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电网线路规划与设计应对

2021-02-18王佳策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关键词:线路设计智能电网

王佳策

摘要:现阶段,实现电网智能化是我国电网建设的主要趋势。只有对电网线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才能够建设出符合智能化要求的电力网络。因此,将以智能电网线路规划与设计研究为出发点分析。

关键词:智能电网;线路规划;线路设计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智能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智能电网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环保发展的要求,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微乎其微。 在日益增长的电能需求的大背景下,实现智能电网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科研人员应加大研究力度,做好智能电网线路规划与设计的工作。

1 智能电网线路规划的基本思路分析

1.1总体调度目标

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是促使电力系统由分散供应朝向高度整合方向转型,实现电网各项核心业务的协同交互,使电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动态监测、决策控制等功能得以显著提升,通过提高广域范围内的状态感知测量精度,便于实现对电网系统运行故障的有效预判与风险评估,进一步推动电网的稳定高效运转。在线路规划设计层面,需采用双向通讯智能电表控制负荷的连接或断开、记录波形数据、监测电流电压变化情况,借助供电线路重构、保护装置整定等方式进行线路规划,并综合考察无功优化、分布式电源接入、电能质量等因素,实现智能电网线路的科学规划。

1.2规划设计原则

采用先进设计理念与技术手段进行智能电网输电线路的规划设计,需遵循以下四项原则:其一是智能化原则,应综合运用卫星定位、激光三维测量等先进勘测技术构建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借此开展输电线路的规划设计,利用不同功能模块进行基础、导地线、绝缘子等构件的设计,并将设计结果予以直观呈现,依托网络化平台实现重要数据、技术资料的移交与共享。其二是可控化原则,依托在线监测、数字化巡检等模式实现对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的监测,动态评估运行风险,实现线路运行的可控化。其三是标准化原则,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实现对输电线路、输电设备的一体化管理,保障实践结果的标准、规范性。其四是现代化原则,基于互联网搭建输电线路规划设计的共享平台,将线路规划设计、建成运行过程中涉及的重要信息进行实时共享。

2 智能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的具体规划设计策略

2.1 传统电网规划方法

首先,我国传统规划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测量电网内的负荷量,在测量结果的基础上对电网规划方案进行编制。该方法是我国十分常见的规划方法,且规划技术也较为完备。但是,此种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存 在极大的不稳定性。这是由于影响电网内负荷量的因素众多,使得在预测负荷量的环节上出现偏颇,进而导致规划的最终设计方案存在错误。其次,我国传统的电网规划中变电站选址和电网线路铺设两者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变电站的位置选定为第一步,第二步是电容量的设计,最后一步才是电网线路布设的工作。这样的做法并未考虑到电能会受到电网系统负荷的影响,所以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必须要增建变电容量来满足日后发展中提高负荷量的要求。因为要在工作中时常更新供电设备与配电设备,无形中加大了运行成本。最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尤为重视土地的利用情况与利用效率。因为传统规划方法建立的变电站的占地面积过大,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基于此,相关规划人员需对电网建设设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将城市发展规划以及负荷量预测等诸多因素纳入思考范围,探索出更适合于新时代下的电网设计方法。

2.2 智能电网规划方法

和传统电网规划方法相比,智能电网的优化规划方法最明显的区别是对电网负荷预测。传统电网规划是以预测电网负荷结果为基础,从而对电网规划展开设计,但是智能电网规划方法则是在不知道负荷的情况下设计电网。相关科研人员假设传统规划下的配电网系统的TSC为180MVA,但是规划的负荷量却是188 MVA,充分运行时其能力并未达到标准。使用智能电网规划方法,当电网充分运行时,TSC 可以达到25MVA,能够达到预期规范。以传统电网建设为基础,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就成为智能电网,其所运用的自动化配电系统,可以提高转换电能的速度,提高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程度。所以电网规划过程中,需要实现电网设计方案的智能化。

3 智能电网线路规划与设计分析

3.1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控系统规划设计

目前,对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被应用的最广泛。借助此技术能够提高系统监测的准确性,且可以实现对系统数据的综合性、科学性分析,进而为决策的准确性提供相应的保证。电力系统的主站是电力可以稳定运行的重要场所,因此依据状态差异程度、相关环境参数等确保电力系统更为精确地运行。基于此,应该扩大对主站的监控范围,使其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保证了电力系统状态的合理性,特别是对于超高压和输变电企业,更要提高对于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重视程度。此外,确保系统功能的全面性也是十分必要的。(1)提高信息数据的关联性。当安全隐患发生时,有关人员可以及时了解主要信息,进而做好相应的有效预防工作。(2)打破相应状态信息把握的时空限制。系统设计时, 通常运用的是上述模块设计,借助此设计使状态信息 更加直观地呈现。同时,智能化系统在监控输电线路时,也可以更为直观地呈现。

3.2輸电线路规划中 GIS 技术的使用

借助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对线路途经的地形形成综合性的报告。该系统能够结合地形的相关特点,实现对信息的高速处理,对该地可能会遇到气候问题进行相应信息的绘制,从而给智能电网线路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一定技术支持。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详细清楚地扫描输电线路经过的地形与地貌,结合电网开发平台,形成具有专业化的电网线路GIS系统。该系统中的激光扫描技术用于进行地形三维信息的统计工作,并对统计得出的结果加以存储;对空中载体提供支持的是直升飞机;若遇到开发地区环境相对复杂的情况,则主要涉及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技术及各种空间数据等;数据采集功能把相关数据和地理模型结合,依据其系统流程进行分析。

结束语:

只有转变传统的电网规划设计观念,实现网线路规划与设计的智能化,才能使电网规划与电力供应更好地满足我国不断提高的电力需求,在进一步提升电 网线路质量的基础上,使得我国整体的电力系统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阚晓峰. 关于智能电网线路规划与设计的探讨[J]. 建材发展导向, 2019, 17(15):2.

猜你喜欢

线路设计智能电网
基于PON技术探讨接入层通信线路的设计思路分析
高可靠的电网虚拟化云资源调度技术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
浅析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分析
影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的因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