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5 I粒子支架联合局部灌注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研究

2021-02-04尹先哲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2期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粒子

尹 星,周 阳,付 民,尹先哲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近年来,因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变化,食管癌发病率逐年攀升。疾病早期阶段可采取手术将病灶切除,进而达到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食管癌早期阶段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已发展至晚期阶段,无手术治疗时机,则需接受综合救治,如手术联合放化疗方式。传统的放化疗方式存在并发症多、不良反应大的缺陷,因此,近年来倡导采用局部灌注化疗方式进行治疗。125I粒子具有缓解食管狭窄和治疗肿瘤的功能。目前,已有报道指出,先植入125I粒子支架后再实施局部灌注化疗干预,可更好地控制病灶发展[1]。但此方面报道还较少,有大部分学者致力于研讨此内容。本研究共纳入8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治疗方式,将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80例进行分组。纳入标准:(1)各患者接受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显示,满足《日本2015食管癌诊治指南》中食管癌判定标准[2];(2)预估生存时间大于3个月者;(3)病历资料齐全者;(4)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知晓本研究,并接受对应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2)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者;(3)合并血液性、内分泌性疾病者;(4)合并肝肾、心功能异常者;(5)已纳入其他研究或中途更换治疗方式者。对照组40例患者中,恶性肿瘤国际临床病期分类(TNM)分期:Ⅳ期11例,Ⅲ期29例;病变长度4.21~12.83 cm,平均(7.52±0.21)cm;年龄45~75岁,平均(61.02±1.21)岁;女12例,男28例。研究组40例患者中,TNM分期:Ⅳ期12例,Ⅲ期28例,病变长度4.23~12.86 cm,平均(7.56±0.23)cm;年龄44~75岁,平均(61.05±1.22)岁;女13例,男27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局部灌注化疗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做股动脉穿刺插管,按照病灶位置,超选择性或选择性插管对病灶供血的血管进行造影。将化疗药物灌注到病灶血管。化疗方案:14~25 mg/m2吡柔比星[瀚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983,规格:10 mg(以C32H37NO12计)]、750~1 000 mg/m2氟尿嘧啶[海南卓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626,规格:0.25g(按氟尿嘧啶计)]、80~100 mg/m2顺铂(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235,规格:10 mg)。

研究组接受125I粒支架联合局部灌注化疗治疗。125I粒支架安置:(1)各患者均接受CT、胃镜、食管造影等检查病灶附近侵犯状况、病灶直径、病灶位置,把CT乳香倒入到放射治疗计划(TPS)系统内,制定粒子间距、粒子仓层数、粒子数量、粒子剂量,并根据CT图像层面面积和层面厚度实施综合布源。公式:(厚度+宽度+长度)×3/(粒子活度×120%)。125I粒子捆绑式腹膜支架由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支架长度为6~18 cm,直径为18~20 mm。粒子定位按照术前TPS系统进行判定,并由专业人员安装粒子槽。(2) 患者咽喉部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在血管剪影造影和泥鳅导丝协助下,医生置入5F KMP型导管到置管中,抽出导丝,病灶下端位置回撤导管造影,定位病变狭窄区。导管和导丝配合进入到人体胃腔,将导丝退出,交换硬导丝和泥鳅导丝,撤出5F导管。顺着导丝将支架置入器缓慢插入,透视状况下明确部位,在支架上缘、下缘部位标记超出狭窄部位2 cm,明确位置后,释放支架。针对严重狭窄者,可先做球囊扩张。术后口服造影剂,明确支架释放的通畅性、125I粒子有无发生丢失或移位。支架上需绑安全线,外端在患者耳根上缠绕固定。(3)置入支架后处理:术后24~48 h口服抗菌药物和抑酸类、加强胃动力类药物,如头孢类、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术后2 h可食用流质食物、饮温水,逐步恢复正常饮食,禁止食用黏稠、粗糙、硬、冷食物,避免支架阻塞、滑脱、移位。术后1个月可复查,明确支架贴壁、膨胀等状况,必要时可做相应调整。

在125I粒子置入术后6 d左右实施局部灌注化疗,方式与对照组一致。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

1.2.2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治疗效果。治疗完成后3 d,依据WHO制定的《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中食管癌判定标准评估疗效,完全缓解(CR):肿大淋巴结或食管癌病灶均全部消失,影像学显示仅存在条索状影;部分缓解(PR):治疗后,病灶缩小程度大于50%;稳定(SD):病灶增大小于25%,缩小小于或等于50%;进展(PD):淋巴结或病灶增大大于或等于25%,或病灶发生转移。总有效=CR+PR。(2)生活能力。治疗前、治疗完成后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估患者机体功能状况,生活可自理:评分大于或等于80分;生活半自理:评分为50~79分;生活无他人协助:评分小于50分。(3)吞咽情况。采用Stooder分级法评估其吞咽困难指数,0分:进食正常,1分:可食用半干食物;2分:可食用软食物;3分:可食用流质类饮食;4分:无法进食。(4)血清肿瘤指标。治疗前、治疗完成后3 d时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液5 mL,3 000 r/min离心处理5 min,分离上清液,采用电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指标。

2 结 果

2.1治疗效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KPS评分、吞咽指数 治疗前,两组KPS评分、吞咽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吞咽指数、KP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吞咽指数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吞咽指数比较分)

2.3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A、Cyfra21-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CEA、Cyfra21-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3 讨 论

临床消化道肿瘤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则为食管癌[3],虽我国在治疗食管癌方面,手术方式有了较大改进,但因食管癌早期症状无典型性,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病变已发展至中晚期阶段,错失了根治机会。晚期食管癌患者多合并进食差、吞咽困难,机体营养状况差等症状,全身化疗或传统外放疗方式虽可缓解进食困难,但无改善效果,且外放疗会导致食管气管瘘、食管瘘、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无法持续杀伤病灶。

近年来研究发现,置入食管支架可解决进食问题,但无法达到治疗目的[4]。携带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则可在进行局部放疗的同时,解决进食困难的问题。125I粒子可放射出γ射线,且能量较低,半衰期为59.6 d,辐射半径为1.7 cm,在距离支架1 cm靶区范围中,放射性可达到90%以上,随着距离增加,其能量衰减也较为严重,距离支架2 cm部位,放射剂量大约降至80%[5-6]。有报道称,125I粒子支架不会诱发严重并发症,且附近正常组织基本不受损伤[7-8]。从放射生物学方面来看,持续低剂量放射更易杀灭病灶细胞。因此,在治疗肿瘤时,腹膜支架可避免病灶生长至支架中进而出现再狭窄状况,并可避免发生食管-气管瘘。刘娟芳等[9]共在研究中分析了4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结果显示,术后2个月时,患者吞咽困难比术前改善明显,CR11例,PR23例,治疗有效率达73.9%,术后1年生存率为71.7%,表明局部灌注化疗联合125I粒子食管粒子支架治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非常有利。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疗效、KPS评分、吞咽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125I粒子支架联合局部灌注化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进食困难的问题,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非常有利,与刘娟芳等[9]研究相比,本研究采用了临床对照,结果更具说服力。放疗可提高病灶局部控制效果,采用化疗治疗的同时,不仅放射敏感性得到增加,且可控制病灶转移[9-10]。将化疗药物灌注到供血动脉中,按照病灶供血量和供血动脉数量确定药物剂量大小。局部给药不仅可提升药物进入到病灶的浓度和剂量[11-12],进而提升疗效,且可降低全身毒性反应。此外,作者认为,临床在治疗晚期食管癌疾病时,需多学科综合治疗,互相合作。本研究中的125I粒子支架可高效、局部治疗肿瘤,改善患者进食状况,为后续灌注化疗提供基础。灌注化疗则可清洗和杀灭癌细胞。

综上所述,临床将125I粒子支架与局部灌注化疗方式联合用于晚期食管癌疾病治疗中,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吞咽困难等均可得到明显改善,疗效更理想。

猜你喜欢

食管癌食管粒子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基于膜计算粒子群优化的FastSLAM算法改进
Conduit necrosis following esophagectomy:An up-to-date literature review
基于粒子群优化极点配置的空燃比输出反馈控制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