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社区养老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2021-02-06安适高倩倩井淇李玉刚高雨王岩蔡伟芹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发文研究者养老

安适,高倩倩,2,井淇,2,李玉刚,高雨,王岩,蔡伟芹,2

1.潍坊医学院管理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2.“健康山东”重大社会风险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山东 潍坊 261053;3.复旦大学残疾问题研究中心,上海 200032

社区养老是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养老照顾,由正规服务机构、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共同支撑,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其能在熟悉的环境中维持自己的生活[1]。社区养老服务主要包括老年人日间照料、助餐、健康教育、文娱活动、心理慰藉等多种服务。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我国社区养老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主要借助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该软件由美国德雷克赛大学陈超美团队研发,用于科学文献中识别并显示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动态。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以“社区养老”为主题,以“核心期刊”为检索范围,时间范围为2009-2019年,其他检索条件均不限制。检索时间为2019年6月15日。初步检索,得到1 306条相关文献。经过人工剔除会议、报纸等,最终纳入1 284篇有效文献。将这1 284篇论文的作者、机构、关键词、主题词等全记录信息导出为Refworks 格式文件,运用CiteSpace转换数据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数据导入软件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2]。

2 研究结果

2.1 时间分布 社区养老主题相关文献年度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由于检索时间为 2019年6月,因此图1中2019年论文数是预估值。从图中不难看出,总体上来说,社区养老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09-2019年间每年论文数量从低于50篇增长至近200篇。其中发文数量从2010年到2015年快速增长,2016年以来发文量趋于平缓,基本维持在200篇左右。

图1 2009-2019年中国社区养老主题文献数目

2.2 研究者分布 对社区养老的研究者分布进行分析,将2009-2019年的数据按照每两年进行切分,将节点的类型设置为Authors,提取切片值设定为50,其余保持默认,生成研究者合作知识图谱。在可视化图谱中,每个圆形即节点表示研究者个体。圆形面积代表研究者出现的频次,面积越大,研究者发文量越大。圆与圆之间的连线反映了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情况,连线越多越粗,说明合作越密切、频繁。由图2可知,得到节点160个,连线87条,合作网络的密度为0.006 8。社区养老研究的研究者分布分散,呈现出点状为主网状为辅的特征,说明社区养老领域的学者合作度较低,以个人研究为主,研究者与研究者之间联系较少。

图2 社区养老研究的研究者分布

将研究者合作网络中排名前10的研究者信息用表格形式呈现,如表1所示。在个人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放,其论文产出为9篇,排名第一,且首次发文在2013年,时间较早。高晓路、李小平、宋曦玲、蔡吉梅等也是在该领域发文较早的研究者。在团队合作研究中,密度相对较高的3个研究者合作团队包括遵义医学院图书馆团队、徐州医科大学团队和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团队。

2.3 研究机构分布 通过CiteSpace来绘制我国近十年社区养老研究文献的机构分布情况。绘制图谱时将2009-2019年按照每两年切分,提取切片值设定为50,其余保持默认,研究机构分布网络节点代表机构论文的产出量,节点越大产出量越大,节点颜色从冷色调到暖色调的变化表示时间从前期到近期的变化,节点间的连线则表示机构之间的合作程度。结果如图3所示,图3显示网络包含节点160个,连线41条,合作网络的密度为0.003 2,反映了机构合作较少的情况。

表1 社区养老领域排名前10的研究者信息

图3 社区养老研究的机构分布

结合表2社区养老研究的机构发文频次排名可知,排名前10的机构共发文82篇,仅占总发文量的7.3%。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发表论文量走在社区养老研究的前列。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发文量最多,占到14篇,同时,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还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等机构存在合作。

表2 社区养老研究的机构发文频次排名

2.4 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关键词分析可以解释某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结构和发展方向。绘制图谱时将2009-2019年按照每两年切分,节点为keyword,提取切片值设定为50,其余保持默认,结果如图4所示,共生成 134个节点,299个连线[3]。

图4 社区养老的关键词分布情况

表3 社区养老研究的关键词频次分布

结合图4和表3可以看出,按出现频次排序位于前10位关键词依次是居家养老、养老服务、社区养老、人口老龄化、养老模式、老龄化、老年人、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按照中心度的大小排序,位于前10位的关键词依次是社区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家庭养老、老年人、社区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养老模式。综合考察频次和中心度,研究热点包括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养老模式等。

对社区养老研究主题进行关键词突现分析,生成关键词突现图谱和报告,整理前9位高强度关键词突现,如图5所示。按突现强度大小对关键词进行排序,依次为养老模式、养老服务、互助养老、互联网+、“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养老保障、养老社区、农村。从突现时间来看,2009年及之前在社区养老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农村、养老模式、养老保障、养老服务体系;2011年开始,研究热点为养老社区、养老服务;2015年的突现词为互助养老;2016年以后互联网+成为社区养老领域新的研究热点。结果表明,互助养老、互联网+等新兴养老方式将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图5 社区养老研究关键词强度前9位关键词突现报告

3 讨论

2018年,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达到24 949 万,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上升至17.9%。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重,完善养老工作迫在眉睫。从2014年开始,社区养老领域的研究快速增长,尤其是2014年8月,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颁布《关于做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2014年9月,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十部委颁布《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政策上的推进加强了研究者对社区养老领域的关注度。基于文献计量方法把握目前我国社区养老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有利于发现目前研究中的主要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为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借鉴。

3.1 社区养老领域缺乏核心研究者,研究者与研究机构之间尚未建立协同合作关系 社区养老单个研究者发文量普遍较少,大多数研究者发文量在2篇以下。同时,研究者之间缺乏合作,尚未形成协同研究合作关系,当前社区养老的研究仅限于同机构的部分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机构与机构之间缺乏交流。如,遵义医学院图书馆团队包括马佳、李小平、张忆雄、蔡吉梅、宋曦玲等人,该团队的研究围绕养老与信息的关系展开,研究内容主要有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信息素养、生活质量、信息查询等,该团队已经形成较为专业和独立的研究体系;徐州医科大学团队包括钱香玲、胡斌、朱蓓等人,该团队以徐州市为例,在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及影响因素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团队主要由向运华、姚虹两人组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少数民族养老需求、智慧养老等。总体来说,尽管有些团队已经相对完整,但大都是由同一机构组成,团队之间的联系较少。未来社区养老领域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之间,应在社区养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加强合作,提高研究产出的影响力。

3.2 社区养老研究机构分布分散,内部合作不紧密,机构类型单一 社区养老研究机构分布分散,机构间合作零散,机构内部合作也不甚密切。大多机构的发文量都处于5篇以下,这表明各机构对社区养老研究文献的产量较少,发文零散。各家机构之间基本呈散点分布,连线较少,表明各家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少,联系不密切,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团体。从机构性质来看,发文量前10的研究机构全部属于高等院校,同时发文学院大都为管理学院,可以说现阶段高等院校管理学院是研究社区养老管理的主力军,但同时也说明当前社区养老研究机构存在类型单一、交融不足、科研实力不均衡等问题。随着社区养老现实需求的不断增加,该领域的研究者和研究团队必将不断增加。国家和地区应逐步重视并加强该领域的科研立项,加大社区养老研究的资助力度,促进该领域研究的百花齐放。

3.3 社区养老的服务内容和养老模式一直是该领域的关注重点 从研究热点来看,去除“社区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这两个与主题一致的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研究主要围绕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养老模式等主题展开。如毛满长等对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对象种类、服务内容体系等方面展开研究,认为城镇的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着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社会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4]。陈玉光分析了社区养老模式在美、法、德等地的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通过比较指出我国未来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还要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走职业化专业化道路[5]。周跃锋等则以农村角度,提出养老服务需求与生产力、文化观念等相协调,将土地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三者相结合,提供综合性的服务[6]。同时,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家庭养老之间的比较也是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学者认为三者之间需要有机结合,而在核心家庭为主流家庭结构的当下,家庭养老会逐渐地向社会化过渡,对社区养老的需求会逐渐增多,不断完善社区养老是非常有必要的[7]。

3.4 互助养老、互联网+等新兴养老方式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从突现词分析来看,互助养老、互联网+等是该领域的新兴研究主题。互助养老作为新兴研究趋势,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同时还可以弥补养老资源的不足,如金宝华提到社区养老有其互助性和社区性的优势,老人的参与积极性更高[8]。2016年兴起的研究热点为“互联网+”,“互联网+”与社区养老相结合是大势所趋,是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养老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可以促进养老产业链延伸,为社区中的老人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照料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9]。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上升,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有效的养老模式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将互联网+、互助养老等新兴研究方向有效融入模式探索、服务提供的研究中,促进社区养老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社区养老是顺应我国家庭结构小型化的趋势,有助于缓解子女赡养老人的压力,有利于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随着现有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未来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必然要更加社会化、产业化、专业化[10]。这对新时期该领域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不断深化社区养老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目前的社区养老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研究数量较少、分布零散、合作匮乏等问题,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发文研究者养老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