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中隔离点的值守日记

2021-02-09徐幼蕾戴旭光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销号张女士日记本

徐幼蕾 戴旭光

“邱阿姨动过手术,要吃流质食物,这点要格外注意。”12月15日,在收到隔离人员邱女士的来电后,镇海区澥浦镇集中隔离点负责综合协调工作的澥浦镇综治办主任孟祥宇将她的要求记在本子里,作为备忘事项,及时转告相关保障人员。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写日记成为孟祥宇每天的“规定动作”,里面的每一条记录都关乎这里100多名隔离人员的实际需求。

今年40岁的孟祥宇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12月7日,他接到上级通知,进驻澥浦镇十七房开元观堂集中隔离点。进驻当天,这里就接收了132名隔离人员,其中大部分是老人。

隔离点像他这样的工作人员一共有十余名,包括4名医护人员、4名镇政府工作人员、4名民警以及3名酒店服务人员,主要负责为隔离人员提供24小时隔离观察、心理疏导、安全管理等服务。

“很多群众来隔离点时比较仓促,隔离点物资也不是应有尽有,不少事情都需要协调安排。但生活中我是个‘直男,凡事大大咧咧,到了隔离点后,我发现隔离人员的需求都很实际,一件件一桩桩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日常起居、身体健康等,不细心不行。”孟祥宇说。于是,在進驻的第一天他就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把每天收到的隔离人员的需求记录下来,实现清单化、任务化、闭环化管理,然后对照记录逐一解决销号。

从12月7日到12月20日,这个日记本已记录了70余条事关隔离人员需求的“小事”。“8758室需要高血压药;8659灯不亮急需处理;8828室房卡未拿,被关在门外,还需要洗衣粉、充电器,要加床被子……”让孟祥宇没想到的是,自从隔离点的工作人员知道他在记录隔离人员的需求,这本日记本就成了大家的“工作指南”。根据记录,隔离点的一些日常服务事项被迅速完善。

在日记本的记录中,笔者看到,绝大部分事项都是即记即办。即便没有立刻解决,该条记录的后面也会备注处理进度或是答复情况。“隔离人员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肯定会有一些不适应,我们工作人员能做的除了管好他们的安全,还应该用细致周到的服务舒缓他们的紧张情绪。因此,对每一名隔离人员的每一条需求,大家都全力以赴,认真对待。”孟祥宇说。

比如,住在8621室的邱女士,前两年她动过大手术,术后牙齿脱落,口腔经常溃疡。隔离点统一配送的餐食每次她都要忍着剧痛才能下咽。邱女士把情况反映给孟祥宇后,孟祥宇马上与行政“点长”沟通协调,“点长”联系了配餐公司,很快就在配送的餐食中为她单独增加粥、面条、菜泡饭等软烂食物。为了这件事,邱女士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向送餐工作人员表达了感谢。

住在8701室的张女士今年74岁,身体不太好,患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她最担心的就是带的药不够隔离时间服用。驻点医生知道这个情况后,常常通过工作区的24小时医疗保障热线了解张女士每天的服药情况以及每一种药的余量。张女士说,有驻点医生在,她的担心烟消云散。

“这条服务线以事件记录为起点,以事项销号为终点,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得到不少隔离人员的点赞,一名隔离人员还专门通过微信给工作人员发来感谢信息。”澥浦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在他们细心周到的服务下,12月14日,首批25名隔离观察人员结束隔离,乘坐大巴车返回他们各自温暖的家。目前,隔离点的隔离工作正平稳有序地推进,值守日记也未完待续。

“王先生提出生活必需品的采购需求,需要购买一把电动剃须刀。”12月20日,孟祥宇在本子上又写下一条新记录。随后他合上日记,与同事们一起,开始了新的销号任务。■F1684D04-843B-4E09-9908-8F37A251DDA8

猜你喜欢

销号张女士日记本
女子用按摩仪减肥把肾都压扁了
两碗面一份鱼要1488元?
纸面销号:形式主义卡断“最后一公里”
独一无二的日记本
和张女士的小日子
花19万想买通“阎王”为女儿续命 “神婆”说“阎王爷”登记错了
我的日记本
浅谈LKJ数据换装的过程控制
小侦探南柯之三 两本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