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及IL-6、TNF-α水平的影响

2021-02-15张丰晓张家伟白雪松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22期
关键词:护肝甘草酸肝细胞

张丰晓 张家伟 白雪松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感染科 周口 466000)

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较为常见,可引起乏力、食欲减退、头晕等症状,且随着病情进展,会引发肝脾肿大、蜘蛛痣,造成肝功能不同程度损伤,甚至加速肝纤维化[1~2]。目前,抗病毒药物为CHB 首选治疗方案,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复制,可减轻肝组织损害,改善肝功能[3]。但抗病毒治疗的同时需注意护肝治疗,以促进肝功能恢复。既往临床常规护肝药物多以门冬氨酸钾镁、促肝细胞生长素、肌苷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肝脏细胞,加快受损细胞修复,但整体效果有限,肝功能恢复较慢。复方甘草酸苷属于复方制剂,内含甘氨酸、甘草酸苷、盐酸半胱氨酸等活性物质,具有良好抗炎、促肝细胞增殖及免疫调节作用[4]。本研究分析复方甘草酸苷在CHB 中的护肝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CHB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24~62 岁,平均年龄(40.36±5.17)岁;严重程度:轻度14 例,中度22 例,重度4 例;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28±1.14)年。观察组男23 例,女17例;年龄23~64 岁,平均年龄(40.45±5.19)岁;严重程度:轻度16 例,中度21 例,重度3 例;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32±1.18)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 年版)》[5]中相关诊断标准;经HBV-DNA 检测阳性;精神状态正常;病程6 个月以上;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存在其他类型肝炎;免疫功能障碍。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抗病毒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肝治疗,如给予门冬氨酸钾镁、促肝细胞生长素、肌苷等药物,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7643)治疗,60~80 ml 加入250 ml 的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1 次/d。两组均持续用药8 周。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8 周后,采集两组5 ml 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后置于-70℃冰箱内待测。(1)肝功能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变化。(2)肝纤维化指标:以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连蛋白(LN)变化。(3)炎症介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4)不良反应:恶心、上腹不适、呕吐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AST、TBil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

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

2.2 两组肝纤维化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肝纤维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Ⅳ-C、LN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纤维化指标对比(μg/L,)

表2 两组肝纤维化指标对比(μg/L,)

2.3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对比()

表3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对比()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出现恶心1 例,上腹部不适1 例,呕吐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观察组出现恶心2 例,上腹部不适1 例,呕吐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5/4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9,P=0.456)。

3 讨论

CHB 属于难治性传染病,HBV 可侵入人体并于肝脏组织定植,大量复制过程中会释放较多毒性代谢物质,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促使感染细胞凋亡,从而引起肝脏组织炎症、坏死,造成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排泄等功能造成损伤,导致肝功能障碍[6~7]。抗病毒为CHB 首要治疗目标,但单纯抗病毒难以阻止肝细胞凋亡,不利于延缓肝纤维化进程,仍需采取护肝治疗。而常规门冬氨酸钾镁、促肝细胞生长素、肌苷等药物虽能一定程度上维持肝细胞正常代谢,促进肝细胞增殖再生,但在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方面仍有所欠缺。

HA、Ⅳ-C、LN 为临床监测肝纤维化的重要指标,其中LN 为非胶原性结构蛋白,可结合Ⅳ-C 形成内皮基膜,导致纤维化;HA 是酸性黏多糖,可反映活动性纤维化,预测肝硬化;Ⅳ-C 是基底膜网状结构的主要成分,其水平与纤维活性正相关[8]。IL-6、TNF-α 为常见促炎因子,均可加快炎症介质释放,诱导炎症细胞聚集,从而加重肝脏细胞炎症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AST、TBil 低于对照组,HA、Ⅳ-C、LN 低于对照组,IL-6、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表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CHB 效果显著,可抑制肝纤维化,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改善肝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复方甘草酸苷属于甘草酸类制剂,主要成分为甘草酸苷,具有类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降低磷酸酯酶A2和脂氧合酶活性,抑制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以减少白三烯等炎症介质释放,产生良好抗炎效果,从而减轻肝细胞损害[9~10]。同时,复方甘草酸苷具有良好免疫调节作用,可促使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T 细胞活化,加速干扰素-γ(INF-γ)生成,纠正Th1/Th2 平衡,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病毒清除。此外,复方甘草酸苷能阻止肝星状细胞转化为肝纤维母细胞,抑制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合成,并加快其分解,进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在常规护肝基础上联用复方甘草酸苷可协同增效,进一步提高保肝效果,以减轻肝细胞损伤,阻断肝纤维化发展,改善肝功能。

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苷可抑制CHB 患者肝脏炎症反应,阻止肝纤维化进展,促进肝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护肝甘草酸肝细胞
护肝布祖热颗粒通过抑制凋亡减轻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HPLC 法同时测定甘草酸二铵制剂中18 α 和18 β 甘草酸二铵含量*
甘草酸制剂抗病毒活性探讨
甘草酸单铵异构体探索性研究
春季养生六个字 春捂 养胃 护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