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涝后管理措施

2021-02-26焦秀芬王寒菊韩晓冉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棉株苗情棉田

焦秀芬 王寒菊 韩晓冉

(曲周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曲周 057250)

7 ~8 月份是曲周县主汛期,是涝灾发生的主要时期。进入8 月份以来,曲周县连续多次出现强降雨天气,总降雨量达289.52 mm(8 月1 日8.42 mm、5 ~7 日 108.9 mm、12 日降雨 111.8 mm、13 日 7.6 mm、14 ~ 15 日 52.8 mm),尤其 8 月 12 日出现罕见的特大暴雨对棉花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解棉花暴雨后受害情况,及时进行技术指导,农业农村局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对棉花进行了苗情调查。

个别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畅的地块存有积水,由于光照不足,部分棉田生长过旺,郁蔽现象严重,造成蕾铃脱落较多,由于田间湿度大,开始出现烂铃现象,个别棉田出现早衰的趋势。8月4 日晚~8 月7 日连续出现大雨和暴雨天气,瞬间强降雨过程导致个别棉田出现倒伏,部分棉田病虫害发生严重。

棉花此期正处于结铃盛期,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棉花受涝后,重者死亡,轻者倒伏、变黄,蕾、花、铃大量脱落,产量的主要构成要素伏桃几乎落光。根据受涝棉花的生育特点和当前苗情,在管理措施上以防涝渍、防烂铃、防早衰、防病虫、增铃重、减少脱落,达到保伏桃、争秋桃,具体应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1 排涝防倒 扶苗

由于连阴雨造成棉田积水的地块,雨后要及时排除,防止涝渍造成棉株黄叶、烂根;对个别倒伏严重的棉田要及早扶正棉株,培直,并洗去叶片及枝条上的淤泥,以利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扶正棉株时用力要轻,尽量减少对根系的伤害。对田间虽无积水,但土质粘重的棉田,可在棉花大行内挖沟渗水,降低棉田表层的湿度,改善棉田的生长环境。并可进行培土,防止棉花倒伏。

2 搞好后期整枝工作

一般年份,8 月5 日以后的蕾及9 月5 日以后的花都不能正常成熟吐絮,称为无效花蕾,应在掰疯杈抹赘芽的同时,摘除无效花蕾,并剪除空果枝,郁蔽严重的棉田应去掉部分中、下部主茎老叶,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集中养分保桃增铃重,减少烂铃和脱落。

3 增施肥料

棉田受涝后,土壤层内的营养物质很多随雨水流失,另外根系的吸收能力逐渐变弱,因此必须立即施肥。为了补充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要进行叶面喷肥,能迅速发挥肥效,每亩用50 倍尿素溶液和300倍磷酸二氢钾(优质)溶液50 ~60 kg,根据苗情每隔6~7 d 喷1 次,共喷2 ~3 次,在晴天下午喷于棉株中上部叶片背面,利于吸收。棉花恢复生长发育后,每亩追施尿素5 ~7.5 kg,由于受涝棉田普遍缺钾,最好再补施硫酸钾10 kg,以加速棉花的生长发育,促使早结、多结秋桃,防止早衰。

4 及时采摘烂铃和病铃

由于棉田湿度较大,个别郁蔽棉田有不同程度烂铃现象,为了减少产量损失,提高品质,要及时采摘烂铃、病铃,进行晾晒剥花,达到烂铃不烂花。采摘烂铃时,一定不要把铃壳留在棉田,以免造成病菌再传染。应把铃壳带出田外,统一进行处理。同时将植株下部果枝上发黄的老熟棉铃摘回,晾晒,争取有效产量。

5 注意防治病虫害

连续低温阴雨,田间排水不良极易导致烂铃、棉花枯黄萎病、棉花红叶茎枯病、盲蝽蟓、棉铃虫、烟粉虱(亦称棉粉虱)等病虫害发生。对棉花枯黄萎病、棉铃病害,可用多菌灵、毒菌清等喷雾防治;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结合棉花防早衰,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硝酸钾;棉铃虫可采用5%甲维盐可溶粒剂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喷雾防治;盲蝽蟓、烟粉虱可用黄板诱杀或用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等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棉株苗情棉田
抢抓早春麦田管理 力促苗情转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组来晋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人工助迁多异瓢虫和化防2种模式对棉蚜的防效及天敌种群动态影响
新疆北疆机采棉花铃期栽培管理及适宜气候条件分析*
芒种时节抓好棉田管理
雨后棉花应急管理措施和补救方案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牧草盲蝽发生与为害的影响
影响北方春玉米苗情的因素分析及相关措施
基施沼肥对小麦冬前苗情及产量影响试验
2016年广西蔗区甘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基于移动GIS的棉田朱砂叶螨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