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用航空发展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

2021-02-18唐冬冬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唐冬冬

摘要:2021年,通用航空领域政策、文件发布更加密集,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修改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小型航空器商业運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合格审定》、《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合格审定规则》、《民用航空人员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等民航法规的决定,极大提高了通用航空从业人员的信心。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暴露了现在通航维修的很多问题,如维修人才缺失、维修法规缺失、企业维修体系不完善等。

关键词:通航;维修工作;质量和效率

引言

当前我国通航企业绝大部分规模很小,经营范围单一并且运营能力较弱,主要与当前我国不完整的通航工业体系有关,虽然目前我国通用航空运输网络已初具规模,但运输网络的连接能力、覆盖能力和通达能力有限,与美国相比还存在起步晚、发展缓慢、规模小等问题。

1国内通用航空维修行业问题阐述

1.1我国通用航空维修行业现状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国航空规模有所增加,但是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硬件配套严重不足。根据2020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的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底,获得通航经营许可证的通用航空企业共523家;机队规模方面,通用航空在册航空器总数达到2892架,其中教学训练用飞机1018架;正常使用的通航机场数量达到了339座;可以看出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通用航空业取得了十足的进步,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通用航空发展水平依旧比较落后,平均每万人仅拥有0.019架通航飞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8%,是美国的0.22%;在机队规模方面,我国是南非机队规模的1/6;运营规模是巴西的1/3。除此以外,我国的通航机场的数量也严重不足,通航机场的数量只有美国的3%。综上可见,我国通用航空配套设施无论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是比较落后的。

1.2通航维修人员资源困境

对于任何维修行业,人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一点在通用航空器的维修中体现得尤其明显。要提高通用航空维修业的整体水平,务必要提高维修作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与运输航空企业相比,通用航空企业规模更小,机型总量少、种类多,这些特点使得通航维修更加依赖维修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素养。我国航空维修从业人员总数较多,大部分从事运输航空企业的飞机维修,而从事通用航空维修的人员较少。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扶持下,通航企业的大力发展,对通航维修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导致企业在选人方面把关不严,要求普遍偏低,对在职员工的后续培训以及维修技能的提升方面也不够重视。纵观整个通航维修行业,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通用航空维修企业的人才流失严重。与运输航空的在职机务相比,通用航空维修人员的学历层次偏低。考虑到薪酬待遇、职业规划等因素,各大民航院校的维修类专业毕业生大部分都选择去国航、东航、南航以及其他航空公司谋求职位,而选择去通用航空企业的学生相对较少。同时,在通航企业从事维修工作多年的职工,在考取维修执照后选择跳槽去运输类航空公司工作,这些有着丰富经验的员工的流失是目前本行业的普遍现象,对通用航空企业而言是巨大的打击,造成新员工不足而优秀员工难以留下的艰难境地,严重阻碍了通航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得企业效益低下,进入更难以吸引人才和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

(2)通航维修人员的年龄断层严重。通用航空维修人员大部分还是来自退伍军人以及航空公司退休员工返聘,航空院校毕业生从事通航维修的比例仅占少数,使得通航企业内部出现两极分化严重的年龄分布,缺少中坚力量,阻碍了通航企业的平缓性和持续性发展。

2解决对策

2.1维修的工前准备及维修中的细节管理

维修工前准备是机务维修的基础,可以保障后续维修活动能够有效率地进行。机务维修工前准备的内容较多,如工具的使用、设备的准备、工作单卡的提前学习等等,同时,还需要对重点的准备内容进行关注,从而使准备活动尽可能地完善。通过工前准备,可以实现对维修人员的合理安排以及维修工作流程的确定,因为每一个维修人员都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和擅长的维修方向,所以需要合理安排维修人员,使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另外,维修流程的确定则可以极大地提升维修的效率,同时使维修面扩大,而不会出现重复维修的情况或者维修空白地带,从而影响维修质量。

维修中的细节管理直接决定了机务维修的质量,故而需要强化机务维修工作的细节管理:细节管理除了严格执行制度规定,抓好思想技能培训外,要改掉之前长期以往在维修中存在的低标准、老毛病和坏习惯。这样才能保证维修工作的高质量。

2.2大力发展通航飞机制造及相关产业支撑能力

通航是航空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发展通用航空必须提高航空产业整体实力。促进航空器国产化,可以大幅度降低航空运营公司的购机成本,同时,维修方面更容易获得各类飞机零部件,从而降低维修成本。我国航空制造业起步较晚,工业基础薄弱,仍不能有力支撑通用航空发展。以运5飞机为例,其服役已有40年之久,但至今仍是中国最多和最常见的通航飞机。机型的单一性导致市场扩展受阻,通航事业停滞不前。二是国产飞机故障率较高,维修频率高,降低了生产作业的效率。三是国内通航机型多数是进口的,购买价格高,维修困难,加大了通航的发展难度。为此,建议政府出台政策扶持国内较大通航飞机制造企业,提高我国通航飞机制造企业的能力,降低通航企业的技术成本。

结语

我国通用航空刚刚起步,发展还不理想。我国通用航空的规模与美国、欧洲等通用航空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发展空间巨大。空域、机场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是制约通用航空发展的三大障碍。我们应转变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建立适合通用航空发展的制度环境,为通用航空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使通用航空张开翅膀,飞向蓝天。

参考文献

[1]徐行.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A].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4.

[2]2020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R].中国民用航空局,2020.

[3]姬宇.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概述[J].经营版行业视角,2019(2):15.

[4]李晰睿.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3,34(1):13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