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锋的执守与孤独的探寻

2021-02-26方梅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弋舟探寻孤独

摘  要:弋舟,这个骨子里其实是诗人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既有中國八十年代先锋文学的遗风,又规避了早期先锋文学的暴力叙事。弋舟对城市生存本质的书写,展现了身处城市的繁华,精神却无处安放的人们,孤独充斥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弋舟在新世纪的书写中试图去克制欲望,力图召唤人的耻感和清洁的精神。

关键词:弋舟;先锋精神;城市;孤独;探寻;自省

作者简介:方梅(1996-),女,汉族,河南省信阳人,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2-0-02

弋舟是先锋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者,他将现代城市作为文本的叙事中心,作者以悲悯之心关注着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的生存窘境和精神困惑,并试图通过他人或他物有意无意的帮助,来帮助饱受生存困扰的人们通过自省或自救的方式实现生命价值的追寻,并以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方式来观照人世间的生存百态。

一、先锋精神的接续

先锋文学产生于八十年代中后期,是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先锋文学的出现,给旧有文学以沉重的打击,它颠覆了传统文学惯有的叙事模式,以其语言的独特性和形式的狂欢性对旧有文学模式进行消解。“离经叛道”的先锋文学在八十年代备受推崇。虽然先锋文学在八十年代末已经风流云散,但是先锋精神一直被后人所继承与发展。

弋舟是八十年先锋文学的继承者也是发展者,他专注于以书写城市文明中的普通人的生活。从首部长篇小说《跛足之年》到为少数不少的中短篇小说,他的作品中有中国八十年代先锋文学的遗风。自认为凭借“观念”和“二手生活”写作的弋舟在材料的选取上没有脱离时代太远,只是他不太关心故事本身的现实性、社会性,而是专注于故事的讲法和故事背后的人的生命体验。当年的先锋文学对抗的目标是明确的,解构是彻底的,有对文学制度、意识形态、世界本质的颠覆。对个体生存意义的精神的回归是九十年代先锋文学的重要特征。弋舟说:“世俗生活貌似平庸寻常,却囊括着本质上的尖锐与激烈,在这个意义上,它给了我写作的依据。”[1]弋舟抛弃了之前的写作的公共经验,用自己对先锋精神的继承以及对时代的理解,试图去构建以个体为中心的生命体验的叙事空间,努力去探索个人与时代、个体与世界的关系。

弋舟以城市作为文本的叙事中心,对城市生存本质的体验式书写是对先锋小说的继承与发展。小说《蝌蚪》中“我”的父亲郭有持原是一名技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他还有一位地下情人徐未,他的情人徐未要被赵副厂长强娶,父亲拿起菜刀奋起反抗,解救了徐未并成为十里店一霸。母亲因此离家出走。时过境迁,财大气粗的外地投资者纷纷涌入,并当面狠狠羞辱了郭有持。他想要重新拿起菜刀找回自己的尊严,树立自己的威信时,却没想到菜刀已经不能统领一切,郭有持遭到了法律的严惩。徐未为了救出郭有持,却被保外就医的郭有持逼得自杀。少年的“我”努力读书,想要逃离让人窒息的家乡。“我”来到的大城市,成为电视台的编导,成为了一个文城市里的文明人。“我”谈了两场恋爱,却让“我”十分寒心,第一位恋人马丽斯只是贪慕虚荣的小人,后来“我”狂热爱慕庞安,却因为“我”长得酷似她前男友才和我在一起。我经历了两段失败的恋情后,心灰意冷,对恋爱失去了信心,在与同事管生的相处中,竟常被同性之爱吸引。庞安的父亲让“我”来处理他和情人马丽斯的纠纷,作为回报,让“我”和庞安结婚。“我”曾经的恋人马丽斯与试图以暴力树立权威的郭有持合作了绑架她情人,在与警方的对峙中,父亲郭有持被枪毙……“我”对这一切感到荒诞且厌倦却无处可逃。“我”从管生的口中得知,庞安和林楠的故事纯属虚构。“我”对城市文明彻底失望,“文明不再困扰我,野蛮不再困扰我,因为我会逐渐丧失那种无用的意识;女人不再困扰我,男人不再困扰我,因为我将雌雄同体。”[2]

此外,弋舟在一系列中短篇小说中通人物的生活经历来揭示城市生活的本质,《巴别尔没有离开天通苑》中,“我”在世界上最大的小区天通苑居住,去没有城市的归属感,“我”时刻提心吊胆,上天收回对“我”的恩赐;把宠物当儿女,在城市高楼缝隙中生存的“我”和小邵们被剥夺了做父母的权利……城市给我们带来的挫败感,让我们身处城市却好似远在异乡。《势不可挡》中,对于无用者而言,劳动成为证明他们存在的方式和价值。反抗者成为统治者,命运轮回,如此往复。在城市不断发展的欲望裹挟之下,人们不断找寻自己的价值,却难以从欲望的漩涡中挣脱。

弋舟有着明确的价值认定和模糊的建构欲望,在新世纪前十年,他反复强调着体面、尊严、诗性、神圣感,并在观念层面尝试凭借“人文主义”抵抗暴力、欲望、恶念和非理性。但是他同时意识到当生活把人逼入窘境,卑琐成为常态,理性的、有教养的主体亦无法克服堕落。尤其是当尊严受损、体面不保之时,人会在刹那间放弃克制,迅速下坠沉沦。

二、虚无与孤独地探寻

弋舟始终怀着悲悯的情怀在进行创作,关注着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的生存窘境和精神困惑,在外在事物的推动下,达到人们实现自省或自救的目的。

作者的写作目光一直聚集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普通人们身上。在现代城市文明不断席卷而来的背景下,人们拥有了先进的科技,便利的交通和舒适的生活。但是物质生活愈发地丰富,精神生活愈发地贫瘠。在《巴别尔没有离开天通苑》中“我”拥有亚洲最大小区——天通苑的一套经济适用房,“我”觉得我领受了上天对我过分的优待,“我爱这套房子,我爱天通苑。这爱类似一种宗教情感,是一颗卑微的臣服之心。”[3]“我”成为了房子的附属物,成了城市的寄居者。小邵偷来的一只猫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振奋人心的逃亡,在这次偶尔的契机下,“我”终于看清了生活的现实大于想象的现实——人的渺小与卑微。小说接续了《随园》的探索,将未来的可能性指向朴素的劳动与雄阔的自然,这使逃遁少了消极情绪,逃遁反倒是为了奔赴另一个真实、火热、充满生机的生活现场;《缓刑》中飞机的不断延误引发了一对夫妻的争吵生活、婚姻就是一场缓刑,而旅行就是对其暂时的逃离。作品以小女孩的独特视角,表达了对日常生活的厌弃之感。在孩童的世界里,应该是对万物都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但是小女孩对生活也充满了不耐烦,父母习惯的争吵、争吵过后模式化地讨好以及一直延误的航班,让小女孩最终选择了躲在杂物间,屏蔽掉外界一切的声音。《会游泳的溺水者》中,“一个游泳高手,将自己淹死,这得多费力气。”“我”的妻子——游泳高手,采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赴死,以最费劲的方式去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种方式的背后,是妻子对日常生活无休止的绝望与厌弃。作品中妻子的溺亡,“我”在妻子溺亡对同样患有抑郁症的女同学的理解与拯救,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群鸟”,贯穿全篇的“古希腊人站在海边,眺望着紫色大海”的意象,都让人感觉到一种对自我,对更普遍的生活的忧虑和自身精神的虚无感。

弋舟笔下的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孤独好像成为时代的代名词。弋舟无疑是继承并发展了先锋小说的精神,以个人作为主体去感知世界,强调个人的生命体验。《隐疾》中爱情在弋舟的笔下显得无意义,人们的爱情只是为了抵御孤独,“我”一名再婚人士,虽然对生活和爱情已感到了无兴趣,仍然选择了再婚以及我和小转子在草原上的疯狂……而当“我”拥有了肉体上的爱情,内心就越孤独。就像他在《李选的踟蹰》中所表达的,爱情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好得到,爱情是用物质和利益进行交换的。“在这个时代,交换,空前成为了爱情约定俗成的第一要义,理直气壮,速成又速朽着一桩又一桩的爱情。”[4]

“我从来以为,相对于物质力量对于我们的压迫,人类心灵上巨大的困境,更为强烈地作用在我们的生命中。肉体的病痛,物质的匮乏,乃至种种的天灾与人祸,这些似乎都是外力,有时候几乎是不可辩驳与无法回旋的;而心灵专属于我们,我永远在意的是,是什么,让我们的心灵都无法自已?如果说,空巢,衰老,对于我们还是未来之事,那么,孤独,此刻便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它柔韧地蛰伏着,伺机荼毒我们的灵魂。”[5]《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是弋舟完成于2014年的非虚构作品,于近期发表。作品的创作来源于2013年报纸上刊登的一则新闻,一位独守空巢的老人因害怕孤独而割腕自杀,这让弋舟决然拿起手中的笔,想要写出空巢老人生命中难以言说又无法承受的孤独感。物质上的匮乏还能克服,潜藏在心灵深处的落寞无助与孤独却不易摆脱。弋舟深知孤独感存在于不同社会群体中,他力图去探求这种孤独感从何而来,是如何一步一步荼毒人们的心灵。弋舟不仅仅局限于书写城市生活中的普通人的挣扎,他的悲悯情怀也转向更弱势的群体。

弋舟一直以先锋文学的精神进行写作,他尝试将人从观念中移位,放置在具体环境中,让人在现实关系和历史背景中获得自我阐述的能力。在弋舟的小说中,每个人都在与他人、社会甚至是与自我进行抗争。是时代戕害了从理想主义美好时代走来的我们吗?不是,是曾经的时代英雄、精神偶像本身就没有力量去对抗黑暗,不该是时代对我们负责,而是我们本身就精神孱弱、行动力差,于我们的时代毫无作为。弋舟直面当下问题,在这个理想信念崩塌,物欲横流和感情廉价的时代,人们的精神信仰如何进行构建,同时又把他的笔触延伸到读者忽视的领域,把人的内心世界解剖给读者看,试图以自省的方式去寻找答案。

注释:

[1]卢欢:《弋舟:“微妙”地捕捉城市经验》,《长江文艺》2016年第11期.

[2]弋舟:《蝌蚪》,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年,第226页.

[3]弋舟:丁酉故事集,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年,第6页.

[4]弋舟:《金枝夫人》,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7年,第57页.

[5]弋舟:《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5页.

参考文献:

[1]卢欢:弋舟:“微妙”地捕捉城市经验[J].《长江文艺》,2016年(11).

[2]弋舟.丙申故事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3]弋舟.丁酉故事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4]弋舟.金枝夫人[M].北京:中國言实出版社,2017年.

[5]程德培:《你所在的地方也正是你所不在的地方——弋舟的底牌及所有的故事》,《扬子江评论》,2017年第5期.

[6]弋舟,李德南.我只承认文学的一个底色,那就是他的庄严与矜重[J].青年文学,2015(7):127-135.

[7]弋舟.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猜你喜欢

弋舟探寻孤独
影像志
弋舟创作研究述评
不安静的安静先生
弋舟主要出版作品年表
有感于高中生数学解题效能提升的方法探寻
象外之意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探寻《指南》背景下幼儿艺术作品的评价方式◇蔡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