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关于通识教育的思考

2021-02-21张超英

科技风 2021年4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新工科课程体系

张超英

摘 要:“新工科”建设是中国工程教育应对新技术和新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面对这一新形势,要重塑通识教育理念,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且能实现跨界整合的工程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新工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Abstract: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3E)is proposed as the direction of Chinas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based on the new demand of national strategic development,new situation of global competition.New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diversified and innovative outstanding engineering talents.Towards the new situ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restore general education idea,continue to deepen the education reform,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s,improve teachers' own quality,explore and practice new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s,It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with strong scientific foundation,strong engineering ability,high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to achieve cross-boundary integration.

Key words: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general curriculum;teaching method and means

通识教育自古有之,旨在于提供在多元化社会中的不同人群之间通用的知识和价值观。西方的自由教育、中国的儒家教育思想都是这种高等教育理念的体现。通识教育强调“通人”教育,也有学者将它译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等。我国实行通识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迄今为止,高校通识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的不断优化,通识教育的建设也在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天津大学作为新工科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将新工科建设作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工作;也是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关键举措;以及作为实现学校“2030行动计划”和“新三步走”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途径。2019年4月,天津大学发布了《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方案2.0》,旨在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全面创新工程教育体系。“天大方案”的实施对通识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由于“新工科”更注重单学科内的融合贯通以及多学科间的衔接交叉,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满足高校人才培养需求,培养多样化、创新型的卓越工程人才,构建科学的、完善的通识教育体系,是需要高等院校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重塑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在理智、情感、道德等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并非教会学生掌握某种技能。它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境界,而不仅是一种课程设置的模式[1]。当前,我国高校更加关注通识教育的内容设置与课程形式,对于通识教育的理念的认知不足,似乎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因素。而事实上,正确地理解科学的发展理念,对于指导工作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自从17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开始飞速发展,人们开始以为科学技术可以帮助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全部问题。而教育作为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人因此成为了知识的载体。但事实上,高度专业化教育模式并不适合人文精神的发育和生长。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保罗·格雷博士曾指出:“一位专业工程师不能仅仅关注于工程技术一隅,他生活并生长在一个社会系统中,需要理解文化和人类的价值。”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在200多年前,德国的教育宣言这样指出:“教育真正的目的,并不是使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也不是使人们习得实用的知识和技术,而要去唤醒人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培養人们对抽象问题的归纳和理解能力,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知世界中,做出真正有价值的选择。”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人,人受到教育才是价值的最高体现。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独立议》中写道:“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根据2018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

美国开展通识教育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展通识教育的最早也是最完善的国家之一。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初,由美国学者帕卡德提出。哈佛大学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也是开展通识教育的最具代表性的大学之一,在推行通识教育计划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哈佛大学2007年提出的《通识教育工作组报告》指出:“在我们的报告中所描述的通识教育计划的理想,就是要使学生能够在他们毕业后将成为什么人和将过什么样的生活这样的一个视野下,在哈佛课堂的内外进行的一切学习。”纵观历史,很多世界顶尖的科学家,都不仅仅在一个领域有深厚修养和造诣。比如,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物理学家,也是一位小提琴家。他曾经这样说过:“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2]

所谓的“新工科”指的是针对新兴产业而凸显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的宽口径专业,比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等,也可以是传统工科专业应对新科技的革新。[3]而“新工科”的内涵,则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具备跨界整合能力、具备创新能力以及面向新工业体系这三大特征,成为对未来新工科产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伴随着新工科建设的逐步推进,革新教育理念和方式,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的要求也应运而生。新工科建设要求高校能够建立适当机制以及做人的工作,完美地将科学与人文交融一体。在新工科背景下开展通识教育,要充分理解新工科的内涵,依据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一种“远见卓识”,始终把对人的培养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更需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人格健全、思想独立的人。要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正确地反映教育本质,牢牢地把握时代特征,致力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新工科产业人才需求相互匹配、相互适应。

二、新工科背景下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

虽然学界已有一些关于理解通识教育理念的研究,但对于如何将通识教育的理念应用于实际课程构建的研究还寥寥无几。而实际上,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提升应对未来各种挑战的信心与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成长与发展,无论其是哪种兴趣方向、职业选择。

美国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对我国高校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下表为2018年秋季学期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把原来八大知识领域的课程,变为四门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三门分布必修课程,和一门实证与推理课程。其核心理念是“将学生的自由教育与大学以外的现实生活相关联”,通过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整合多种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基础性、系统性的知识,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教学尝试。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被评价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通识课程体系,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通识教育都具有典型意义。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通识教育也取得了突出成效,尤其是在认识通识教育内涵方面。刘学东在研究中对比分析斯坦福大学2011—2014年间的通识教育方案时发现,2011—2012学年其课程设置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2012—2013学年则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着力点,以学科为中心;而2013—2014学年的通识教育方案是将对学生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育作为重点,已从“重视学科”转变为“重视能力”[4]。

我国对通识教育的全面实施起始于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了我国的通识教育是由政府担任主导,部分研究型大学参与,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主要形式展开,以政治教育、人文教育为核心,以第二(课外活动)、第三(宿舍文化)课堂为主要阵地的教育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基于国际上已有的通识教育经验,逐步走向自主探索的模式。各高校都在不断选择通识课程、优化课程设置体系,以期达成通识教育的目标。比如,清华大学确立了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等八大模块的核心课程;北京大学采用“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设置课程;浙江大学规定了3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等等[5]。此外,一些高校致力于探索“通专融合”的通识教育模式,还有一些将英语、礼仪、计算机等相关课程纳入通识教育的领域。这就表明,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6]。

工科虽然具备较强的客观性,但也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如何在工科院校开设适当的通识课程也成为了高校通识教育思考的重点。目前在工科院校开设的通识课程中,以政治类、社科类、人文类、艺术类等为主,而与工科背景相结合的通识课程还比较少。若狭隘地将通识教育理解为人文教育,则难以满足新工科多元化、工程化、交叉性、融合性的教学要求,也无法实现对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且能实现跨界整合的人才的培养。自然科学与人对自身、对社会和对自然的认识息息相关,属于人类知识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应当更加注重对自然科学范畴通识课程的建设。在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实行“三全育人”。《意见》不仅进一步深化了立德树人的内涵,也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指导方向[7]。

通识教育要兼具“育人”与“成器”的作用,补充专业课程在“立德树人”上的不足;同时,还要适当增加一些文理学科基础知识,如文史哲、艺术以及生物基因、量子物理、相对论等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工科人才的需要。[8]天津大学作为新工科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依据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卓越人才”目标,按照新工科人才应当具备的人文素质与能力需求,提倡开展新工科通识课程。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世界文明与跨文化沟通、审美与设计思维、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中文沟通与写作(高阶写作)、科技文明史、研发项目管理、工程科学导论、工程伦理、人工智能导论、云计算、数字素养训练、创新创业实践等课程。虽然这些课程在建设上可能缺乏系统性,但其目标明确,目的在于模糊学科边界,体现了新工科多元化、工程化、交叉性、融合性的教学要求。学生的诸多实用知识与能力通常是在与他人的日常相处中、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获得的。[8]因此,天津大学在设置通识课程之余,还积极组织校内众部门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实现“通专融合”的新举措、新路径。在1998年,天津大学图书馆以图书馆为基地,并联合学校的五个部门(包括校团委、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研究生院),成立了“知学读书会”素质教育基地,将推广阅读,服务育人作為宗旨,积极组织开展各种阅读推广及素质教育活动,有效发挥了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作用。近年来,天津大学图书馆在文化育人建设、信息素养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尝试,通过开设第二课堂、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等,为实现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且能实现跨界整合的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通识教育的内涵要求教师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其将对科学与人文的认识相贯通,做到文理通融,以同时培养学生的学识功底与文化修养。讲授什么不及如何讲授重要,课程只是搭建起的骨架,它的血肉和灵魂则来源于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感影响。

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在传道受业解惑的同时,为学生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正确掌握思维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能力,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学生将不仅收获科学知识与专业技能,还将收获超越科学知识本身的学习精神——知识背后所蕴含着的科学家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的品质。由此可见,做好通识教育,尤其是做好在新工科背景下的通识教育的一个关键条件就是要提高高校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学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要牢固树立科学的通识教育理念。作为一种人格教育,通识教育应当贯穿于所有教育之中。高校教师应当从根本上认识到通识教育不只是公共选修课的责任,培养创新、多元、先进的卓越人才是每一位教师肩负的使命。要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价值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

第二,要更加深入、更加广泛地将“新工科”理念融入教学。高校教师应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致力于探索适合新工科建设的教学模式,以科学、合理的方式体现“新工科”的多元化、工程化、交叉性、融合性的教学要求。比如,通过实际的工程案例来引导学生自己构建相关的工程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三,要善于整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识教育鼓励高校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合作学习等等,注重综合运用体验学习、讨论学习、在线学习等各类教学方法[9]。同时,要改善传统封闭式教学,为学生营造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深度思考、自主探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社会与世界,促进学生全方位的进步。

第四,要积极利用新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互联网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慕课、直播教学等互联网教学手段的普及,为高校获得丰富、优质的通识教育资源提供了契机。尤其是许多在新工科背景下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更需要新技术以支持课堂展示。

新工科建设要求高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建成与其相适应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早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小芳.通识教育理念初探[J].江西教育,2015(21):24-25.

[2]吴影,滕玉梅.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新课改对我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05):153-154.

[3]蔡映.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4(06):76-79.

[4]刘学东.新思维,新课程——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5):96-102.

[5]北航高研院通识教育研究课题组.《转型中国的大学通识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69-99.

[6]王洪才,解德渤.中国通识教育20年:进展、困境与出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21-28.

[7]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

[8]王義遒.新工科建设的文化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1):16-23.

[9]李继兵.通识教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新工科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