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25(OH)VD 检测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2021-02-15钟剑郑亮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22期
关键词:支气管气道哮喘

钟剑 郑亮钗

(1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惠州 516003;2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深圳 518037)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1~2]。支气管哮喘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生,大部分集中发生在5 岁前,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反复发作对患儿的肺功能和生长发育都有严重影响[3~4]。目前,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维生素D 缺乏有密切联系[5~6]。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严重程度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水平,探究其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早期诊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9 年7 月~2020 年5 月于我院就诊的69 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男34 例,女35 例;年龄2~6 岁,平均年龄(4.37±0.24)岁;依据《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7]中相关诊断标准,将所纳入患儿分为急性发作组22 例、缓解组23 例和慢性持续组24 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结果正常的健康儿童40 例设置为健康组。四组儿童性别、年龄、身高及体质量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四组儿童一般资料比较()

表1 四组儿童一般资料比较()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无过敏性疾病者;机体免疫功能正常者;无心脏病者;经支气管扩张器治疗有效,且日间呼气峰流速变异率>13%者;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研究前3 个月使用过激素类及免疫抑制类药物者;近期存在呼吸道感染者;有既往支气管扩张症、慢性肺阻塞等肺部疾病史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

1.3 研究方法 抽取所有入试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后置于-70℃的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25(OH)VD 水平。

1.4 观察指标 比较各组儿童血清25(OH)VD 水平。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系统(C-ACT)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进行评价,问卷共7 个项目,分值0~27 分。完全控制:23~27 分;部分控制:19~23 分;未控制:≤19 分。分析25(OH)VD 水平与C-ACT评分的相关性。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 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法,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儿血清25(OH)VD 水平及C-ACT 评分比较 急性发作组、缓解组、慢性持续组和健康组各组间25(OH)VD 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组、缓解组、慢性持续组C-ACT 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25(OH)VD 水平及C-ACT评分随之降低。见表2。

表2 各组患儿血清25(OH)VD 水平及C-ACT 评分比较()

表2 各组患儿血清25(OH)VD 水平及C-ACT 评分比较()

2.2 血清25(OH)VD 水平与C-ACT 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发作组、缓解组、慢性持续组患儿血清25(OH)VD 水平与C-ACT 评分呈正相关性(r=0.864,P=0.007)。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常表现为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可得到缓解。近年来,我国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率明显增高,据统计,我国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在0.5%~2.0%之间,比十年前增加了1倍。若治疗不及时,随着病程的延长,患儿会发生气道重塑和气道不可逆缩窄,造成咳嗽喘息的反复发作,对少儿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当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时,Th1 和Th2 类细胞因子比例失衡,免疫球蛋白E(IgE)分泌增多,从而导致气道中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引发气道高反应性[8]。

维生素D 是一类脂溶性固醇类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除参与人体内钙、磷的吸收,维持血液和骨骼系统稳定外,同时对免疫应答也有作用,可参与机体免疫系统、感染、癌症的调节,其含量稳定对细胞的生长、分化也有重要作用。此外,维生素D 还具有抗感染和逆转气道重塑的功能[9~10]。有研究表明,小儿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与维生素D 缺乏有一定的联系,人体内存在十多种维生素D,主要有维生素D2、维生素D3两种形式,在肝脏和肾脏转化为有生物活性的25(OH)VD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25(OH)VD是人体内维生素D 的主要储存形式,且25(OH)VD的生物半衰期较1,25-二羟基维生素D长,血液含量较之更高,因此,通过检测25-OH-VD水平可有效评价机体维生素D 水平[11~12]。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补充维生素D 可降低血清IgE 水平,减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从而减轻哮喘大鼠的气道高反应性。病理研究结果表明,25(OH)VD主要通过与其相关受体(VDR)结合来发挥其功能,VDR 基因通过调控机体免疫应答和慢性气道炎症发挥其作用,与喘息类疾病发病具有密切联系[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发作组、缓解组、慢性持续组和健康组各组间25(OH)VD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王俊霞等[15]的研究相一致,提示血清25(OH)VD表达下调与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病有密切联系。本研究将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急性发作组、缓解组、慢性持续组三组,通过比较各组间患儿血清25(OH)VD水平,发现随着病情加重,血清25(OH)VD水平会随之降低,提示血清25(OH)VD水平变化有助于判定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此外,通过C-ACT 量表评价患儿病情,结果显示急性发作组、缓解组、慢性持续组C-ACT 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的加重,C-ACT 评分随之降低;再对血清25(OH)VD水平与C-ACT 评分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 相关性分析,发现急性发作组、缓解组、慢性持续组患儿血清25(OH)VD水平与C-ACT 评分呈正相关性(r=0.864,P=0.007)。证 实 血 清25(OH)VD 水 平 和C-ACT 评分均与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变化有密切联系,可作为哮喘患儿病情动态监测指标。但本研究由于因样本数量小,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与健康儿童相比,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血清25(OH)VD水平明显降低,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25(OH)VD水平随之降低,其变化情况与病情有相关性,表明早期检测血清25(OH)VD水平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支气管气道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