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謇精神引领百年大生

2021-02-04周静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1年1期
关键词:纱厂大生纺纱

周静

张謇精神是大生基业长青的法宝之一,是其孕育了大生“求实、创新、敬业、奋进”的企业文化,催生了大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核心价值观。

张謇先生创办的大生纱厂自1895年始,距今已有126年的历史。百年沧桑,大生纱厂历经了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是中国纺织行业的一个“活标本”。而今,大生纱厂已经发展成为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大生集团)。

沈健宏是大生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是大生纱厂的第十二任掌门人。为守好这份沉甸甸的“百年伟业”,沈健宏和全体大生人以张謇精神为指引,深耕张謇情怀、守好张謇企业、继承张謇现代化使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做好实业的基础上,依旧积极承担起“社会企业”的责任与使命,造福一域,让大生集团在互联网时代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专注实业

张謇给纱厂取名“大生”,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有希望的生活。这是张謇推及一生的爱国理想和精神核心。

“张謇辞官返乡怀着‘舍身饲虎的勇气,开状元经商之先河,一心一意实现他的实业救国梦。”在学生时代,沈健宏就被张謇波澜壮阔的人生际遇和实业救国的壮举所打动。后来,通过研读张謇坚韧不拔、奋发图强的事迹,沈健宏在心底对张謇升起无比崇敬之情。

1989年沈健宏大学毕业,正好赶上原南通国棉一厂即今天的大生集团招聘员工,他果断前去应聘,沈健宏的“大生之路”从此开启。“多岗位学习,让我知识面拓宽,融入员工之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多岗位锻炼,让我对企业各环节了如指掌,从而便于谋篇布局。”沈健宏回忆,几十年来,他从一线车间到技术部,从普通质检员到投资发展部长,直到挑起大梁,他奋斗的足迹,深深地烙下了张謇精神的印迹。

“张謇精神是大生基业长青的法宝之一,是其孕育了大生‘求实、创新、敬业、奋进的企业文化,催生了大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它不仅使我终身受用,也使大生全体员工受益。”沈健宏说。

这些年,中国企业发展中脱实入虛的情况比较普遍,大生集团始终坚守实业,心无旁骛,做精纺织产业。2004年8月,大生实施改制,由一个纯国有的企业改制为国有控股的集团公司。改制后,集团融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为一体,通过收购、兼并和重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快速延伸。特别是2004年12月,大生一厂怀着一腔纺织情怀,以6600万元总资产收购重组了南通二棉。2020年4月,大生集团通过收购华润大生100%股权,让大生三厂在新时代重归大生集团,从而实现了大生一二三厂的整体发展,实现了南通纺织行业和南通人民“一个完整的大生”的梦想。

2006年,大生集团投入12.3亿元建立了大生工业园区,在现在的港闸开发区实施了南通二棉退城进园工程,奠定了集团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基础。大生用三年时间,形成了当时中国纺织的三个之最:中国规模最大的丰田紧密纺长车纺纱生产基地,新型、高档、豪华混纺生产基地和日本津田驹最新型多门幅喷气织造生产基地。

而今,大生集团的高支高密纯棉坯布和纯棉精梳纱线获得“中国名牌”殊荣,“大吉”牌纤维素纤维纱线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大生集团荣获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先进单位,研发机构入选第一批江苏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成为中国纤维素纤维纺织精品基地。

开拓创新

百年大生之所以能在行业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离不开历代大生人开拓创新的举措。“做好企业,要牢牢坚守传统主业。当然,坚守不等于倚老卖老、故步自封,而是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沈健宏说。

张謇在大生纱厂创办过程中,在体制机制、筹股融资、生产方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处处体现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大生纱厂首创“绅领商办”经营模式,向外发行股票、注册商标,对内引进国外纺纱机器,开机器纺纱先河;在企业管理上实施“公司+农户”模式;在企业用工上实行“亦工亦农,工耕结合”制度;在产业发展方面,采用系统全面循环的理念拓展产业链。

历代大生人传承了张謇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大生集团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全国率先实行技改项目,技术改造的案例登上高等学府的教科书;20世纪90年代建立研发中心;2015年率先建设全国第一个数字化纺纱车间,为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全新路径;如今,他们建设智能化纺纱工厂,运用5G互联、智能制造等新技术,力求始终走在全国同行前列,引领世界纺织的潮流。

大生集团数字化纺纱车间建于2014年,总投资1.6亿元,规模5万锭,年产高端特种纤维6000吨。该车间作为全纺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的样板在全国推广,2017年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项目。

“目前,全国普通纺纱车间的万锭用工人数一般在50人左右,而大生集团的智能车间只需要15到20人。这是国内首条智能化、自动化纺纱生产线。所有设备都是智能化操作,大大减少用工的同时,生产效率还提升10%左右。”在数字化车间配套的监控室,轻点鼠标机器运行状况便即时显示在屏幕上,产量、速度、故障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

眼下,大生集团形成了涵盖纺纱、机织、针织、印染到成品一条龙的研发基地,年科研开发项目30多个,开发新产品100多个。下一步,大生集团计划投资建设智慧化工厂。智慧化工厂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车间,而是把所有的云平台、大数据、5G应用到生产管理之中,这是方方面面的大整合,这是大生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

达济天下

张謇从商三十多年里一直深受南通人民爱戴,是由于他始终秉承初心“利用厚生”,将大生纱厂大部分的利润收益用来回馈社会,使南通率先初步成为拥有社会保障体系的地方,使百姓率先享有幼有所抚、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的社会福利。

大生人秉承张謇“为生民立命”的社会责任感。大生集团在做大做强中国纺织业的基础上,坚持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头。1951年,大生在全国率先实行《劳动保险条例》,现在的大生工人全都是按照实际收入标准缴纳五险一金,使得职工在退休后仍有获得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生继续自办小学、中学、职业学校,办职工医院、养老院,直到今天大生仍自办职工医院和养老院,致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企业职工获得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生集团没有一个工人下岗,工人工资不降反增,招纳外地员工,接纳市内下岗工人,捐赠防疫物资,减免房租千万元以上。集团单独划出厂区建立隔离点,保障职工安全、复工有序,大生众创街区被崇川区防疫指挥部列入“红榜”先进名单。大生文化公司的园区入驻一百多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数千个,又为承租单位减免了3个月的租金和物业管理费,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在“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村企联建行动中,大生集团与东海县平明镇马汪村初步达成人才共建意向。大生集团以马汪村为中心辐射平明镇,为当地村民提供非农忙期农民劳务输出和技术培训、转移等支持。

张謇创办的是“社会企业”,沈健宏对“社会企业”这个概念有自己的理解,“我觉得可以从拆字的角度来理解,分别是‘社会和‘企业。首先是企业,它要有经济任务和盈利诉求,不是单纯的慈善机构,不能仅仅局限在献爱心、做慈善的层面;其次是社会,要达到社会企业的目标,就要从事相关的社会事业。社会企业应该同时具备商业和公益特性,通过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提升专业性和运行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企业从事的经营活动与社会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最后创造出共享价值,这既有益于企业,也有利于社会”。

大生集团的发展日新月异,张謇精神的继承和传播也同样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纱厂大生纺纱
要为“乡人”谋一条生路
小酸浆
祖传的舌头
平安电话
裕湘纱厂:“湖南工业活化石”
上海纱厂工人代表大会万岁
纺织机械行业新标准4月实施
广西苗族古朴的纺纱织布加工秘籍
纺纱器材的技术进步与应用
新型纺纱“魔术”的数字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