力的威胁性最大。

表4 发球落点 * 得失分卡方检验结果,频数(列百分比)

2.2.2 发球针对性强

通过录像观察,伊藤美诚在与国乒主力的对阵中,针对不同对手的技战术风格体现出了很强的针对性。针对刘诗雯衔接速度快的特点,伊藤美诚有意识地发半出台为主,在让对方抢先上手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借力主动进攻。针对孙颖莎和王曼昱单板击球质量高的特点,伊藤美诚主要以发转不转正手短配合反手长球,以避开两位中国新生代年轻主力反手拧拉的高质量回球。针对丁宁左手退台衔接相对较慢的漏洞,伊藤美诚发球以中路或正手的勾手左侧逆旋转短球为主,跟进第3板的积极上手,效果明显。针对朱雨玲衔接失误少的特点,伊藤美诚发球主要以正反手长球为主,增加突然性限制对方主动上手质量。针对陈梦反手相持能力出众的特点,伊藤美诚的发球以勾手的正手短球为主,配合反手拱上旋长球牵制,为第3板抢攻创造机会。整体上看,伊藤美诚能够做到针对不同运动员的特点运用发球,旋转、落点和节奏的变化多,表明伊藤美诚赛前准备充分,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

2.2.3 第3板抢攻衔接流畅且整体稳定

表5 第3板击球方式 * 得失分卡方检验结果,频数(列百分比)

伊藤美诚不仅发球质量高,更重要的是发抢配套的衔接流畅。在第3板抢攻技术的使用统计(表5)中,伊藤美诚运用最多的依次为反手弹、正手拍、反手拉、反手防、正手拉,说明伊藤的发球抢攻能够围绕“反手弹”和“正手拍”两大核心技术形成配套组合,抢攻速度快、力量大,令对手难以应对。比赛中发球后战术运用得当,配套衔接准备充分,急下旋和拱上旋这两个迷惑强而差异大的发球致使接发球方回球质量不高,并在抢攻时能够压制住对手两条线辅以侧身正手而占据主动。从各项技术运用与得失分关系的卡方检验中分析,其P值(0.465)大于0.05,说明伊藤美诚各项技术运用在得失分中无显著性差异,其发球抢攻整体具有稳定性,已形成个人打法体系。具体到抢攻各项技术使用的得失分显著性检验中,“正手拍”技术的使用与得失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右下标分别为a、b),说明该技术对发抢体系有显著性影响。

2.3 伊藤美诚接抢段技战术分析

2.3.1 接抢段主动上手意识强但稳定性欠佳

表6 接发球击球方式 * 得失分卡方检验结果,频数(列百分比)

从伊藤美诚接发球击球方式的运用统计(表6)中看,接发球使用率最高的击球技术为主动进攻性技术“反手弹”(33.70%),说明伊藤美诚的接发球主动上手意识强。在伊藤美诚的接发球直接得失分统计(图3)中,接发球直接得分频次为97次,接发球直接得分比率高达19.25%,其中,反手弹技术的直接得分频次达到35,说明伊藤美诚的接发球抢攻主动上手意识强,体现了凶狠的打法特点。然而,这种接发球方式虽给对方带来很强的压迫性和威胁,但是存在稳定性差的漏洞,把颗粒胶不稳定的劣势暴露出来,反手弹接发球技术的直接失误频次高达37,接发球失误比率为20.04%,超过了直接得分比率。同时,在接发球击球方式与得失分的卡方检验统计中,P值(0.049)小于0.05,说明接发球击球方式对于得失分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

图3 伊藤美诚接发球技术运用直接得失分频次统计

2.3.2 反手“侧喇”被动技术的主动运用

从卡方检验数据(表6)上看,具体到各项技术分析中,只有“反手侧喇”和“正手拉”技术在得失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右下标分别为a、b),其它技术在得失分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右下标同为a),说明“反手侧喇”和“正手拉球”的使用是影响伊藤美诚接发球得失分的最主要因素。一方面,正手拉球技术运用的不稳定形成了接发球的失分;另一方面,反手侧喇技术的运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从得失分的胜负比较中也可以看出,该项技术运用后的得分数(39)明显优于失分数(23),同时,反手侧喇接发球的直接得分也较高(21)。

反手侧喇技术的应用丰富了伊藤美诚接发球技战术体系。该技术往往是在运动员判断或空间位置不好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被动击球的控制技术,并不算是主动进攻的技术。然而,伊藤美诚“侧喇”技术的运用应该算是伊藤美诚的又一个创新,多数情况下都能够主动运用到技战术体系中,击球瞬间手腕发力,体现出突然性,在回球线路和旋转上有变化而令对手难以适应。说明伊藤美诚接发球技术体系中,反手侧喇被动技术的主动运用成为接发球环节的优势。

2.3.3 接发球过多地依赖了反手技术

综合伊藤美诚接发球击球方式使用情况来看,由于伊藤美诚的个人身材和打法特点,接发球时站位偏中间,以更多的运用反手,所以从数据统计来看,反手技术占技术运用的80%以上,仅“反手弹”和“反手摆短”两项技术的使用率就高达53.1%,而在得失分方面除了使用率为12.3%的反手侧喇技术占据优势外,其他各项技术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伊藤美诚的接发球体系中过多地依赖于反手技术,同时也给对方合理安排战术组合和提前调动争取了机会。

表7 相持决胜板击球方式 * 得失分卡方检验结果,频数(列百分比)

2.4 伊藤美诚相持段技战术分析

2.4.1 伊藤美诚相持防守技术是漏洞

从伊藤美诚相持段最后1板的技术使用情况(表7)上看,“反手弹”仍是伊藤美诚使用率最高的技术,且在得失分卡方检验中无显著性差异(右下标同为a),说明反手弹技术稳定。而在防守技术的使用上,正手防和反手推拨防守均在得失分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右下标分别为a、b),且失分明显多于得分,比赛中形成相持后在被动防守或攻防转换时,一旦被对方压制无法主动发力进攻时便形成失分,说明了伊藤美诚相持段中的防守技术是个人打法的漏洞。

2.4.2 正手拍是伊藤相持得分的最主要手段

对于伊藤美诚得分的统计中,“正手拍”技术使用的得分的比率高达36.70%,在反手技术使用过多的情况下仍成为伊藤美诚相持得分的最主要手段。且在卡方检验中得失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右下标分别为a、b),得分明显多于失分,说明势大力沉的“正手拍”技术对国乒的威胁性最大,是影响伊藤相持段得失分的关键。同时,在与同为正手进攻技术的“正手拉”技术的使用比较中,“正手拍”的使用率(23.7%)远高于“正手拉球”(6.0%),说明正手拍是相持进攻得分的最主要手段。

2.4.3 伊藤美诚相持段使用率和得分率均不高

伊藤美诚的相持技术体系中,除“正手拍”占据优势外,其他击球技术均呈现出被动,且总失分(294)远高于总得分(226),说明伊藤美诚相持段的得分率(表3,43.5%)较低。另一方面,从三段统计表看出,伊藤美诚在三段中的相持段使用率最低,再次反映出凶狠的个人打法,由于个人特点是发抢型,速度快,由于多在前面压制,所以较少形成相持,以致于相持段使用率不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伊藤美诚的发球落点和第3板抢攻方式对比赛结果无显著性影响,接发球击球技术对比赛结果有显著性影响,相持段最后1板的击球方式对比赛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影响。

3.1.2 伊藤美诚在发抢段的得分能力强,发球质量高且抢攻衔接好,已形成稳定的发抢体系,发球落点变化多,中路长球的威胁最大,“反手弹”和“正手拍”是第3板抢攻的主要手段,发抢战术中主要侧重反手进攻技术。

3.1.3 伊藤美诚接抢段中“反手侧喇”技术的运用丰富了接发球体系,但是过于凶狠的弹打技术以及对反手的依赖也会造成较多失分。整体上看,压迫性的接抢手段能够给对手造成较大压力。

3.1.4 伊藤美诚在相持段防守能力较差,相持段防守技术的运用是伊藤美诚的明显漏洞,“正手拍”虽是相持得分的主要手段,但相持段过多地运用了反手技术,直接导致了相持段得分率不高。

3.2 建议

3.2.1 针对伊藤发抢能力突出的特点,建议加强对伊藤美诚发球的研究,特别是要在发球的判断应变和提高上手质量方面加强训练,以破坏其抢攻体系。

3.2.2 针对伊藤美诚进攻体系中过于依赖反手的特点,建议国乒队员与其对阵中从战术安排上以主动变线调动为主,伺机从正手位突破。

3.2.3 针对伊藤美诚相持防守能力差的漏洞,建议在比赛中“以转制块”和“以快制快”相结合,一定要抢先上手、积极主动,拼速度、比力量、强旋转、不退台。

3.2.4 卡方检验运用于乒乓球技战术研究中可以将技战术使用情况转化为不同分类变量从而进行相互间的差异性比较,丰富了乒乓球技战术研究的方法体系。但对于击球特征变量的选取、合适样本的筛选以及分类变量间的层次关系等问题,还有待科研工作者们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接发球使用率技战术
基于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羽毛球技战术综合评价分析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对女子花剑近距离交锋技战术运用特征的探究
世界高水平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发球、接发球技术运用规律分析
——以2020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双决赛为例
第54届世乒赛决赛马龙与樊振东接发球技战术分析①
乒乓球削攻结合打法运动员三段技战术分析模型的建立*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提升网球接发球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网球训练的接发球技术与训练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