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两大城市旅游发展竞争力对比研究

2021-02-18唐晓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景区旅游

唐晓

摘要:成都重庆是我国旅游大市,近几年旅游业发展迅速,在全市经济甚至全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升高,要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发展旅游业这一方法必不可少,本文通过对成都、重庆两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以对比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在进行对比研究的同时找到成渝双城旅游业协同发展的规律及方法。

关键词:旅游;成渝经济圈;对比分析;景区

引言

2020年初我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大多数人的生活,为减少疫情传播,人们闭门不出,企业推迟复工,对我国各行各业造成巨大冲击。在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和全国人民的配合下,我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交通、饮食、旅游等产业大力复苏,实现“报复性”发展。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整个文旅市场呈现出勃勃生机,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我国国民旅游人数大幅度增加、消费规模大幅增长,主要大城市及旅游景区旅游人次达到上限,成都市假期期间旅游人次达1823万,重庆市共接待游客1108万人次。通过近几年旅游数据对比得出,成渝双城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力军,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成都市旅游发展现状

成都市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地区之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四川盆地的影响,成都市全年气候宜人,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境内拥有都江堰、青城山等自然景观,宽窄巷子、杜甫草堂等人文景观,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区域内旅游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共有A级景区91个。

成都发展旅游主要有以下幾个优势:

历史悠久。成都市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在古蜀国开明王朝、三国时期蜀汉被设为都城,在秦朝、东汉、北宋至今,成都一直作为西南地区的主要城市发展,经各种战乱、改革后最终发展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引领西部地区发展。历史的复杂使得各种文化在成都汇集,杜甫等名人在此居住,杜甫草堂等古人遗址成为重要人文景观。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成都市民的休闲活动和生活方式千姿百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1]。首先就是茶文化,成都茶文化起源于巴蜀,在周朝,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等适宜茶树生长,巴蜀成为茶树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次是饮食文化,川菜是中国的八大菜系之一,以麻、辣、鲜、香的特点闻名于世,成都既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又被称为美食之都,其中小吃占所有美食的1/3[2],宽窄巷子、春熙路等著名旅游景点皆以地方小吃作为其特色,吸引大批美食爱好者来此旅游。还有戏曲文化,川剧是我国重要的地方戏曲文化,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南部地区,其中脸谱文化更是家喻户晓,是川剧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川剧以其形式多样、结构迥异以及结构严谨等特点吸引大批戏曲爱好者的青睐。此外还有棋牌文化等等,构成了成都丰富的休闲文化旅游资源,吸引大批文旅爱好者来蓉旅游。

交通便利。成都市境内有京昆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渝蓉高速公路等13条高速公路穿过,主城区设有13个客运中心以及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拥有多条国际国内航线,交通便利使得成都吸引了众多国内国际游客,加大了成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促进成都国际大都市的建设。

二、重庆市旅游发展现状

重庆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成渝双城经济圈规划重要城市[3],地处长江上游地区、中国内陆西南部。它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高山、秀水、瀑布、溶洞、峡谷和森林等浑然一体,还有丰富的地方文化,比如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陪都文化等[4],拥有多个人文自然地理景观,世界遗产文化丰富;同时重庆还是一所英雄城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截至目前,重庆共有260个A级景区。

重庆市旅游发展具有以下优势:

历史文化悠久,遗产文化丰富。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悠久,同时重庆也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在文字记载的3000余年中,曾三为国都,四次筑城,史称“巴渝”,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陪都[5][6]。大足石刻、长江三峡、武隆喀斯特旅游区等多个文化遗产交相辉映。

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近几年旅游形式愈发多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学习,缅怀历史珍惜当下,重庆是一座英雄城市,抗战遗址众多,拥有多个红色旅游景点,有人民解放纪念碑、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等。这座英雄之城拥有丰富、独特的红色资源,厚重、鲜明的红色文化,宝贵、可泣的红色精神[7]。

交通便利。重庆市是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由于地势复杂,地少人多,重庆市交通系统发达,道路交错延伸,城区内交通形式多样。共建成“一大四小”五座民用机场,“三环十射”高速公路,“八干线二支线”铁路,“一干两支”航道体系[8]。

三、对比分析

1、总体数据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2015-2019年成都市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为成都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成都市旅游总收入在2017年突破3000亿元,在2019年突破了4000亿元,总体呈现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的趋势。2015-2019年5年间,成都市旅游总人数增加了0.89亿人,增幅约为46.6%,其中国内游客增加了46.03%,入境游客增加了73.8%,全年旅游总收入增加了2623.31亿元,增幅达到128.6%,入境游客收入增幅87.4%。

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旅游业发展整体优于成都市,2015年旅游总人数已经超过成都市2019年旅游总人数,达到3.9亿,每年以5000万左右人数递增,2019年旅游总人数已经达到6亿;旅游总收入增长迅速,2017年突破4000亿,在2019年突破5000亿达到5739.09亿元。5年间重庆市旅游总人数增加了2.66亿人,增幅约为68%,其中国内游客增加了68.3%,入境游客增加了45.6%,全年旅游总收入增加了3487.76亿元,增幅达到154.9%,入境游客收入增幅71.9%。

由图1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成都重庆旅游人数一直在增加,重庆旅游总人数一直高于成都,成都市旅游人数增加缓慢而重庆市旅游人数增加速度在加快,5年来,成都旅游人数增加了0.89亿人,而重庆市旅游人数增加了2.66亿人,山城增加的旅游人数是蓉城增加人数的3倍,由此对比可以看出整体旅游吸引力重庆大于成都。

成都重庆两地区游客以及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内游客,他们创造了巨大的旅游消费,是推动两地区旅游发展的主力军。通过由图二可以看出,重庆市旅游总收入一直高于成都,2017年之前二者差距不大,重庆市从2017年开始旅游收入增加速度提高,总体差距不大。成都市旅游总收入增加了2623.31亿元,而重庆市旅游总收入则增加了3487.76亿元,在旅游收入增加上山城是蓉城的1.33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门票收入。在成都,大部分的代表性景点比如大熊猫繁育基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都需要收门票费,大多数景点主要发展门票经济;而重庆的代表性景点比如洪崖洞、朝天门等都属于免费开放。(2)消费差距。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自由行大数据实验室调查,西南地区已经成为自由行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在旅途中,到四川旅行平均花费为4440元,而重庆仅需3133元。

2、旅游景点对比

4旅游景点对比

由以上两表格可以看出,成都市和重庆市旅游资源丰富,成都市有A级景区91个,其中只有1个5A级景区——都江堰,4A级景区49个,同时拥有6个国家森林公园和1个国家地质公园,8个中国传统村落。自然景区数量较少多为人文景点,以历史人物故居、宗教建筑、陵墓遗址和古镇为主,同时发展美食旅游,以春熙路、宽窄巷子为主的旅游区以小吃、美食吸引游客。

重庆市拥有山、水、林等各种旅游景区,共有A级景区260个,5A级9个,4A级115个,27个国家森林公园和7个国家地质公园,110个中国传统村落。其中以自然景观为主,拥有多个国家级、世界级文化遗产,人文景点相对较少但也多于成都市,以历史任务故居、红色旅游景点以及古镇为主。红色旅游景点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厚重,吸引大批党员以及学生进行学习,来渝游客覆盖年龄区广。

从旅游景点类型和数量方面对比得出下重庆市旅游项目优于成都,景点数量多,旅游形式多样,文化遗产丰富。

3、主要旅游形象

城市旅游形象不仅代表当地著名景区,还能体现出当地生活节奏以及发展水平,成都市虽与重庆毗邻,整体旅游特色相近,但两地地势地貌、历史文化以及人文景观仍具有较大差别。在走向开放、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旅游名片对重庆以及成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主要旅游名片有大熊猫、春熙路、都江堰等,重庆主要旅游名片有火锅、夜景、温泉等。当今世界网络发达,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了解一个城市旅游发展情况以及旅游景点,因此对于发展旅游业城市,其宣传力度以及宣传方式极为重要,成都市宣传力度较大,宣传方式多样,再加上“大熊猫”国宝优势,成都市对于国内国际游客吸引较大,旅游形象这一方面成都市优于重庆市。

四、问题及建议

通过成都重庆近五年旅游数据可以看出,旅游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在为两地甚至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两城市旅游业仍然存在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缓慢、旅游国际化程度不高,旅游创新能力不足,旅游发展不平衡等问题[9]。

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缓慢、旅游国际化程度不高。由表1和表2成都市、重庆市五年旅游数据可以看出,两市入境游客2015年有200多万人,2019年均达到400万人,整体虽然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增加速度缓慢,并且游客数量较低,主要是由于对国际游客来说,中国具有的亚洲文化在东南亚地区也能体验,并且相对于中国来说东南亚地区旅游性价比更高。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利用重庆、成都在“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区位优势,结合成都重庆两市本身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增强两市旅游资源的国际影响力,逐步形成以“外向型”为主导的旅游市场体系[13]。

旅游创新不足。当前我国以消费为主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改变,现在的消费观多要求多样化和品质化,而两地旅游产品创新力度还不够,产品雷同过多,没有形成代表当地特色的旅游模式,旅游产品的开发大多只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休闲观光建设,导致景区经营模式单一[10]。对此,两地应围绕大熊猫、重庆火锅、亚洲美食等品牌打造系列配套产业及服务,将川渝地区特色文化和产业充分发挥,通过提升文化知名度与参与度的方式提升城市旅游的规模与内容,两地应根据当地特色打造特色景区。

旅游发展不平衡。重庆市具有较大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15],长江经济带的辐射作用也只能涵盖重庆部分地区,主城区旅游景点较集中而渝东、渝东南地区旅游景点分散,使得来渝旅客多集中于重庆主城区以及5A景区,整体旅游发展不平衡,因此重庆地区应科学合理进行旅游规划,加大对旅游欠发达地区的投入以及开发等,促进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11],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五、研究不足

本文研究分析两市旅游竞争力是基于整体进行分析,未考虑两市地域面积差异,成都市占地面积1.4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33万人,而重庆市占地总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3124.32万人,从景点密度以及人口密度方面看,成都市优于重庆,因此整体在旅游景点以及旅游总数据的分析上重庆优于成都这一结论具有不确定性,两市可比性不高。

参考文献

[ ] 席小诗. 都市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 商业经济. 2018年11期,第76-78页

[2] 李兰兰, 方宇, 冯明会, 徐培. 成都“美食+旅游”融合发展的可行性研究[J]. 山西农经. 2020年18期,第34-35页

[3] 国务院关于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的批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 2011.10.18

[4] 逯佳莹, 全域旅游背景下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18期,第141-143页

[5] 【共舞长江经济带】走绿色生态路:重庆新建270座污水处理设施. 凤凰网

[6] 重庆概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7] 重庆的红色沃土—盘点重庆红色资源. 当代党员. 2019年14期,第11-14頁

[8] 李洪, 城市休闲文化旅游发展策略探析——以重庆市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年14期,第347+350页

[9] 张婷, 成渝城市群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 现代营销,  2020年05期,第124-125页

[10] 邹宏玉, 新形势下成都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 新西部.  2020年02期,第25-26页

[11] 李丽, 张杰然, 重庆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评价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7期,第17-18页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景区旅游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摘牌”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旅游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