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炔诺酮治疗单纯子宫内膜增生伴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2021-02-25刘红艳刘勇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炔诺酮黏稠度月经

刘红艳,刘勇壮

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是引起青年及中年女性月经失调、不孕不育常见的一种病因,属于无排卵性功能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较常发生的一类病理变化,在医学临床上主要表现有:月经不规律、经期过长、月经量太多,若是未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则可能引起继发性贫血、出血乃至失血性休克等严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部分情况会发展成恶性病变。其中,对于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患者而言,其最易出现的并发症是月经过多[1]。目前,尽管已有关于孕激素应用治疗的报道,但对于药物该如何使用、剂量多少缺乏详细说明,部分患者由于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当,出现月经紊乱严重、月经量增多情况,甚至部分患者担心发展至癌变而决定采取预防性子宫切除[2]。本研究观察炔诺酮治疗单纯子宫内膜增生伴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12月珠海市斗门区侨立中医院收治的主因月经过多就诊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遵医嘱服用炔诺酮治疗并定期复查;排除伴血液系统疾病等内科疾病者。患者年龄24~54岁,中位数年龄42岁,其中<30岁者17例,30~50岁者77例,>50岁者26例;存在阴道不规则出血27例,出血时间14 d~2个月;超声检查示子宫内膜增厚伴回声杂乱86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与用药方案不同分为普通用药组(月经周期不规律的患者)27例,递增用药组(经期过长的患者,旨在减少下月月经量)51例及递减用药组(仅用于本月1个周期的月经止血,后改为普通用药或递增用药)42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3组均选用炔诺酮片(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1769,规格:0.625 mg/片)治疗,其中普通用药组每次4~6片口服,每天3次,用药时间≥20 d;递增用药组首周每次4片口服,每天3次,后按周每次增加1片,即第2周每次5片、第3周每次6片;递减用药组初始剂量每次12片口服,每天3次,后每隔3 d每次减少1~6片且每天减少1次,用药时间为6~10 d。3组均持续用药≥6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3组治疗效果,包括月经量控制效果和子宫内膜变化(增生转化、持续存在、病变发展及癌变):月经量控制效果分为低于月经量、月经量较为正常、月经增多、经期延长四级判定标准,其中以低于月经量和月经量较为正常的两项总占比作为治疗有效的标准;子宫内膜变化情况为治疗每3个月后复诊1次,以增生转化率作为治疗有效的标准。同时比较3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及血糖、血脂、血液黏稠度升高)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2.1.1 月经量控制效果比较:普通用药组月经量控制总有效率为85.19%,递增用药组总有效率为88.24%,递减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2.86%。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月经量控制效果比较 [例(%)]

2.1.2 子宫内膜变化情况比较:普通用药组子宫内膜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递增用药组总有效率为84.31%,递减用药组总有效率为83.33%。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子宫内膜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比较 普通用药组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递增用药组出现血脂升高1例(1.96%)、血液黏稠度升高2例(3.9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88%;递减用药组出现血糖升高1例(2.38%),血脂升高1例(2.38%)及血液黏稠度升高1例(2.38%),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14%。3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均轻微,停药后均自行消失。

3 讨 论

对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女性而言,子宫内膜增生属较为常见的病症。该症亦可发生于生育适龄和青春期女性,医学临床表现主要是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多表现为月经过多,少部分子宫内膜增生可能恶化为子宫内膜癌[3-5]。根据WTO子宫内膜增生最新分类标准,子宫内膜增生可分为单纯性、复杂性、单纯伴不典型、复杂伴不典型增生四类[6]。出现子宫内膜增生的关键原因在于患者长期受持续性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目前针对子宫内膜增生最常用的治疗方案是使用孕激素[7-10]。孕酮类药物本身具备良好的抗雌激素效果,能够在增强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与磺基转移酶活性的基础上,使得雌二醇转化成硫酸雌酮,进而使硫酸雌酮能够及时排至胞外。并且,孕酮类药品还具备抑制雌激素受体的作用,以此降低雌激素给患者子宫带来的生物效应,达到控制子宫内膜生长的目的。另外,服用足量孕酮类药物还能使子宫内膜腺体的分泌期发生改变,促进子宫内膜间质呈现蜕膜样变化,停药后可出现和正常月经相似的内膜脱落情况[11-13]。

炔诺酮属于孕激素药物的一种,其已长期应用于临床,但用法和用量并未有统一定论,且在疗效观察方面不够系统、持续时间不长。故由以往研究报道得知,炔诺酮在控制月经过多方面效果较佳,若采用递减法则见效快,每天共服用36片炔诺酮片(22.5 mg/片),并每3天递减,患者多可于3~5 d内止血;而递增法则解决了此类药物突破性出血的问题,相较于普通法,其控制月经的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多数患者接受了递增法治疗,低年龄段的患者按照周期口服炔诺酮,近绝经期患者则增加炔诺酮的服用周期,使患者能够有较长时间闭经[14-15]。对于存在严重贫血的患者则将其月经控制在40 d、50 d或60 d时1次,由于服药时不会发生月经来潮,而在停止服用炔诺酮后会在2~7 d月经来潮,服药剂量越大、服药周期越长,则停药后月经来潮越晚,月经量也会越少,此方法对于纠正贫血有一定帮助。采取递增法的患者可以从每次4片逐渐递增为每次10片,治疗时间为1~2个月。同时,炔诺酮能够有效抑制单纯子宫增生进一步发展,其机制在于炔诺酮可以模拟内膜细胞DNA与RNA的合成,细胞分化情况越差,药物效果越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患者月经量控制与子宫内膜增生转化效果均较佳。此外应注意,长时间服用炔诺酮可能引发血糖、血脂、血液黏稠度及肝功能出现异常,本研究中递增用药与递减用药2组部分患者出现了血糖、血脂、血液黏稠度升高,但总发生率均较低且组间差异并不显著。

综上所述,炔诺酮治疗单纯子宫内膜增生伴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均较佳,患者月经量控制与子宫内膜增生转化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炔诺酮黏稠度月经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这些表现是假黏稠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炔诺酮配伍结合雌激素治疗功血的止血效果分析
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采取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炔诺酮治疗的效果
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
血液黏稠患者忌食花生红衣
米非司酮联合炔诺酮治疗复发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