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胃癌内镜、病理检查特征及其与浸润深度的关系

2021-02-05尹雪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期
关键词:内镜胃癌黏膜

尹雪莹

胃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非常大,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在首位,致死率也比较高,而且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对患者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治疗的难度也不断提高。胃癌疾病在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但是早期治疗难度低,治愈的可能性最高,所以在早期就要做好胃癌的诊断,临床诊断方法主要有消化内镜检查等,该方法是诊断和治疗胃癌最重要的工具[1]。本课题筛选出130 例早期胃癌患者,对其进行临床研究,主要探讨内镜、病理检查早期胃癌的临床特征以及与浸润深度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2 月~2020 年2 月本院活检、手术病理确诊的130 例早期胃癌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临床医学检查患者为早期胃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有一定的沟通能力;患者同意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对比,家属知情,签订文件。排除标准:内镜手术治疗未成功,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外科手术等;无沟通能力;精神异常。根据患者的浸润深度分为黏膜内癌组(92 例)和黏膜下癌组(38 例)。

1.2方法 记录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等,对患者的肿瘤部位进行观察,记录肿瘤大小、形态学分型等指标。选择医院中资质高、能力强的医师使用消化内镜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前,告知患者的相关禁忌事项,检查前6 h 禁食禁水,洗胃,排空大小便,对患者的咽部进行常规麻醉,朝右躺下,开始检查,记录内镜检查的相关指标,然后活检。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标本特征(内镜形态学分型、分化程度)、症状、性别、年龄。将早期胃癌肿瘤分为三个标准:Ⅰ型为隆起型;Ⅱ型为平坦型,该类型又被细分为微隆型、表面平坦型、浅凹型;Ⅲ型为凹陷型[2]。根据肿瘤的生物特性、大体形态、色泽等信息对胃癌的分化程度进行评测,分为未分化和分化两种,其中分化型腺癌会出现膨胀性生长,挤压性增殖特征,出现隆起,颜色上多会发红。未分化腺癌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浸润,破坏性增殖,出现凹陷,主要表现为褪色,可以根据宽窄成像判断患者的肿瘤是否分型:A 型:患者的微血管、微结构比较规则,初步判断低级别瘤变、腺瘤等;B 型:血管表面模糊,微血管结构不规则,初步判断分化型癌;C 型:血管表面结构消失,分布不规则,一般为未分化型癌[3]。②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变部位和病变大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病理特征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内镜形态学分型、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病变部位和病变大小比较 黏膜内癌组病变部位主要在下部,占比79.348%,病变<2 cm 占比78.261%,均高于黏膜下癌组的28.947%、2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病理特征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病变部位和病变大小比较[n(%)]

3 讨论

胃癌是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患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多,该疾病的易发年龄>50岁,主要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该疾病出现的原因非常复杂,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国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发病率要高于南方,此外工作压力大,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都会增加胃癌的患病几率,胃癌的患病部位会出现在胃的任一部位,多会在胃窦部、胃小弯等部位,而且大部分癌症属于腺癌,很多患者在疾病早期并无明显的疾病症状,有时会出现腹部疼痛等不良症状,但容易被忽视,所以很多患者在去医院治疗时,发现疾病已经处在中晚期,这样就会加大治疗的难度和负担[4]。对此就需要医院做好疾病的早期诊断,在早期实现疾病的治疗,降低难度,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在检查早期胃癌时,方法比较多,其中影像学在实际检查中,效果不是很明显,很多部位的显示不是非常清晰,容易出现漏诊情况,所以在检查时多会使用消化内镜方法[5]。消化内镜能够直接获取到图像信息,对消化器官能够进行详细的检查,为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创造便利条件,对消化道早期肿瘤以及胆管方面疾病的诊断作用较大,在使用消化内镜检查时,能够清晰地看到患者的消化道管壁结构,对很多微小黏膜的病变能够进行放大,对细微结构进行观察,在获取信息之后,能够得到消化道管壁的病变大小等信息[6]。此外在临床治疗胃癌疾病时,需要对患者的癌组织浸润深度以及淋巴转移的情况进行观察,在掌握相关信息之后,才能进行手术,这样能够实现手术的根治目的,避免进行二次手术,降低疗效,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淋巴结出现转移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未转移患者,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会影响到手术的效果,但是在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时,难度较大,所以在临床中,通常会根据肿瘤的浸润深度来确定患者的淋巴转移情况,使用消化内镜能够对患者的浸润深度进行综合判定,为治疗的进行创造便利的条件[7]。临床中,在判定浸润深度时,主要会根据胃癌病灶的大小和部位来获取相关信息,从本实验的研究情况来看,病灶<2 cm,疾病的病灶部位多会在内层,病灶>2 cm 多会在黏膜下层,这就说明病灶的大小与浸润深度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患者的病变部位在中下部,黏膜内癌出现率较高,如果病变部位在上部,黏膜下癌占比较高,这一结果说明贲门处肿瘤的生长趋势呈现环周型生长,向下的浸润几率较低。此外实验研究发现,早期胃癌未分化组患者的病程相对较短,短期内癌组织并不会向管壁内部浸润,伴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出现的几率也会越来越高。胃癌疾病对身体危害较大,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在出现不良反应时,最好及时就医,尤其是50 岁以上的男性,出现消化道症状一定要提高重视程度,确定自身的病情,一旦患上胃癌,也能及时开展治疗,降低治疗难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病变部位和病变大小与早期胃癌的关系非常大,在胃镜和病理学检查时,要对患者的肿瘤指标进行详细观察,尤其是病变出现的位置和病灶的大小,综合判定浸润深度的情况,为早期胃癌的诊断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当然在消化内镜检查之后,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实现对胃癌的准确分期,然后根据相关的资料制定出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内镜胃癌黏膜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