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析

2021-02-22马妍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模式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

马妍

摘 要: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从各个视角对民族政策与民族地区发展政策均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的工作,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发展、稳定及其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针对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坚持“五项认同机制”的有序、有效、有力的动态化实现路径,创新互联网+教育形式与手段,构建多主体参与和阶段性监控教育的新模式,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21)01-0123-04

Ethnic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ts New Model Under the Core of Xi Jinpings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MA Yan

(School of Marxism,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Ethnic issues are time-honored in China,and Various researches on ethnic policy and development has been conducted throughout history.2020 is a crucial year for China to 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Interpretation,practice,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re all decisive factors in realizing the historic task.Based on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thought of “the core of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this paper probes into related issues and new models of ethnic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iming to boost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mmon prosperity by exploring appropriate ethnic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Key words:the core of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n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new model

0 引言

民族共同體意识核心概念最早源于196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的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跨时代意义的“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主张,并将这一伟大的政治主张写入党章,丰富了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民族理论的顶层设计。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面对网络化、科技化的时代变革和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与复杂的发展环境,“意识形态”建设成为新历史阶段继续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影响因素。特别是民族问题、民族发展、民族精神信仰与价值体系建设的问题日渐凸显,“民族问题的存在是长期的历史现象,处理民族问题是长期的历史过程”[1]。因此,深入研究“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民族政策研究和民族理论研究的关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对实现各民族稳定发展和社会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民族问题向来都是工作的重点,只有坚持长期的、稳定的和团结的民族政策,才能谋求长久的发展和共同富裕。我国作为多民族大国,提振民族凝聚力、共谋发展,是未来的出路,也是长久之计。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为我国今后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建设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我国目前仍存在民族发展不均衡、民族工作复杂性强的问题。如何激发全民建设热情,提振民族发展信心,提升全面创造创新力是民族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关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民族思想政治意识和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对各民族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建设信心具有重要影响价值,是不竭的前进动力。在习近平“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理念下关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分别从教育内容架构、教育手段实施及可行性教育模式进行探讨,旨在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发展自信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1 马克思主义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观点

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民族观,以“五个认同”为共同体意识核心内容

构建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下我国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民族观,以“五个认同”为共同体意识核心内容,在漫长的历史中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命运从来都是一个共同体,只有各个民族时刻关注中华民族共同的前途命运,深刻认识到共团结、谋发展的时代任务,才能在风波诡谲的国际政治中使中华民族能够独善其身,获得延续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产生更强、更富有时代感的集体认同和归属感。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民族观,以“五个认同”为共同体意识核心内容是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下我国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设想与构建工作开展的首要关键。另一方面,坚持民族性、差异性和阶段性原则是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影响力实现的重要原则。我国幅员辽阔,长期以来由于对民族的尊重与理解,多个民族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各民族间发展速率存在不均衡、不平衡现象,这些由历史时期积累下来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当今民族意识共同体核心理念下,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仍然需要坚持民族性、差异性和阶段性原则,充分尊重民族差异化和特殊性,“从各民族价值特点中提炼民族共同体的心理根基”[4],将开展新时代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策略作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工作的核心。

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民族观,不难看出构建具有相同价值观和利益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精神家园是实现民族团结、社会进度和国家稳健发展的关键法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共有的精神家园”[3]。所谓精神家园是指人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的归宿,是人们对现代生活意义、生存价值以及命运归宿的一种精神与文化的认同。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年,加强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建设能力是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全面提升创造创新力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增进各民族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融合,也就是要构筑各民族特色发展,实现共建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命运从来都是一个共同体,只有56个民族时刻关注中华民族共同的前途命运,深刻认识到共团结、谋发展的时代任务,才能在风波诡谲的国际政治中使中华民族能够独善其身,获得延续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产生更强、更富有时代感的集体认同和归属感。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民族观,以“五个认同”为共同体意识核心内容是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下我国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设想与构建工作开展的首要关键。

1.2

坚持民族性、差异性和阶段性原则是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影响力实现的重要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长期以来由于对民族的尊重与理解,多个民族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各民族间发展速率存在不均衡、不平衡现象,这些由历史时期积累下来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当今民族意识共同体核心理念下,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仍然需要坚持民族性、差异性和阶段性原则,充分尊重民族差异化和特殊性,“从各民族价值特点中提炼民族共同体的心理根基”[4],将开展新时代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策略作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工作的核心。

2

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少对少数民族特殊性的充分尊重

在长期的历史时期中,我国56个民族经过漫长的民族融合发展共同推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进步,但由于区域资源、民族文化、民族区域经济和民族发展政策的不均衡与多元化,使得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发展、价值观体系建设水平等多个层面存在不均衡和差异化发展特色,因此在跨民族地区和跨民族群体中开展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尊重本地民族特色和发展基础,结合中国国情与民族发展需要充分尊重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原有信仰,做好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传承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跨民族特殊性与现实挑战的差异化研究,尽量减少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给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凝聚力造成负面影响。但根据笔者大量的文献检索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当前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民族教育方针策略、公民与法制教育内容,无论从教育内容还是从教育手段上来讲,这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仍在一些地区和民族中存在偏颇,特别是在民族认同教育问题上出现了功利性、统一化的显性应急性教育倾向,缺少对民族特殊性足够的尊重和耐心,给我国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高质量开展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与新问题。

2.2 对跨民族负面影响的监控能力相对薄弱

中华民族素来秉承“和为贵”和“兼容并蓄”的宽松的民族融合思想与民族工作方针,使得我国长期存在着跨民族现象。我国不仅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跨民族团体,也存在着表现形式不一的跨民族思想,跨民族思想团体的形成复杂,而且在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间、融入程度上也存在差异。虽然我国跨民族与境外同源民族有着相同的文化,但跨民族所独具的中华文化属性使之有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在当今国外民族主义思潮泛滥和民族问题国际化倾向的不断加强的当下,各国不断出现跨民族团体被利用和民族主义泛滥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问题,而我国新疆等边疆地区曾出现的“打着宗教旗号,披着宗教的外衣”的跨民族不良思潮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跨民族的民族思潮与政治认同应急处理能力的同时,相对重点监控工作也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是今后需要重点布控的工作。因此,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攻坚工作之际,如何正确对待、处理与感化跨民族思想团体和利用跨民族思想成为新时期民族工作与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

3

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下我国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实现路径分析

3.1 坚持“五项认同机制”

历史认同、政治认同、利益认同、文化认同和交往认同是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思想的5个重要构件维度,同时也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实践路径。在探索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下我国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实现路径时,首先要立足历史,重在通过历史记忆与文化挖掘,找到坚实的民族意识共同体的现实基础和历史沿袭,其次应坚持政治认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政治主体,才能在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中建构中华民族休戚与共、团结奋斗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而利益认同、文化认同和交往认同是我国以贯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向来所秉承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现实根据,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坚持“五项认同机制”有序、有效、有力动态化实现路径探索,才能提升民族意识共同体建设工作的针对性,最终有利于形成国家繁荣统一、民族平等团结、社会稳定发展的格局。

3.2

创新互联网+教育形式与手段,构建多主体参与和阶段性监控教育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新时期开展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新的任务与难度,当今国际上不仅盛行民族分离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等内容,更在传播方式和呈现形式的监督监管上面临新的困境。因此,在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下,探索我国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实现路径,首先需要在教育形式与内容上进行创新发展。基于大量的问卷调查和文献检索结果,笔者认为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一教育形式与传统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进行全方位结合,构建民族地区、城乡多主体参与和阶段性监控教育模式,以增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适用性,营造强调民族平等团结,倡导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致力于民族关系和谐的社会氛围,通过氛围的创设切实增强教育成效。因此,创新互联网+教育形式与手段,构建多主体参与和阶段性监控教育模式,以增强实效性。

4 结语

民族团结与稳定是国家获得长治久安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和不竭发展动力的根基,“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5],只有不断加强民族政策探索,才能不断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信任与支持,提高民族凝聚力和提振民族自信心。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理念,不仅着眼于国家整体利益和未来发展,更是对各民族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诠释与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2]李尚旗,郭文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面临的挑战及路径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2019(01):62-66.

[3]邓磊,罗欣.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路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8(06):24-30.

[4]罗高峰,姚上海.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推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20(08):159.

[5]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N].人民日报,2013-10-07.

[6]

马俊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性内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5).

[7]高永久.正确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几个重要关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06):175-178.

[8]方堃,明珠.多民族文化共生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05):9-15.

(责任编辑:许建礼)

作者简介:

马 妍(1996—),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研究。

猜你喜欢

新模式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