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新课标引领下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途径

2021-02-18宗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新课标

摘要:根据教育部在2021年3月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途径拓宽新的方向,本文就如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英语课程要为专业服务,要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并突出文化特色;英语课程要以学生为中心,也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与时代发展的需求,把两者有机结合;高职英语教学要突出“职业特色”,满足英语课程目标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在2021年3月发布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下称新课标),高职英语教师全面理解新课程标准内容、意义及其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新要求,才能对新时期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向清晰明了,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提出具有特色的改革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到11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再次将“课程思政”提上教育改革和实践的日程。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各个角落,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这一背景下,结合新课标开设的高职英语课程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英语课程要为专业服务,要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并突出文化特色;英语课程要以学生为中心,也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与时代发展的需求,把两者有机结合;高职英语教学要突出“职业特色”,满足英语课程目标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首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要关注英语课程为专业服务的导向问题。在新的世界格局和时代挑战中,外语课程也必须承担历史使命,除了向国内的学生介绍外国文化,更要向学生讲述好中国的历史与现代,所处地域的过去与如今,甚至包括学校的历史发展与沿革。这样就让世界在课堂中生动起来,让生活实实在在流淌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通过了解学校、地域、区域的历史和重要事件,让自己清晰地意识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的统一性。

语言具有文化属性,也就决定了英语课程的性质不只具有工具性,还要兼具人文性。高职英语课程要有效地利用文化要素,引导学生既了解西方文化和社会,又关注中国文化和发展。在让学生看世界的同时,更好地认识伟大地祖国,更深入地了解我们身处的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在遵循语言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诠释、反思、对比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文化,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基于新课标的课程思政英语课堂讨论内容,不局限于语言学习的字词句章方面,更要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多说、多想,提升思辨能力,并引导学生表现良好的生命力和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渗透语言实际应用的细微差异性。这样的教法,不仅能够教会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更能加强爱国教育,真正地从细微处落实四史教育,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高职英语课堂的思政引领作用,要靠教学实践完成,而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育内容、方法、过程、手段、评价等各种要素的前提也一定是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开展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不仅体现在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和“学习”中,更体现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但人的思想进步和素质提升,往往很难直接观察或检测(柯政,2020),因此,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一定是根据总的课程标准指导,采用将抽象化为形象,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提升”这样总的要求,分方向、化层次地具体落实到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什么事情的要求上,使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更具有教学指导性。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采用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上“先讲解,再操练,最后运用”的方式,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改变为先用后学,边学边用,那么达到“以用促学”的教学效果就能够顺利很多。

“以用促学”可以具体化到“以说促听”、“以写促读”、“以说促阅”等多个方面,将提升学生的四项学科核心素养,即职场沟通、文化交流、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载体,英语教学才有了实际的教育意义。

第三,新课标中提出高职英语教学要突出“职业特色”,英语课程目标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决定了高职英语课程一定要强调内容与其专业、职场要求的衔接。真实交际场景中、社会生活中反映的是学习需求的输出性、表达性的任务活动,创设这样的课堂环境,既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在输出驱动目标下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学生在相对真实的场景中使用英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察觉不足、找出难点,就会体会到需要提升的能力,从而促进其自身的学习性思考。成为能够面向未来的学习者,促进学生专业的发展和研究兴趣的提升,都离不开教师课堂中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英语语言的引导,因此我们可以说对于学习输入最具有催化作用的驱动力的就是学生输出的意愿。

在高职英语教学总体上面临学分降低、学时减少的情况下,语言教学就必须更为紧密地与“用什么就学什么,怎样用就怎样学”联系起来,以提升教学的实用性和效率性。对比教材和文本学习,将语言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习过程中的口头和书面输出活動,都更具实际意义。

光明日报指出,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就要做到“统筹推进课程育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无论开设何种类型的课程,必修课或者选修课,都要以培养学生的四个核心素养为目标。在英语教学的课程上,在驱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主动筛选输入的各种信息和资料,为正确地理解思想内容、学习方法和语言结构等的深入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得引导作用,更好地为学生建立起面向未来的学习体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通知,2021

[2]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2020

[3] 柯政.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思政实施要点指南.华东师范大学,2020

[4] 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7-7-20

[5] 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

本文为吉林工程职业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大学英语》结题论文,项目编号2020JGJC027。

宗佳,讲师,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教学办副主任。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新课标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