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典故的情趣美和语文素养的探究

2021-02-21叶栋良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1期
关键词:典故美学素养

摘要:典故是古诗重要的组成部分,典故的阅读理解直接考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随着高考的变化,对典故的四大美学特征的科学认知,对用典手法三大作用的全面理解,对典故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精准培养,在语文诗歌教学和备考中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典故;美学;素养

典故,也称语典,主要指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古诗为什么要用典,周振甫先生认为:“可以借用过去的事来表达不便明说的或不容易用几句话来表达的感情。”因此,典故成了诗歌语言中的一种普遍存在。

一、典故的情趣美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诗的隐与显》中说:“诗以情趣为主,情趣见于声音,寓于意象。”典故进入诗歌后,既拓展了诗的生命力,也增添了诗的情趣。这种情趣表现在四个方面:溯源性、故事性、符号性、多元性。

1.溯源性。典故有别于一般的成语、引语、普通词语,是离开源出语境就无法理解的词语。如“碧血”,它在诗文中常被引申为忠诚烈士所流的血,也指为国牺牲的精神,如:“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宋·谢翱《书文山卷后》)。这个词出自“苌弘化碧”的典故,见于《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若离开了典境,“碧血”着实令人匪夷所思,因为按照常理,“血”怎么可能是“碧”色的呢?由此可见,典故天生一层朦胧美。

2.故事性。也可以称之为文学性。典故多为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成语故事,以及典籍中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有文化背景,自然就有感情倾向,具有叙事文学的特征,可读性很强,给人以美的感受。

3.符号性。也可以称之为缩略性。典故词语,是故事浓缩后的语言,相对于典源文字,它是蛇灰蚓线,即借助一两个汉字去传达整个典故的内涵。如“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这里借用冯唐赦免云中守的故事,这个典故记载于《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中,足足有212字。因为典故要受诗歌(尤其是格律诗)文体的制约,只能是碎片化的符号表达。这种文言借代或者隐喻,雅致蕴藉,诗歌更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趣味。

4.多元性。一个典故具有多种典形和多层含义,诗人借此可以表达复杂的情感。即使同一个诗人,用同一个典故,也会用不同的典形。如典故“精卫填海”,常见的用法有名词性“精卫鸟”和动词性“精卫填海”两种。“精卫鸟”喻指奋斗不息者,却有“精卫”“精卫禽”“精禽”等同源异形词;“精卫填海”表达奋斗不息的意思,也有“精卫填石”“精禽填海”“精卫衔木石”等同源异形词。明代刘基在《旅行》中写的是“夸父空有勇,精卫良无智”,而在另一首《登高丘而望远海》中则是“精卫衔石空有心,口角流血天不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鉴赏是讲究主体感受的多元化的,典故本身的多元性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导其“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二、用典及其表达效果

典故独特而丰富的美学意蕴,受到历代诗人的青睐,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称典故能“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这里重点谈一下用典的三个作用。

1.避免平铺直叙,使表达更趋含蓄。用典与否,就是王国维所说的“隔与不隔之别”。用典属间接抒情,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不用明语说话,比直接说更增添了一种曲致。陆游写“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既追慕诸葛亮,又感叹难以企及,隐含对现实的抨击,这种悲愤不能明说,就只有借用《出师表》的典故含蓄表达了。

2.丰富诗的文化内涵,增加趣味和感染力。典故是一种文化的不断延续,用典是对传统文化的适时表达和传承,使诗的内容得以充实,形式更加美化。北宋风行一时的江西诗派,主张寻章摘句,“在材料选择上避免熟滥,喜欢在佛经、语录、小说等杂书里找一些冷僻的典故,稀见的字面”,化腐朽为神奇,就是最好的例证。

3.追求音韵和典雅之美,凝练简洁。典故是随文取“形”的,但是有标准限制的。其一是古人所说的“倚声”,王力先生称之为“最讲究剪截融化”。以典故“高山流水”为例,有“子期”“知音”“弦断”“高山一弄”“子期耳”“钟期听”“流水引”“断弦人”“伯牙高山”“钟殁废琴”“流水高山”“琴曲流水”“流水心”“弄琴牙”等几十种形式,就是根据句子声韵文字的需要调整为适时的典形。其二是保留核心语素。纵使有几十种典形,但都离不开“钟期”“琴”“弦”“断”等典源词。这些典形由文言词组合,减少了繁复,表达上更显得简洁。

三、用典阅读中的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层面,都可以从典故阅读中找到着力点。

典故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诵读时可以感受典故词的外形美和音韵美,受到美的熏陶。溯源其语境源,理解其寓意,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感受典故丰富的人文思想,理解诗人复杂的人生情感,可以继承传统文化。根据语境材料,完成书面解答,可以训练学生构建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简单地说,如图1所示:

典故的美学意蕴和语文素养一脉相承,明白这一点,才能重视典故的阅读理解,也才能给我们的诗歌教学带来明确而科学地帮助。

作者簡介:叶栋良(1967— ),男,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特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古诗文阅读与教学。

猜你喜欢

典故美学素养
印花派对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典故逸事龙文鞭影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纯白美学
闻鸡起舞
春食色彩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