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困境与思考

2021-04-28张立

老区建设 2021年6期
关键词:双语学校

张立

[提 要]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振兴乡村教育。然而,当下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依然是乡村,教育改革的难点和突破点也在乡村,尤其在于乡村小规模学校。文章选取江西全南X村双语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源质量、师资力量以及学校自身三个维度剖析学校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希望对其他类似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有所借鉴。

[关键词]双语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困境与思考

[作者简介]张 立,南开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天津 300071)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教育振兴就要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尤其是乡村小规模学校。据2018年5月11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信息,截至2017年底,我国有乡村小规模学校10.7万所,占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44.4%;在校生384.7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5.8%。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该《意见》要求:“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继续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存在与发展有其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它们可以为乡村适龄儿童提供接受教育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公平,另一方面也可以传承乡土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乡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它们自身也存在很多发展困难。因此,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调查研究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选取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陂头镇X村双语学校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乡村小规模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对其他类似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江西全南X村双语学校的现状

X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东北部的崇山峻岭中,距离县城约50公里,距离陂头镇21公里。据村委会统计,全村分为3个村小组,共有村民71户332人。X村的瑶族同胞属于瑶语支系的“过山瑶”系,至今仍完整保留着自己民族语言、服饰及生活习惯。笔者于2019年前往江西全南县陂头镇X村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田野调查,与当地教师、学生以及村干部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掌握了较为丰富的一手材料,本文研究均基于该调研的一手材料。

X村双语学校位于该村的白芒坑村小组,其前身是1956年县党委政府在该村设立的村级小学(一至三年级),学校一直采取汉语与瑶语的双语教学模式。X村双语学校之前的教学楼是土木结构,因为年久失修,成了D级危楼。为了师生的安全着想,县教育局决定从2010年起将该村的适龄小学生全部转移至近5公里外的邻村小学就读。2012年,在驻村“三送”工作队的帮扶下,投资50余万元,历经一年多,重新建立了拥有两层教学楼的新X村双语学校。如今学校占地约3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00平方米。2014年春季学期重新开学,并沿用至今。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虽然X村双语学校相较于之前,各方面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源质量有待提高

1.生源大多数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而X村双语学校的学生中,留守儿童的比例占到了80%以上。

正是因为孩子长期和父母分离,而缺少父母亲情的关爱,从而导致留守儿童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如自卑、性格孤僻、逆反等,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另外加上很多留守儿童是由隔代亲属例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照顾,长辈照顾孩子容易过度溺爱,从而导致愈发无力监管孩子。如果留守儿童还缺乏老师的正确引导,更易使其产生任性、蛮狠、耍赖、怨恨等不良心理及行为。这一系列的问题致使乡村儿童教育的难度不断增加。笔者就在田野调查中遇到村民赵日发的孙子因为买零食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而在地上撒泼打诨,且这种情况在村里不在少数。正如双语学校的邓老师所说,在学校里不仅仅是要做好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关爱。

2.学生学习态度有待端正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双语学校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待端正。对于学习重要还是赚钱重要这个问题,笔者调查了在读的8位学生,其中认为学习更重要的只有2位,4位认为赚钱更重要。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并不意外,而且是不少乡村学校的共同问题。上文已经提到,X村双语学校的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他们不少都对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由于X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外出务工成了村里年轻人主要的出路。因此,很多家长目光并不是很长远,眼界也不是很开阔,认为孩子趁早出去打工挣钱远比学习重要。这在无形中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产生了不利影响。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既然没有端正学习态度,自然学生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在学校时,老师会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仅仅在学校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对学生家庭的走访调查,孩子放学后看电视、出去找同伴玩是常态,作业完成度不佳,不完成作业是常有的情况。另外当孩子学习成绩不佳时,很多家长介于自身的能力,对这种情况也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只要完成正常的九年义务教育,然后让他们出去打工就可以,由于缺乏正确教育引导孩子的方法,客观上助长了“读书无用论”的风气。

(二)师资力量十分薄弱

1.教师数量少且教学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X村雙语学校现在只有两位教师。虽然相对于只有8位学生的学校来说,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不低,但对于一个成熟正规的学校来说,教师数量远远达不到要求。教师数量少,从而导致科目教学不全面,易造成教学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即:学生的需求与教师所提供的之间存在矛盾,进而可能导致学生厌学,师生关系冷淡乃至紧张。X村双语学校的老师主要是语文和数学老师,没有其他学科的专职老师,因此需要两位老师兼任很多其他科目。因此,这种情况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除了教自己的主课外,还需兼任其他科目。另外,由于教师自身的知识背景导致的能力有限,也很难达到兼任课程的要求。通过与学校两位教师的交流,笔者发现他们自己也深感课程压力很大,并且自身难以胜任某些课程的要求,例如音乐、美术等课程,但自己不兼任,又没有其他老师,所以最后只能硬上,但就教学效果来说,他们自己也难以感到满意。

2.教师年龄较大且外出学习与培训机会少

X村双语学校只有两位教师,并且年纪较大,其中邱老师今年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位教师也感觉到自己的精力不如从前,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另外,通过与两位老师的交流,笔者发现,他们对缺乏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感到失落。教学是门艺术,需要不断地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尤其对于乡村学校而言。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两位老师从教这么多年,很少有外出学习与培训的机会。

3.教师学历和职称都比较低

X村双语学校仅有的两位教师学历和职称都比较低,而且两位教师至今还只是代课老师,未获得正式编制,工资收入一般。尤其对于邱老师来说,从1979年从教至今,仍未评上职称,这难免让他感到些许失落与不满。师资力量的薄弱基本上是所有乡村学校面临的普遍问题,但这个问题在X村双语学校尤为突出。

除此之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X村双语学校名字上还是双语,但实际上已多年没有瑶语教师,上课只有汉语普通话,双语教学早已名存实亡。越来越多的村民也感觉到自己母语的流失非常严重,但他们很多时候感到无能为力。

(三)学校自身条件有限

1.学校规模有限

(1)基础设施有限

上文已经提到X村双语学校始建于1956年,如今的校舍是2012年新改建的,占地约3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有5间教室、1间办公室。整体来说,学校的教学场地、教学用房能够满足当地教育教学需要,虽然基本教学条件具备,但其他教学辅助设施设备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学校的桌椅板凳配套相对齐全,但新旧不一,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校电教设备十分匮乏,电脑、多媒体教室等设施尚无,学校教育依然是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

(2)生源数量有限

生源数量往往是决定学校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上文提到X村双语学校学生人数十分有限,最少的时候仅有1名学生和1名教师,就算如今,学校也只有一二两个年级,共8名学生与2位教师。因此,学校的班级人数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班学生数额。虽然学校服务半径比较大,但是服务的人口并不多,生源数量不足是困扰X村双语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2.学校的影响力有限

笔者随机做了问卷调查,当问及27名村民对学校的态度时,其中25名都对双语学校持正面看法,希望学校得以保留发展,但同时他们也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表示忧虑,尤其是对学校未来是否能够保存持悲观的态度。当笔者以同样问题调查X村以外的人员时,不少人都不知道该村有个双语学校,而知道的人中大部分都选择回避该问题,或认为该学校可有可无。

二、积极发挥本地优势,推动X村双语学校建设与发展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0》指出:“我国城乡教育面临县域义务教育尚未均衡发展,城乡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机会差距显著,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师资水平、物质资源配置等城乡差距显著,以及城乡教育机会与资源配置差距较大等现实性问题。”其中,乡村小学五成以上为小规模学校,而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乡村小规模学校或成为常态。因此,笔者认为保留X村双语学校还是很有必要的。但保留学校最大的因素是保证生源,为了遏制乡村学校的生源流失,就必须大力发展乡村经济,解决乡村空心化问题,并满足乡村家长和学生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需求。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改善乡村教师待遇。”

(一)加大教育经费支持力度

教育经费的投入是现阶段影响乡村学校的决定性因素。从学校的基础建设、师资的生活待遇到人们的教育观念等方面,无不受到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而且都可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得到较好解决。现在X村双语学校的经费来源全部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据全南县的财政预算统计,每年的教育支出在不断增长,但教育经费的支持力度依然需要加大。

(二)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2021年1月30日,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并于3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前应有农村工作经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自身教师队伍的建设,二是引进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加强自身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是为乡村学校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这样有助于他们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满足不断变化的新时代新课标的要求;其次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最主要的是工资待遇问题,应着力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最后还要加强本地区的人才建设,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以X村为例,本村是江西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村落,然而学校恰恰最缺乏的就是本民族的教师,因此加强本地区的人才建设刻不容缓。除了加强自身教育队伍的建设,还要引进高素质的教育人才。人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政府应积极制定有关政策,引进紧缺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同时加强对乡村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打造良好的乡村教育环境,为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引进人才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要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优势,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如果乡村教育办好了,教育质量有了保障,农民就会愿意把孩子放在乡村学校,这既可以减轻城镇中小学的压力,也为农民减轻了负担。

(三)加強课程内容的建设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育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当下乡村教育发展的需求。传统教育模式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且容易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乃至产生厌学的不良心理,更有甚者导致辍学的行为。因此,加强课程内容的建设很有必要。双语学校所在的X村,是江西省仅有的两个瑶族行政村之一,也是江西省唯一较完整地保留了本民族语言与文化习俗的民族村,还是国家民委认定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更应该立足地方,结合本民族文化,开发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课程,这样既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素质,同时还使具有少数民族自身特色的民族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如果课程开发得好,还可以推广到附近的其他学校,这样不但推广了民族文化,还可以增加乡村学校的影响力,扩大知名度。

(四)加强乡村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课堂

目前我国的网络建设已经普及到乡村,许多村民学会了运用先进的网络设施。2020年6月30日,《江西省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该《意见》要求:“深入推动乡村教育信息化,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构建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中小学对接,全面推进农村地区数字(智慧)校园建设。着力实施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大力推动全省教育区域网建设,实现全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据了解,赣州市已基本建成教育城域网,所有中小学实现城域网和宽带网“校校通”,2605所学校建了校园网;36933间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占比91.72%;全市119所学校在建数字校园,配备了509间录播教室、174余套专递课堂,专递课堂覆盖农村教学点807个。但X村受限于特殊的环境,双语学校这方面要求还远未达到,还处于传统学校教育阶段,使用网络课程并没有成为常态。因此,在进一步完善乡村网络建设的同时,学校还应充分利用网络课堂这一共享资源。这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学校不同种类课程的教学需要,也可以缓解教师数量少且教学结构性矛盾等问题。

三、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建议

“建设高质量村级小学”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如果一个乡村连一所高质量小学都没有,“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振兴乡村教育。然而,当下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依然是乡村,教育改革的难点和突破点也在乡村,尤其在乡村小规模学校,应从学生、教师以及学校三方面进行全面建设。

(一)学生方面

生源质量往往是制约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在生源数量方面,光靠学校是不够的,但生源数量有限,客观上却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教育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生源质量不高的问题。生源质量的提高也可反过来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与发展。

(二)教师方面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乡村小规模学校往往面临着教师力量薄弱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不少地方都提供了不少方案,例如引进本地人才,搭建小规模学校教师多元发展平台等。各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条件,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区教师发展的模式。另外,教师自身也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满足不断变化的新时代新课标的要求。

(三)学校方面

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既可以依靠当地政府支持,也可以靠外部支援,例如积极争取发达地区对口支援,争取国家对该地区的优惠政策,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等。同时,当地政府也应该创造有利条件,吸引民间资本投入乡村学校的建设,这既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也有利于乡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自身也要准确定位,并根据自身定位合理规划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而非一味的“扩张发展”,注重規模的同时更要注重质量。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204/c1001-29804797. html.2018 -02-04.

[3]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0[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xnc/202008/t20200819_51 71677.shtml.2020-08-19.

[4]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21[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uanti/2021lhzfgzbg/index.htm.2021-03-05.

[5]江西省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意见[EB/OL].人民网,http://jx.people.com.cn/n2/2020/0630/c18 6330-34120764.html.2020-06-30.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双语学校
观螳螂产卵
小蜜蜂采粉记
上外附属双语学校:云课堂学习少先队知识
玩转机器人 快乐享科普
清晨的梦
Memories of Pets on A Hot Day
商水县平店乡杜庄村贫困户喜收“帮扶礼”
双语学校德育教育之我见
鱼缸里的黑点儿
套牌学校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