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分换血疗法联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早期重度贫血新生儿的疗效分析

2021-02-16侯华红唐斌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琥珀酸红细胞贫血

侯华红,唐斌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新生儿科,河南驻马店 463000)

新生儿重度贫血是临床常见现象,主要是由红细胞生成低下、溶血、失血等因素所致,多数患儿还伴有循环性衰竭,若未接受及时有效处理,则对患儿的健康生长造成一定威胁,重症者甚至休克、病死[1]。直接输血红细胞极易引起患儿血容量增多,以致于加重患儿心力衰竭,经少量、多次输血可能增加感染及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且十分浪费血资源。部分换血疗法是该临床首选治疗方案,然而国外采用浓缩红细胞部分换血的方法治疗患儿严重贫血,能够快速纠正贫血而不增加血容量,可有效防治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良事件发生;蛋白琥珀酸铁即机铁化合物液体,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对治疗新生儿重度贫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且安全性高,若与部分换血疗法联合应用,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2-3]。但关于这两种治疗方案联合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就新生儿重度贫血患儿安全性及疗效进行总结与分析,旨在探讨部分换血疗法联合蛋白琥珀酸铁的可行性,现报道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重度贫血患儿115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58 例)与对照组(57 例)。实验组男27 例,女31 例;胎龄27~35 周,平均(31.12±2.41)周;出生体质量1.5~3.8 kg,平均(2.64±0.17)kg;发病日龄1.5~24.0 d,平均(12.25±1.28)d;早产21 例,足月37 例。对照组男29 例,女28 例;胎龄28~36 周,平均(32.89±2.35)周;出生体质量1.7~3.8 kg,平均(2.75±0.25)kg;发病日龄2.0~25.0 d,平均(13.50±1.26)d;早产24 例,足月3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且115 例新生儿重度贫血患儿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调研,并签署知情权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临床新生儿学》[4]中相关诊断标准;新生胎儿均无失血、贫血、溶血、红细胞增多等不良症状;部分换血治疗指征:出生3 d 内的新生儿、静脉血血红蛋白(Hb)<60 g/L;患儿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并发高胆红素血症达换血标准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异常、感染疾病者;无法进行肠道喂养者;存有其他缺陷需进行外科手术者。

1.3 方法

两组均常规经皮氧饱和度监测、心电监护,并给予纠正缺氧、止血、电解质平衡、维持水、控制血糖、维持血压等常规治疗。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接受蛋白琥珀酸铁(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55,规格:15 mL/支)治疗,以4 mg/(kg·周)为标准,并计算出Fe 元素量,分2~3 次于餐后1 h 口服,1 次/周。患儿用药期间,可给予服用适量的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Fe 剂吸收,2 个月为1 个疗程,持续治疗1 个疗程即可。

1.3.2 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部分换血疗法,蛋白琥珀酸铁方法与一致于对照组。操作步骤:①换血前准备:密切监测患儿血常规、血型、感染筛查、血气分析、血生化、凝血功能、溶血三项、血不规则抗体、母亲血型等,完善备血功能。室内温度调节为23~26℃,患儿取仰卧体位,对其生命体征给予密切监测,静脉注射鲁米那10 mg/kg 镇静,停喂奶1 次,并抽出胃内的杂物以避免发生呕吐现象。②血源选择及输血量:选用7 d 内悬浮红细胞最佳,怀疑ABO 溶血者选用O 型悬浮红细胞,其余选用与患儿同型悬浮红细胞。早产儿的正常血容量为85~110 mL/kg,足月儿为70~90 mL/kg。悬浮红细胞比积(HCT)正常情况下为50%~55%,目标HCT 设定为45%~50%,根据计算公式[换血量(mL)=血容量×(目标HCT-实测HCT)/(输注血液HCT-实测HCT)]估算换血量约60~100 mL/kg。③操作方法:采用滴注式输血泵进行全自动输血与放血,维持出入量平衡,根据换血量调整换血速度,过程中控制在2 h 左右。换血结束前先停止放血,将输入悬浮红细胞速度调整为10 mL/h,复查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生化及凝血功能等,再根据所测的HCT 结果做出是否还需补充输注红细胞以达到所需目标值的决定,避免继发性贫血。④换血后处理:禁食5~8 h 后,根据患儿生命体征的情况选择喂奶,再通过实验检查结果给予针对性处理。

1.4 评价指标

①疗效评定标准[5]: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改善,血红蛋白含量升高至110 g/L 为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血红蛋白含量较治疗前升高明显为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任何改善,血红蛋白含量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营养指标: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2 个月后的各项营养指标进行检测;采用比色法(北京百奥莱博科技有限公司)检测血红蛋白(Hb);采用免疫比浊法[批准文号:沪食药监械(准)字2009 第2400146 号]检测血清铁蛋白(SF);平均红细胞容积(MCA)、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均可直接计算。③安全性。观察患儿是否出现严重腹泻、睡眠障碍等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对照组为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5,P=0.021)。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n(%)]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营养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营养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SF、MCA、MCH 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营养指标比较 ()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营养指标比较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胃肠道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

3 讨论

贫血是新生儿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典型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哭声弱、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症状。在产妇产前、分娩、产后的情况下,引发新生儿重度贫血的风险较大。患有重度贫血的新生儿往往会伴有循环衰竭的不良现象,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若贫血已处于晚期,首先应考虑是否与Fe 贮存不足、促成细胞生成素少、红细胞寿命短等多种因素有关[6]。因此,如何找寻针对性治疗方案一直是该临床研究的重点。

部分换血治疗所需的血量在正常情况下为2单位悬浮红细胞,输血的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用新鲜血(7 d 内)适当给予预热,避免因温度过低或陈旧性血液K+钾高引起心率失常,严格控制排除和输入速度的平衡,降低心力衰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有相关研究显示,针对部分患有心肺功能低下,且对贫血具有较强的敏感性的患儿,极易引发呼吸困难、暂停或加速等现象,若及时给予输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氧供给,有助于减轻心肺功能负荷,缓解呼吸困难,维持血氧饱和度的正常水平,避免发生心律失常。Fe 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由于新生儿Fe 元素储备较低,故给予充分补充Fe剂也是改善临床症状的关键。蛋白琥珀酸铁是一种结合铁蛋白的有机化合物,含铁量达35%,在水溶液中高度溶解。该有机铁络合物在pH 值<4 h呈沉淀物,而在pH 值较高(其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的pH 值较高)时,又重新变成可溶性物质,故该有机铁十分有利于机体的生理吸收。蛋白琥珀酸铁难以被胃蛋白酶消化,在中性pH 值时可被胰蛋白酶水解,Fe 因受到蛋白膜的保护,对胃黏膜固然不会造成损伤,进而不会出现胃肠耐受性的问题。该有机化合物在患儿肠道内,Fe+释放缓慢,有利于减轻刺激胃肠,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Hb 即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SF 为Fe 的贮存形式,是能够判断患儿机体是否缺少Fe 或是否Fe 负荷过多的指标;MCA 是指人体单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可直接计算;MCH是指全部红细胞蛋白浓度的平均值[7-8]。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治疗后Hb、SF、MCA、MCH 均比对照组高,由此说明部分换血疗法联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对改善营养指标具有显著的作用,可有效改善营养状态;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胃肠道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说明部分换血疗法联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重度贫血患儿应用部分换血疗法联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营养指标水平,且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琥珀酸红细胞贫血
氯雷他定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猪附红细胞体研究进展
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应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对提高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影响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维生素E琥珀酸酯处理人胃癌细胞过程中自噬与内质网应激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