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好预习习惯培养的研究方向

2021-02-24高静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7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习惯课文

高静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前预习作为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促进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预习的过程就是學生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过程,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

一、预习目标要明确

课前必须明确地告知学生,让学生明白在预习过程中需要做些什么。比如说预习哪些内容,查阅什么资料,准备什么材料,思考什么问题等等。明确了解具体的要求,学生的预习就有了方向、有了重点、有了目标,让预习这项作业更有可实施性。

第一步为初读,可以大声朗读,将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有困难的地方要反复地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标注出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弄懂词义,扫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牢固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第二步为有感情地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理清课文脉络。第三步则是精读,通过细致地朗读、思考,解决课文中的问题,包括了解课文写法、概括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对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尝试着去查阅有关书籍,查阅文章写作的背景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人文知识。一些历史体裁的课文,如《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将相和》,可提前布置学生查阅原著,对课文所涉及的人物、历史背景有个大致的了解,了解故事梗概,以便更好地领会课文,在课堂上会更容易理解老师的讲解,也会有些自己独特的见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学习《彩色的非洲》,课前预习时让学生搜集非洲地区风景或人物等相关图片、视频资料,这样的学习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写作的意图,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翻阅手中的资料,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如预习《落花生》一课时,同学们通过查资料,知道了作者许地山的父亲的为人和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心思想有很大的帮助。

二、方法指引要到位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指导学生在预习时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作标记。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划、圈、点是很有必要的。难记的生字、关键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学生在课本上做重点标注。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划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提醒学生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课后的思考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课文的重难点,预习时,想想这些题目,可以帮助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练习题侧重词句段的训练,富有启发性,预习完课文试着做一做,可检查预习的效果。

三、个体引导要关注

由于个性心理、家庭环境、自身智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发展也会存在很多个性差异。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督促改掉不良习惯,形成良好课前预习习惯。

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够做到认真预习。经过认真观察和分析,我发现这些同学不能认真预习是因为基础差、听不懂,导致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对这些孩子要有针对地因材施教,降低难度,多提问,多鼓励,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减少畏难情绪。由听不懂到听得懂,自然就爱听了,也能够听得明白了,也就愿意参与到预习活动中来。对他们由易到难地提高要求,课下找他们谈话,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结对互助,循序渐进,鼓励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

四、检查督促要及时

必须让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课前预习。每次教学新课前,我都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把预习当作一次常规作业,一般都规定用文字记录下来,在书上圈、画、标、注。有时候,为了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我不布置其它的语文家庭作业,只有一项预习作业,减轻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果。第二天认真检查,记录预习效果。课后,我还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家长定期检查学生的书本,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预习情况,切实做到预习不留盲角,把预习工作落到实处。让学生知道,预习和其它作业一样重要,必须认真地完成。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预习习惯慢慢形成,其他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在逐步形成。

五、反馈评价要科学

适时鼓励评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大方地给学生以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比如:“你为什么能把课文读得这么准确流利?课前读了几遍啊?”“你预习得真充分,值得大家学习。”老师及时的评价,肯定了学生的学习,也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预习。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久而久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涨,就会愿意预习。开展预习经验交流,提倡互学互帮,互相督促。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良好预习习惯的用处。我利用语文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经验交流,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的预习方法。大家畅所欲言,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班的孩子比以前安静多了,爱读书、爱学习、爱思考的孩子多了,课前认真预习,上课认真倾听,大胆发言,班干部之间、小组之间、对子之间,你追我赶,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在预习中适当的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如,在课堂上,限定一定的时间,开展预习生字词比赛,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掌握最多的字词;开展预习背诵比赛,看谁在短时间内会被要求掌握的内容,优胜者可获小红花。这样,培养了学生预习的兴趣,预习习惯随之逐步养成。培训“预习小明星”,颁发奖状,为小组加分,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学生学会预习其实也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也轻松。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基础。通过很长时间持之不懈的努力,如今班级学生自觉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习惯课文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好习惯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端午节的来历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背课文
做好课前预习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