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途径

2021-02-13张勇志

关键词:学业辅导员专业

张勇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辽宁 葫芦岛 125105)

当今时代,高校招收学生比例不断增大,“00后”学生已经成为校园主要群体。但常有学生对学习目标认识不明确,没有学习动力,这最终会影响他们的就业及未来在社会中的发展。

近年来,教育部正在施行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责任,要求辅导员了解学生所学专业情况,对其进行学业方面的指导,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进一步促进学风的高质量建设。此规定不但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开展提供了指导,也明确了辅导员开展学业指导工作的目的。

一、学业指导的内涵与意义

(一)学业指导的内涵

所谓学业指导,就是对学生学习、思考、解决困难的能力的发掘[1]。虽然学业指导的方式和内容多种多样,但其根本任务仍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在高等教育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业指导,可以使他们快速适应与高中时期不同的学习生活,对他们未来的社会发展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从事高等教育的人员越来越规范化、职业化,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也有了很大变化。最初,辅导员只需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如今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学业上的指导。学业指导要建立在对学生所学专业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少走弯路。

(二)学业指导的意义

学业指导工作是对辅导员职业的基本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的过程中,也能使辅导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思想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如今大部分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公寓管理仍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而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指导和帮助、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等工作仍然较少。开展这些工作,可以从本质上解决很多学生未来发展的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学业指导是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的一条捷径。高质量的学业指导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最终在毕业就业时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从而减轻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上的负担。不仅如此,有针对性的学业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高校学生整体的学习氛围,对学风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把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工作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缓解甚至消除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就业中的压力,因此学业指导的意义大大超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二、学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学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中,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学生“不爱学”。存在这种问题的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具有依赖性,并且没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这种学生需要老师的看管才能学习,大学中没有了老师的督促,而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薄弱,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导致挂科很多。随着挂科的增多,再加上本身的惰性,最终选择了放弃。

第二种是学生“学不会”。与缺乏学习动力、过度依赖别人看管才能学习的学生不同,这类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首先会选择自己解决,其次会选择向同学、朋友咨询。但如果遇到自己和朋辈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又不能及时找到任课教师时,这些问题便被搁置。而课程的进度却没有停止,日积月累导致积压的问题越来越多,课堂上无法听懂新的知识,大大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要学好课程的信心,最终导致学业荒废。

第三种是学生“不会学”。大学的教育方式与高中存在显著的区别,高中时期学习基本占据了学生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学习方式单一,学生已经适应了这种学习方法。到了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学生工作繁忙,都会让学生被迫压缩学习时间,而学生又不能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就容易导致顾此失彼的情况发生。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辅导员对学业指导工作不够重视

目前,较多的辅导员疏于学业指导工作,对学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辅导员的工作中,处理学生日常事务占据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没有时间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深层次的指导。学生缺乏了辅导员对他们学业上的帮助,不能及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能及时从不适合的学习方法中走出来,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只能导致他们“一错再错”。另一方面,辅导员对自身的工作定位认识不明确,如今辅导员已不是只负责思想政治教育或学生日常工作的普通教师了,而是应该具有专业的学业辅导、就业指导水平的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划师,是对学生的思想指引、未来规划都起到关键重要作用的人生导师。

2.辅导员学业指导能力水平较低

大多数高校辅导员是按照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培养的,在高校对辅导员进行选拔时,主要看重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日常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而没有太重视他们的专业背景及学业指导能力。同时,很大一部分辅导员身在工科学院,但本身学习的是文科专业,对工作所在学院学生的学科并没有一定的了解,导致无法跟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难以建立紧密的联系,不能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学业指导,甚至难以开展日常管理工作[2]。

此外,有的辅导员在工作中不够钻研,没有在学业指导工作的学习上下功夫。虽然辅导员在工作中积累了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经验,但在学业就业指导方面的经验不足[3]。

3.辅导员学业指导工作深度不够

目前,辅导员所开展的学业指导工作大多目的在于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或学习行为的学风建设工作,是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这种学业指导工作内容单一,且在深度上不够,难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此外,学业指导还未能与人才培养真正结合起来,缺乏针对性。尽管某些辅导员能够做到定期开展一些经验交流,但仍然没有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没有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别,未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学校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要想提高学业指导的深度,务必建立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相配合的工作体系,然而专业教师目前仍只把工作精力放在课堂上,辅导员的工作精力在学生日常管理上,两者各司其职,交集甚少。而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需要他们共同协作解决,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才能提升学业指导的深度。

三、开展学业指导工作的新途径

(一)高校辅导员要与专业教师结合,提供深层次学业指导

仅靠辅导员的一己之力,难以提高学业指导工作的专业性,因此就需要开展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相配合的工作模式,共同建立起一个深层次的学业指导体系。这就要求学校把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紧密联系起来,并转变辅导员群体现有的工作方法与工作观念,让他们借力于专业教师甚至相关专业从业人员,进而做好学业指导工作。

明确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这一观点,对学生因材施教,便可以改善学业指导内容单一、深度不够的问题。对于成绩优秀、尚有余力的学生群体,在保障学习成绩不下滑的同时,可以开展学科竞赛、课外创新训练项目,积极与优秀企业联系,整合优质资源,带动学生走出学校,到企业参观实习,拓宽学生的视野;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发挥党员群体的作用,安排成绩优秀的党员学生与学困生共同学习,为学困生提供一对一的帮扶,集中对学困生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

对于特殊学生群体,要为他们制定特殊的学业指导方案,不但要依托学生的个人特点、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因素,还要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在这些基础上为他们规划一条最适合他们的学习道路,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潜力,提高学业指导的质量。

(二)发挥平台和组织作用,创新学业指导方式

在开展学业指导工作的同时,要防止发生工作僵化问题,因此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学业指导工作的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如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布名校名师的课程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海量资源,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后打卡,鼓励他们在线进行心得分享交流。

充分发挥班集体、团支部、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大学生自律委员会等学生组织在高校“育人”中的教育功能[4],通过微信、QQ等互联网媒介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学业指导,即便是在周末、寒暑假期依然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其优势主要体现在高度的灵活性、便捷性和易接受性,教师的学业指导效果因此更加显著。

(三)构建学业指导网络化体系,由“零散”变“体系”

通过对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分析,构建一套学业指导工作体系,该体系可以实现对全体学生全过程、全方位的学业指导,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学业表现与心理状态。在这套网络化学业指导体系中,应充分发挥网络理念、圈群平台、数据分析的作用,推动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加强平台之间的问题反馈、信息传递,充分体现网络理念的指导作用、圈群互动平台的阵地优势和数据分析的参考价值,将零散的针对单个学生的学业指导工作,转变为对有一定特点的学生群体的学业指导工作,提高学业指导的效率,促进学业指导工作高质量开展。

(四)构建分层次阶梯式学业指导体系,使学业指导个性化

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成绩段,对学生进行分类,计划不同的培养方法。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当务之急是让他们尽快融入、适应大学生活,依靠团组织、学生会等学生组织,让学生适应大学的环境。其次,要做到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对他们固有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整。最后,要对他们进行专业教育与专业兴趣培养工程,如开展座谈会、讲座、班会及竞赛,对他们开展专业教育,帮助学生制定正确的学业计划。

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压力越来越大,学习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对于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首先,要明确基础课与专业课学习的方法不同,可以发挥专业课教师或朋辈导师的作用,让学生掌握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避免学生掉队;其次,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培养动手能力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专业技能;最后,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要尽早开展职业生涯的规划,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针对不同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在注重课程学习的同时,也要强调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确未来目标,提高就业能力[5]。

对于大四年级的学生,学业指导工作要更加细致,更有针对性。要充分发挥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有经验的研究生导师、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及事业有成的校友资源,对大四毕业生的考研、就业、创业、出国等多方面开展针对性指导:专业导师主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给予个别辅导,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胜任能力,帮助学生成为综合素质突出的个性化人才;针对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学生,指导教师可建议他们进一步升学深造;针对有较强专业功底的学生,指导教师可适时传授给他们就业的相关知识,在岗位实践中锻炼他们的就业适应能力,并积极与学校相关部门或企业沟通交流,以及时推荐学生高质量就业。

四、结语

在学生的学业生涯中,学业指导工作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书读好,还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针对目前学业指导工作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就要发挥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学生组织及朋辈导师的作用,结合互联网媒介,为学生提供深层次、个性化的学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引导学生走向光明的未来。

猜你喜欢

学业辅导员专业
艰苦的学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