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裕湘纱厂:“湖南工业活化石”

2018-05-14唐仁春唐春元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纱厂省政府长沙

唐仁春 唐春元

岳麓山下,湘江西畔,潇湘风光带上,一处呈西式风格、浅黄色门楼、中西合璧式砖混建筑群傲然屹立,特别是那半圆形、高达13.5米的西式石砌拱门顶横梁正中嵌着的红五星和“裕湘纱厂”4个红色大字,在蓝天白云下格外耀眼夺目……这里,正是湖南近现代纺织业先声、见证过湖南近代民族工业百年沧桑、有“湖南工业活化石”之称的裕湘纱厂旧址。百年“裕湘”曾数易其名:经华纱厂、湖南第一纱厂、湖南第一纺织厂、裕湘纱厂、长沙纺织厂、长沙裕湘纺织总厂、长沙银太纺织有限公司……如今,昔日的喧哗和机器的轰鸣声已随历史远去,留下“中国工业遗产”“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招牌耸立在湘江西岸。这里,曾经的老工业区焕然一新,如今展现的是一座美丽的滨江新城;这里,长沙近代工业发源地,如今是中部地区首个、全国十二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

纱厂初创一波三折

1912年,谭延闿第一次督湘时,雄心勃勃,力求振兴民族工业,“希冀洞庭以内月发起无数公司,洞庭以外日发起无数公司”,用以抵御外国资本和商品的侵略与倾销。是时,湖南都督府参议吴作霖“痛外货之充斥,生民之穷困”,遂向都督府呈报,申请以官商合办的形式建一座机器化的纱厂。都督谭延闿很快批准了吴作霖的建厂申請。

随后,吴作霖向财政司借公款纹银60万两,在长沙河西银盆岭购地256.93亩为厂址,创建经华纱厂。然而,纱厂初创时特别是筹建期间,由于湖南政局动荡,工程一波三折,进展缓慢。先是,都督谭延闿下台,致使纱厂创办者吴作霖受到牵连,不得不去职。继任都督汤芗铭不顾公司其他乡绅反对,强行将经华纱厂收归省办,改名为湖南第一纱厂,并“提驳湖南银行的款子二百余万元作为经费”。然而,从1913年至1916年,汤芗铭任上3年,仅形式上实现纱厂省办,而纱厂的工程建设则毫无进展。

1916年8月,谭延闿第二次督湘。为推进纱厂的工程建设,省府特任命财政厅厅长袁家谱兼治厂务,并新成立纱厂工程筹备处,抓紧纱厂的后续建设。至1916年12月底,纱厂的基本建设,如厂屋、堆栈、烟筒、水塔、水池等均已完工,机械设备的安装也基本就绪。但遗憾的是,由于资金的缺乏,特别是缺少流动资金而导致工厂运转困难。湖南省长公署不得不登报招租,以尽快使纱厂投入正常生产。1918年初,省长公署与绅商左修树、朱恩绂等签订承租合约,由华实纺纱股份有限公司承租纱厂。张敬尧督湘期间,曾两次打算从华实公司收回承租权,将纱厂出卖给日本人,后在全省商民的强烈反对下,其阴谋才未得逞。

1920年6月,谭延闿第三次主湘后,倾全力加快纱厂建设,并于当年11月正式交由华实公司。至此,湖南第一纱厂历时9年,耗银200多万两,拥有4万棉纺锭的近现代纺织企业才勉强开机生产。后因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纺织品,加上连年军阀混战,导致该纱厂停停开开,举步维艰。1924年12月后,华实公司又以亏损为由,数度封厂停工。

1926年10月,新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唐生智主持召开省务会,决定收回历届省政府先后投资近300万元的湖南第一纱厂,由省政府主管主办,归省财政、建设两厅管理。同年12月,省政府公布《湖南第一纱厂条例》,明确规定:湖南第一纱厂营业开支和特别支出由省财政、建设两厅转呈省政府核准。湖南第一纱厂纯利按以下方案分配:50%拨归国库,15%作为纱厂准备金,20%为职员工人奖,15%为职工利益基金及劳动保险金。同年11月,纱厂正式复工。唐生智的这一举措,为纱厂后来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30年代初,是湖南第一纱厂繁盛时期。1930年1月,省政府任命曾任省建设厅代理厅长的何元文为厂长。省建设厅特别训令湖南第一纱厂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整顿厂务,杜绝浪费;二是严格考核,奖勤罚懒;三是抓住时机,适度发展。同时,省政府同意追加投资153万元,扩充机械设备,对纱厂进行提质改造。1932年,湖南第一纱厂提质改造完成并正式投入生产,厂名也变更为湖南第一纺织厂,全由官营,直属于省建设厅。当年,纱厂员工增至3000余人,年产纱2.5万件,棉布2000余匹,盈利20万元。

至1934年,湖南第一纺织厂已经发展成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现代纺织企业,拥有房屋、机械设备等固定资本,共计290万元;有550KW透平交流机3台,1100KW透平交流机1台,马达305台;有各种纺纱机械438台(部),纱锭50400枚和织布机248部。工人达3224名。与之相配套的厂俱乐部、图书馆、疗养室、工余补习学校、工人子弟学校、职员寄宿舍、工人寄宿舍等,也一应俱全。

被迫西迁浴火重生

1938年,日寇犯湘,敌机数度轰炸长沙。时任湖南第一纺织厂厂长的唐伯球呈请省政府,提出搬迁纱厂。然而,由于当时纱价高涨,销量大、营利多,省政府不同意搬迁。无奈之下,唐伯球便以“军用布迫切需要”为由,提出先行迁出1万纱锭、248台布机到湘西地区重新建厂,并保证不影响纱厂的产量和收入,省政府才勉强同意先搬迁部分设备。

是年9月,省政府责成湖南第一纱厂成立搬迁筹备委员会,并要求筹委会派人前往沅陵、桃源、辰溪等地考察厂址。筹委会选定沅陵县柳林汊作厂址,因为该地既可从沅水运输货物,又临近产棉区常德、桃源。于是,筹委会先将1万纱锭、248台布机以及1部电机锅炉和部分原材料,共计1790吨的物资,由水路运至柳林汊。两个月后,留在长沙老厂的部分机械设备、厂房及原材料,因“文夕大火”而大部分被烧毁,损失达200多万元,只有纱厂大门及两旁的西式办公大楼幸免于难。

不久,柳林汊也遭敌机轰炸。后经反复考察,最后又将纱厂迁至安江马勺塘。1940年底,纱厂生产基本恢复。1941年产棉纱9180多件,织棉布274万多米,厂区面积已达42400多平方米。

1943年10月,湖南省政府、湖南第一纺织厂等多家单位合作投资,组成三湘纺织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公司股东会议决定,在银盆岭原湖南第一纺织厂旧址复厂,并改名为裕湘纺织厂(又称裕湘纱厂)。

尽管迁至安江的湖南第一纺织厂留在了安江,但重建的裕湘纱厂,相当部分资金出自湖南第一纺织厂,而且建在长沙“文夕大火”前的湖南第一纺织厂银盆岭原址。所以,裕湘纱厂与湖南第一纺织厂的历史传承性是不言而喻的。

重建、更名后的裕湘纺织厂,迎来了轻纺业的鼎盛时期,一度是长沙实体工业引以为傲的样板,生产的各类轻纺织品不仅解决了长沙乃至湖南老百姓的日常所需,亦给长沙轻纺行业创造了无限风光。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裕湘纺织厂由长沙市人民政府接管,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大型国营工业企业。湖南省委、省政府将裕湘纱厂作为全省轻纺行业的重点企业给予支持,要求省主管部门和长沙市政府加大投入,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据统计,1950年至1957年政府共投资695万元,扩充棉纺锭3.11万锭,使裕湘纱厂的纱锭达到4.1万锭。

1958年,为做大做强国营企业,省、市政府又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将当时的湘江织布厂合并到裕湘纱厂,使厂内新增了240台布机,并扩建了内衣厂,更新了内衣车间,实现了纱厂向纺织内衣综合性企业的转型。由此,纱厂进入鼎盛时期,职工达到5000多人,拥有自己的裕湘小学、裕湘医院、裕湘电影院。

艰难抉择改制腾飞

从1950年到1979年,再从1980年到1990年,裕湘纺织厂在省、市政府的领导下,先后更名为长沙纺织厂、长沙裕湘纺织总厂。分别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和“双轨制”时代,这是长沙纺织厂最辉煌的时期。至1990年,裕湘纺织厂有职工5500多人,拥有主要生产设备纱锭5万多锭,织布机412台,以及各种配套设备、仪器等,固定资产净值5100多万元,年产棉纱1.1万吨,棉布1000万米,纬编布200吨,内衣1200万件,年产值达1.17亿元。

长沙纺织厂作为湖南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40多年里,为长沙经济的发展乃至湖南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老纺织企业纷纷改制,新合资企業不断涌现,纺织行业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日新月异,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消费观念、消费市场的变化,使纺织工业和纺织品市场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纺织行业开始走下坡路。此时,已改名为长沙裕湘纺织总厂的裕湘纱厂连年出现亏损,甚至资不抵债,处于破产的边缘。

1998年,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资本结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统一部署,长沙市政府对已改名为长沙裕湘纺织总厂的裕湘纱厂进行破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裕湘”——长沙银太纺织有限公司。新组建的公司通过压缩落后的产能和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投入及减员分流等,使企业逐渐走出困境。2009年,银太纺织公司根据长沙市政建设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整体搬迁到宁乡金洲工业园,发展前景更加光明、更加广阔。

如今,长沙银太纺织有限公司已成为一家集纺纱、织布、针织内衣、房地产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现代股份制企业,具有年产纱线14000吨、坯布1000万米、针织内衣1000万套、纬编布300吨的生产能力。恰逢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乘着浩荡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焕然一新的“银太”在新时代再出发,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迈出坚实的步伐,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沙新篇章增辉。

历史虽然已经远去,但曾经见证了湖南民族工业起步和发展艰难历程的裕湘纱厂建筑群——高大的西式门楼、中西合璧式的办公楼、仓库以及码头、栈道等,却永远存留在长沙这座千年古城中。

猜你喜欢

纱厂省政府长沙
打卡长沙网红地
长沙之旅
要为“乡人”谋一条生路
“布场”青春
省政府2019年立法计划出炉
上海纱厂工人代表大会万岁
赢韩!球迷陪国足硬汉战长沙
40名西班牙市长带行李讨债
长沙第一师范附小学生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