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本科生从事社区全科工作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1-02-04王一丹胡嘉航郭磊钢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2期
关键词:本科生全科医生

陈 媛,王一丹,胡嘉航,郭磊钢,沙 芳,柳 云

(河北医科大学:1.基础医学院;2.社会科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17)

全科医学起源于18世纪的欧美,至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才开始从国外系统引进该学科的概念和理论[1]。全科医生被誉为基层健康的“守门人”[2],承担着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等职责。2011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颁布,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计划到2020年,初步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社区”的服务模式[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我国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到203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队伍基本符合建设健康中国的需要[4]。通过对本校临床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以期解析影响其选择从事社区全科工作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专业本科生的认可度及相关部门制定全科医生的培养制度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择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2017级322人,占比30.26%;2018级271人,占比25.47%;2019级327人,占比30.73%;以及2016级130人,占比12.22%,2015级14人,占比1.32%。共计1 064人。

1.2方法 研究采用电子问卷形式对纳入研究的本科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对全科医生的认识情况及了解途径、从业意愿、全科医改建议。并对临床医学本科生从事社区全科医生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统计结果采用频数、百分数表示,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相关性、多重响应、回归分析,采用χ2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基本信息 共发放问卷1 064份,回收问卷1 064份,回收率为100.00%;有效问卷1 064份,有效率为100.00%。本次调查研究中,学龄情况:大一学生占30.73%(327/1 064),大二学生占25.47%(271/1 064),大三学生占30.26%(322/1 064),大四学生占12.22%(130/1 064),大五学生占1.32%(14/1 064);毕业就业情况:选择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占4.70%(50/1 064),选择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者占76.88%(818/1 064),选择博士毕业参加工作者占16.82%(179/1 064),选择博士后毕业参加工作者占1.69%(18/1 064)。

2.2认知情况对全科从业意愿的影响 0.94%的本科生表示特别了解全科医生;37.31%的本科生表示大体了解全科医生;55.73%的本科生表示仅听过全科医生;6.02%的本科生表示从未听过全科医生。见表1。对全科医生的认知情况和从业态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系数大于0.05,显著性大于0.05,两者相互独立无相关性。见表2。

2.3本科生获取全科医生信息途径分析 学校宣传占71.15%,网络媒体占65.51%,相关讲座占61.18%,生活经历占57.99%。见表3。

表1 临床医学本科生认知情况描述统计

表2 认知情况对从业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表3 获取信息途径多重响应分析

2.4本科生对全科医生的就业意愿分析 9.6%的本科生表示有强烈意愿成为一名全科医生;64.5%的本科生表示当前对全科工作没有特别的想法,愿意顺其自然;20.9%的本科生表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成为全科医生;此外还有5.1%的本科生表示无论如何都不会选择成为一名全科医生。见表4。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选择前2项的788名本科生对全科医生工作表示接受态度,而选择后2项的276名本科生对全科医生工作存在抵触情绪。继续对其原因进行分析。(1)接受全科医生工作的主要原因:服务于社会占59.64%;全科医生的工作更具有挑战性占49.35%;国家政府扶持、领域福利好占30.20%。见表5。(2)抵触全科医生工作的主要原因:全科医生发展潜力小,不利于职业发展占71.01%;工作条件不完善,设备不齐全占50.00%;待遇不高占42.03%。见表6。

表4 从事全科医生工作意愿描述分析

表5 选择从事全科医生原因的多重响应分析

表6 不愿意从事全科医生原因的多重响应分析

2.5政府在推进全科医生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在国家扶持全科医生工作方面,大部分本科生认为应提高全科医生的工资待遇及相关保障政策。国家要颁布相关法律和举办相关活动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提高群众分级诊疗的意识。见表7。

表7 政府应采取措施推进全科医生工作统计

3 讨 论

3.1结果与讨论 在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大背景下,分级诊疗制度和全科医生队伍的建设是新医改的重点内容。但是目前全科医生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源头上的供给不足是其主要原因。本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本科生对于全科医生这个职业仍存在不了解、不看好、不认可、不从事的偏见。大部分的调查对象不知道、也不会去主动了解全科医生的相关信息,作者认为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有宣传途径单一、力度匮乏等;另一方面,仍有一小半的本科生不看好全科医生的工作,所选原因是全科医生的工资低、医技不精湛、培养方式缺乏规范化、工作环境和设备差等是造成此类现象的影响因素。再次,家人反对、有些医院不认可、全科医生硕士学历和全科医生发展潜力小也是进一步造成本科生不愿意从事社区全科医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更多的临床专业本科生选择从事社区医院全科医生工作。

3.2对策与建议

3.2.1法律政策层次 我国于2006年初次提出推广全科医生制度,2011年出台《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5],但直到2014年才形成全科医学这一学科。2018年初,国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6],提出了要不断完善相关培养机制,为社会培养数量充足且优秀的全科医生。5年的本科教育是促进全科医学发展,增加全科医生数量的关键所在,因而针对临床本科生的全科教育与培训在不断摸索与实践中不断完善。至今,我国逐步形成了“5+3”和“3+2”的全科医生培养基本模式,“5+3”为主要模式,即在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的基础之上,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7]。在这一模式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科思维和技能是基本,同时更应注意到与专科医生的不同之处,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各自所长,培养出符合不同岗位需求的全科医生。

3.2.2意识培养层次 以临床本科生的视角,加强对临床本科生的正确引导。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全面的医疗知识和精湛的医技是全科医生的基本要求。这本无可置疑,但进一步探讨会发现研究对象尚未理解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本质区别。由于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疾病患者的增多,医学应该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而保障人民健康,应坚持关口前移,以预防为主,并加强重点人群的早期干预,这也是全科医生最大的职责所在。通过参观访谈、社区实践等方式转变学生的观念,重视全科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全科工作重在预防和康复管理,建立起与专科医生之间的双向联系,进而有重点地学习,发挥自身所长,积极地投身于全科医生行业。

3.2.3资源和技术层次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研究对象关注的重点是全科医生的工资待遇、就业环境及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这些方面存在问题成为其选择这一职业的“拦路虎”。对此,各级政府应增加医疗财政投入,完善全科医生的服务机构建设,全面提高全科医生的经济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及时更新基础的社区医疗设备配置,使医生能够运用所学,保障居民健康,从而得到居民的信任和应有的待遇。

全科医生主要服务于基层,相对于其他医疗机构缺乏吸引力,未来发展的潜力难以预知,许多优秀毕业生对其避而远之。因此,政府在提高全科医生经济待遇的同时,也可在三甲或二甲医院增设全科医学科室和全科医生职位。这不仅可增加全科医生在患者心里的信任度[8],也可解决有个别医院不承认全科医学硕士学历,全科医学毕业生难就业、受歧视的问题。

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应该充分利用现阶段新型的“互联网+医疗”模式,因为全科医生相较于专科医生的明显优势在于其更贴近社区老百姓的生活。因而,政府应强调社区全科医生抓牢这一优势,积极推广“互联网+医疗”模式,利用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9],全面提升社区医院的综合诊疗能力。

总之,影响临床医学本科生从事社区全科医生的因素是复杂的,医学生对全科医生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还远不到位。医学院应该加强全科医学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职业认同感,进而提高医学生全科工作的从业意愿;同时政府积极改善全科医生的经济待遇、就业环境。通过加强学校、社会、政府的多方联动,不断完善规范化培训制度[10],建设训练有素的全科医生队伍,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猜你喜欢

本科生全科医生
最美医生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