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实干精神践行教育理念

2021-02-04周静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1年1期
关键词:双语学校华侨学校

周静

于广树认为,张謇传承给后人最重要的是实干精神,这一精神除了付诸实业救国,同样也贯穿于张謇的教育事业之中。

张謇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民族企业家之一,他一生除了致力于实业救国之外,还特别重视回报社会,全力兴办教育。他创建的第一所民办师范学校、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水利学校、第一所新式托儿所等“中国第一”均与教育有关,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江苏银瑞科技公司总经理于广树也有这样的情怀。

于广树认为,张謇传承给后人最重要的是实干精神,这一精神除了付诸实业救国,同样也贯穿于张謇的教育事业之中。而于广树也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从事教育事业。

2003年,应连云港灌南县人民政府招商引资的邀请,于广树从南京来到了浩瀚的黄海之滨、秀丽的灌河南岸,用他的勤劳、智慧与汗水,开始了人生的另一番演绎,追逐着历久弥深的教育梦想。他希望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把一手创办的灌南华侨双语学校打造成同行之中的佼佼者。

积极进取

于广树为人谦和,待人亲切,身上流露出儒商气质,这也许跟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从武汉金融管理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之后,于广树便转战金融行业,待了几年,自己出来创业。1998年他创办江苏银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金融业是地地道道的“金饭碗”,于广树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又积累了不少资源,做起来得心应手,收入丰厚。

2003年,机缘巧合,他在连云港灌南县人民政府招商引资的邀请之下,来到了这座县城。灌南是一座千年古城,据传,自西汉汉武帝年间建置海西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文化历史。因地处灌河流域,又因位于灌河之南而得名灌南。于广树来到这座古城便被它吸引,决定在此投身于教育事业。

为什么会选择教育?

于广树说,教育事业不是每个企业家都能有机会进入的一个朝阳产业,因为投资的起点很高,一次投入几个亿,是需要实力的。而往往进入的门槛越高,这个行业的发展潜力就越大。最重要的是,投资教育还是他的一种情结所系。这种情结不知何时种下,也许是因为自己一路读书过来的原因,也许是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又也许是学校是一个精神传承的地方。

从金融跨界到教育领域的于广树面临全新的开始,他拿出了全部家底,为学校的建设四处奔波,筹措资金,既抓进度,又抓质量。从规划设计到项目施工,从工程破土到竣工验收,他都一一过问、一一把关。

2004年春天,一所民办12年一贯制的寄宿制学校——灌南华侨双语学校诞生了。学校占地300亩,是江苏省目前规模较大的寄宿民办学校,分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3个梯次,建有标准足球、篮球、排球场及田径运动场,配有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房、图书馆、舞蹈室、乒乓球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于广树是法定代表人。这所学校的出现填补了连云港地区寄宿制学校的空白,满足了周边地区的家庭需求。

虽然灌南县委、县政府把该项目列为当年的招商引资重点工程之一,并给予了多项优惠政策,但在民办学校的发展历程中,经费不足、师资匮乏、管理困难仍然成了横亘在于广树面前的“三座大山”。

于广树不畏艰难,积极开拓,硬是拼出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创新为先

“民办教育较之公办教育有着办学机制灵活、办学自主性强、管理制度先进等优势,这也正是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民办教育的出现本身就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变革。”于广树认为,“这当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要做的就是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避开和公办学校的正面竞争。”

一流的学校需要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为了打造一支思想素质优良、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于广树可谓用心良苦——

一是努力构建华侨双语学校的特色管理,以为人本,以张扬个性为出发点。于广树认为,学校管理者应由“控制型”转向“服务型”,做教师成长的评价者、促进者、服务者,让学校成为教职工拼搏事业的坚强后盾。因此,学校通过文化引领机制,打造以责任为核心的教师文化,出台了《灌南华侨双语学校教师“责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营造人文关怀机制,在华侨双语学校,没有“领导”和“干部”之说,只有“服务者”“服务员”;建立搭台展示机制,完善培训体系,让老师“走出去”考察和学习交流成为常态。

二是以课堂教学的改革为突破口,狠抓教学质量。灌南华侨双语学校以课题为引领,以课堂为阵地,全方位地开展了江苏省教育学会重点课题《构建“自学·交流”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的研究与实践。课堂上,学生以独学、群学形式自主学习,然后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使部分目标得以达成,未达成的目标形成知识疑点;接下来展示释疑,当堂检测、总结升华,达成目标。通过课题引领,学校在实践中总结出“自学交流、展示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激发了学生内驱力,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三是营造“责任化”的校园生态。在于广树的推动之下,灌南华侨双语学校着力打造以“责任”为核心的校园主流文化,在全校师生中,形成确立责任意识想干事、具备责任能力能干事、实施责任行为真干事、建立责任制度可干事、积淀责任成果干成事的浓烈氛围,并使之形成促进学校发展的强劲引擎。

无论是管理、教学还是校园文化的营造方面,创新举措层出不穷,在于广树的引领之下,学校管理团队率领师生员工正朝着国内民办学校“领跑者”的道路上前行。学校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摇篮、老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温馨家园。

使命至上

筚路蓝缕,经过十多年发展,灌南华侨双语学校在于广树的带领下,实现了由小到大、从弱到强质的飞跃。

眼下学校形成集团化规模,建有“三区五校一中心”。“三区”即:灌南县人民政府对面校区、灌南县开发区校区、南京汤山校区;“五校”即:幼儿园、小学分校、初中分校、高中分校、艺术学校;一中心是指国际交流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汤山艾伦国际学校是华侨双语教育集团与北京丰厚投资公司、美国费尔蒙特学校联合打造的一所准国际化校区。这里的学生,入美国学籍、获美国文凭、升美国大学。这里有美国名师执教、美国课程教学、美国专业升学指导,有完善的升学通道、优质的教育服务和安全舒适的保障体系。它的诞生是于广树引领华侨双语教育集团迈向国际化的关键步骤。

“面对民办教育新的形势与特点,灌南华侨双语学校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新突破,向国际化、集团化、资本化、特色化迈进,我们将继续以培育走向世界的高素養中国人为宗旨,加快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步伐,把学校建成质量卓越、特色明显、内涵丰富、国际有名的精品学校。”于广树如是说。

教育产业毕竟不同于其他产业,它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因此,在于广树的心目中,使命感和责任感远远大于企业利润的获取。“只有把学校办好,才能赢得好口碑,而好口碑哪里来,从每一个在校学生口中来。只有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才是对社会负责。”于广树秉持着做百年名校的信念在运营着华侨双语教育集团。

灌南华侨双语学校的蒸蒸日上也带动了灌南教育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当地民办教育史上的奇迹,为灌南人民培养人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双语学校华侨学校
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困境与思考
侨魂德泽 至臻至善——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三
Memories of Pets on A Hot Day
侨魂德泽 至臻至善——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三
帕合尔丁·阿布拉、倪士喆、康宇宏、李华侨作品
双语学校德育教育之我见
学校推介
套牌学校的秘密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华侨”一词始于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