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2021-03-01隋志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共治粤港澳

杨 波, 隋志宇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545;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225)

“共建共治共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全新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纲领[1]。“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的设计与实施,正是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引导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适应世界发展的新格局,强化粤港澳城市群的建设发展,实现城市集群资源的充分整合及高效利用,在推动粤港澳区域经济优化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参与新一轮的全球化竞争,进而为达成“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提供助力与保障。体育是当今世界最为公众认可的社会行为,发展体育运动不仅有助于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提高自身影响力、实现公平竞争、增进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进程中,体育应以参与者与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鉴于此,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引导下,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协同发展机制,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人力资源的共享,这对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的整体性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协同发展机制的时代契机

1.1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是构建体育培训协同发展机制的重要基石

广东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布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粤、港、澳三地始终处在独立发展的状态,即使是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之后,这种状态也未能得到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与制约了粤、港、澳三地发展资源的整合以及集群优势的发挥。为了彻底而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提高粤港澳区域的综合竞争力,2005年1月17日,广东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提出了湾区发展计划,勾画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的初始框架;2010年,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制定了《环珠三角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推动了粤港澳三地的区域合作发展。2015年,在国家出台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正式提出了“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规划。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战略的宗旨在于打造现代化城市群,全面提升城市群的综合实力,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不仅实现了该区域经济建设的协同发展,同时,也为该区域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大好的契机[3]。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成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协同发展机制不可获取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1.2 文化自信视域下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体育培训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创造有利条件

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提及并重点强调了要坚持“文化自信”,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粤港澳大湾区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构成。从地域文化环境上看,上述城市与地区均属于广府文化范畴。广府文化属海洋文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使之长期处于东西文化的碰撞与博弈当中,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实现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4]。尤其是香港与澳门,因其特殊的历史境遇使之成为东西文化的汇集地。但是,从文化根源的层面来审视,广府文化始终是其植根至深的文化之源[5]。同时,广府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粤港澳地区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因此,在文化自信理念的引导下,加强对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以文化自豪为凝聚力,提高对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的文化理解与认知程度,为该区域体育培训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了坚实的保障[6]。

1.3 粤港澳大湾区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体育培训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与实施提供助力

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战略工程,需要软硬件实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其中,资金保障占据着主导地位,是打造硬件实力、提升软件实力的必要条件。构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是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综合实力,推动体育事业整体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机制的构建不仅需要粤港澳三地的通力协作,同时,还需要在人力资源、政策资源、设施资源等诸多方面实现良性的协调与合作,而上述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均需要充足的资金为保障。粤港澳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据调查统计表明,该区域近三年的GDP总值逐年上升,已经接近或超过旧金山、纽约以及东京等成熟的湾区城市群,显现出强大的竞争实力与旺盛的生命力[7]。由此可见,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及所显现出的强力的经济支撑,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得以构建、完善并实现常态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2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协同发展机制的社会价值

2.1 打造区域体育人才培训平台,为推动大湾区体育事业的综合发展夯实基础

伴随着“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之列”的发展目标的确立,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的竞技体育一家独大的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与满足我国体育全新发展目标的需要,实现涵盖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以及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由此产生了对体育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国际上成功的湾区模式的经验表明,体育在湾区建设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突出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美国的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以及日本的东京湾区,都是上述两个国家体育最为活跃的区域,不仅在推动区域或国家体育发展整体水平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拉动区域或国家体育产业建设,推动体育文化发展等诸多方面,均显现出巨大的社会价值[8]。体育事业的发展与人才作用息息相关,培养与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力的体育人才队伍,是实现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整合粤港澳三地体育人才的培训资源,遵循“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打造起彰显适应性、实效性特征,并具有常态化发展效能的体育培训平台,结合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发展的具体诉求,针对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发展的现存问题(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实施精准性的人才培训,打造一支具有理念先进、技能突出、专业对口的体育人才队伍,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的综合发展,提供充实而高质的人力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实现区域体育人才培养资源的高度整合,提高区域体育发展的整体效果

“共建共治共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全新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下实现我国社会发展资源全面整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全面整合粤港澳三地经济发展的资源,在拉动本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为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平稳、持续的发展提供强力的引擎[9]。可以预判并肯定的是,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发展,城市群其他领域的建设也势必迎来高峰期[10]。体育作为现代化城市群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居民社会幸福感、增进城市活力、促进对外交流、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发展以及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本区域的体育事业也必将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11]。而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实现了粤港澳三地体育培训资源的有机整合,通过相互间的协调合作,为本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与输送所需人才,实现体育人力资源的优质化,并以此为保障推动区域体育事业的协同发展。

3 共建共治共享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的基本框架

依据现代体育的发展理念以及当下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态势,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由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以及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等六个子机制所组成,其核心任务在于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为引导,遵循协同发展的原则,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与输送不同类型的体育专业人才[12]。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的具体结构模式如图1所示。

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是一个由多种子机制所构成的综合体系,各子机制在各自领域发挥着应有作用的同时,还显现出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互关联的内在特征。从各自功能方面来看,竞技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以培养区域所需竞技体育人才为主,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区域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学校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在于提高学校体育的发展效果;群众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以促进粤港澳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发展为核心;体育文化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是为了弘扬广府文化,推进粤港澳地区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先进体育文化的对接与交融;体育产业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是为了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实现粤港澳地区在体育产业领域的强强联合,从人力资源层面提供必要的助推与保障;公共体育服务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以进一步优化公共体育资源,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效果为目的。从整体上看,各子机制在发展目标当具有同一性,即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打造内地与港澳地区在体育领域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提供人力资源层面的保障。由此可见,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引导下,在“协同发展”原则的规范下,通过政策保障与环境营造而构建的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具有可操作性与实效性。

图1 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结构示意

4 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策略

4.1 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基本准则,盘活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资源

粤港澳大湾区依托珠三角的地理优势,不仅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开展国际性经济活动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体育作为当今社会最具亲和力、认同感、影响力以及普遍适应性的行为方式,是实现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基础的人群开展公平竞争的重要途径。广东省是我国传统的体育大省,为国家培养与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同时,在强大经济基础的保障下,广东省的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建设以及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3]。伴随着香港与澳门的回归,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体育事业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这就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与坚实的基础。通过调查发现,粤港澳地区的体育交流与互动虽然较为活跃,但是,在体育培训方面的合作却存在明显的盲区。这对于实现大湾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会因为人力资源的失衡而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彰显必要性与迫切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求以“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为发展导向,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资源的全面开发与整合,形成布局统一、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共同受益的发展格局。这对于全面盘活粤港澳大湾区的体育培训资源,为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与输送高素质的体育人才,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4.2 遵循“协同发展”的原则,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统筹布局的形成与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仅是我国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与保障的战略决策。同时,通过对现代化城市群的建设,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提升居民的社会幸福指数,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使命。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体育已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与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幸福感息息相关。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的目标在于满足新形势下湾区体育发展的人才需求,充实湾区体育领域的人才储备,提升湾区体育人才资源的质量,进而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为确保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目标的圆满实现,遵循“协同发展”的原则,具有必要性。“协同”一词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群体(个体)通过相互协调、相互协作来共同实现同一目标的能力。这就要求粤、港、澳地区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的过程中,应树立起通力协作的发展观念,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理顺思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共治共享”,进而为优化大湾区体育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推动大湾区体育发展体系的升级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4]。

4.3 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保障

为确保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目标的实现,粤港澳三地政府和国家先后制定、颁布了多项具有指导性与保障性的政策,成为推进、规范与引导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纲领。相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而言,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效果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构建目标是否能够得以顺利实现的关键环节在于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政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由权力机构或职能部门以权威形式所制定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应遵循的原则,完成的任务、采用的方式以及相关措施。其宗旨在于对实现目标的过程进行必要的指导、规范与监督。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均衡、协调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为了确保该机制构建目标的圆满实现,制定相关的发展政策,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应突出对粤港澳三地突出优势的保持,并重点强调相互间优势的互补与借鉴,进而形成均衡、协调、共同建设、共同治理以及共同受益的良好态势。同时,政策的制定要充分结合与考量粤港澳三地的实际,形成具有通用效能的纲领,避免因政策精准性缺失而导致其指导功能的实效,这对于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的协同发展,提高人才培训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4.4 打造健康和谐的发展环境,确保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的常态化发展

环境是一切事物赖以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有助于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区域体育发展进程中人才匮乏的现实问题,该机制所强调的协同发展需要粤港澳三地的通力合作,因此,打造健康和谐的发展环境具有必要性,这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的基础保障。这就要求在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引导,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政策环境以及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从发,打造出适合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构建与发展的良好环境。首先,在社会环境方面,依托新时代下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营造出健康祥和的社会环境;其次,在人文环境方面,坚持文化自信,基于文化的同根同源来实现对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第三,在政策环境方面,强调政策制定的合理性、适应性、精准性、实效性与普遍适应性,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提供保障。第四,在资源环境方面,要遵循“理性开发,全面整合、充分优化以及高效利用”的原则,通过制定共同的发展规划,形成相互间的优势互补,在共建共治的基础上,实现粤港澳三地在构建效应上的共享。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共治粤港澳
诗画里的中国 首届京粤港澳青少年儿童诗歌节暨第三届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儿童艺术交流周
论互联网金融的公私协同共治
“多元共治”乐融融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编读往来
粤港澳大湾区:差异就是最大的价值存在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汪毅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