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学习教育视域下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几点思考

2021-02-24中共黔西南州委政研室姜仕贵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统

◇文/中共黔西南州委政研室 姜仕贵

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第一天起,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九曲溪畔的朱熹园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自从传入到中国就开始了中国化的历程,开始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涵。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来看,结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然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面临着两个实际,一个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另一个就是中国文化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就中国文化的发展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才能逐步走向现代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问题与矛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既存在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因此,如何立足中国所面临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契合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实现有机结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传统文化部分因子的认同,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多相通之处和契合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可以传承的历史性价值。

(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就是因为中国社会有了这种需要。正如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和运用,就是因为近代中国特殊国情的需要。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但是,近代以来的种种尝试并未能使中国人民走向国富民强。正当中国人一片迷茫,苦苦寻找出路之际,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虽然来自西方的理论,但它的实践性、科学性、普遍性、发展性等理论品质正好满足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渴望社会变迁的理论需要。自从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实践的客观需要和建设、改革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通性。任何一种外来文化要实现成功的移植,都必须从本土文化中找到结合点,而前提就是,必须与外来文化具有某些相通性。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风雨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情感之源、动力之源和信心之源,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土壤,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马克思主义是作为人类文化、人类文明的总结和最高成果而出现的,在它的体系中容纳了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人类文化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可能。张岱年认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中国文化中本有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江澎白也指出:“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一些与马克思主义相同或相近的先天素质。诸如辨证的思维方式;实用理性的经世致用路线(实事求是);以群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治国平天下’的忧患意识;追求均等与‘大同’的社会理想等等,这些先天素质,正是促使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以后迅速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观原因。而马克思主义一旦在中国落户,也必然要被迫改变自己的形式,从而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仁义”“和合”“和平”“均等”等思想,承载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命境界,“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规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规范,“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心性修养,更容易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理解接受。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二者具有相通性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马克思主义自从流传到中国就开始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紧密结合,不断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指明了方向,找到了方法,实现了民族革命的伟大转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结合中的“误区”,混淆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精华。马克思主义在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一方面,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的结合,另一方面封建主义的一些腐朽没落的思想也给两者的结合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虽然多次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批判继承。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但事实上,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并非径渭分明,它们处于水乳交融的状态,很难完全区分开来。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不仅显现在思想理论上,更主要渗透到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审美观念当中,可谓无孔不入,无处不在,要想完全摆脱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其实是不可能的。当我们混淆了传统文化的糟粕和精华的时候,就会把糟粕当作精华来和马克思主义进行结合,就会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入“误区”。在一定历史时期造成传统文化的糟粕被继承,精华反而被抛弃,结果产生了一个自认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其实是一个怪胎——封建式的马克思主义。

(二)结合中的“偏差”,对自然科学的吸收和借鉴不足。纵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实事求是地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都非常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对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也不可能及时充分地进行吸收,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的一个重要“偏差”。忽视对自然科学的吸收和借鉴,就很难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体现出时代特征,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达到革命性和科学性的完美统一。

(三)结合中的“盲区”,对当代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简单两极化。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世界性的学说,虽然它只有通过民族化才能实现其世界化,但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必须能够体现世界性和时代性,也必须以开放的胸怀积极吸纳世界各国文明的有益成果,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所以,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实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且始终要注意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成果进行积极充分的吸收。可惜的是,我们在过去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一直机械地对待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坚持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没有摆脱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简单两极思维。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前,盲目排外;而在改革开放后,又盲目接受一切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对待当代资本主义文化上总是有一个“盲区”。

三、在“结合”的推动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九个必须”要求,其中就有一个就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进一步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绝不是旧瓶装新酒,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创新。可以说“结合”的目标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一)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当代化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拥有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同时也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先后产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一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过程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是同步的,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两“化”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一个“化”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道路角度说的,后一个“化”是从文化的发展角度说的,但两个“化”的最终目标都指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正确科学的态度,在传统文化现代化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扬弃,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良性互动。

(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2021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听取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增强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表现为两个过程:马克思主义经过中国化的转化,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的转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文化。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二者是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有新的血液注入,离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越来越近。新鲜血液的主要来源正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流淌在我们体内的我们自己的新血液,是我们文化和精神系统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当代的新国学。因此,将马克思主义摆在如此高的文化高度上并不为过,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正是马克思主义这一新鲜血液的注入,中国文化才日益彰显其活力。

(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不断清醒的“文化自觉”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在“结合”的推动下,中国日益走出文化自卑心态,渐渐转向文化的自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主结合,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意识到现代文化是不能同传统文化相割裂的。费孝通先生晚年“文化自觉”的概念就是因为他意识到了这一点。人们通过“文化自觉”,开始客观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缺点,在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分为二的辩证逻辑等基本哲学原理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自我更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结合。

(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紧密联系的“文化融合”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然而,实现这个目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两方面的统一达到的总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是双方范畴的简单转换,也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整合,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和实质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在“结合”的推动下,中国文化越来越实现同世界文明的融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和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中国文化同其他文化产生越来越多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有碰撞,也有融合。无疑,中国文化要为世界文明作出更多的贡献,需要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不断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因此,我们必须明确“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应该“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这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要不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统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