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教师的数字化转型

2021-01-31李永智

上海教师 2021年4期
关键词:图谱转型上海

李永智

数字化转型是上海教育的时代必选。在此背景下,上海教师如何找好着力点,关系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落实、教育现代化的深化,也关系到上海教师是否能够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合格教师。

上海教育跨入数字化转型时代

2020年底,上海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坚持整体性转变,推动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全面转型;坚持全方位赋能,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坚持革命性重塑,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

教育作为治理数字化的重要方面,也是生活数字化的必要领域。以《意见》为指导,上海设计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总体方案,主要包括三点:(1)以数字化全方位赋能教育综合改革。当前教育面临的评价难题、创新能力培养难题、师生家长负担过重难题等,唯有依托数字化才能根本解决。(2)整体性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不应把数字化当作工具或装饰,应当按照“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依托数字化并基于数字化,积极开展新时代教育体系重塑。(3)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革命性重塑。数字化使得“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成为可能,数字化将革命性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对教育理念、体系、内容的重塑,应当从上到下,整体规划,统筹实施。最小实施单位是学校,学校要整体性改变、推进。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任务

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任务包括:建设智能教育应用场景、业务流程再造、数据驱动综合评价改革、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创新教育资源建设模式、建设教育数字基座、推进教育新基建等。基于5G技术开展的新型信息化基础设施,为每所学校、每个区建立通用的类似操作系统一样的集成平台。数字基座让所有应用数据源于一处、融于一处,独立在应用之外,在用户授权和监管下安全可靠使用。同时基于数字基座,建立教育教学新生态,支持学校里的每位教师用低代码开发轻应用,这些应用可以被运用到其他学校,防止各种应用间数据的割裂和孤岛的建立。

其中,智能教育应用场景建设强调基于以知识点为逻辑关联的各学科知识图谱,科学建立各学科知识点的逻辑网络关系,明确每个知识点的前序知识点和后序知识点。一个学科的知识图谱建好后,还可以建立跨学科的知识点逻辑关系图。这样立体的知识图谱,将变成支撑未来数字时代学校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工程。上海现正在初高中生物、数学两个学科建立知识图谱,还将建立学科间的交联,这是未来的持续性工程。工业化学习方式下,教材呈线性顺序排列,未来知识图谱下的教材呈现的是网状的排列。当学生某项能力未达成时可以逆向追踪,有效支撑自适应学习。知识图谱的建设,必须依靠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完成。

教师数字化转型的着力点

在面向未来的坐标系中,教师要以引领数字化学习为核心,找好专业发展的着力点。其具体包括四个方面:(1) 发掘学生潜质。每个学生具备不同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在适合什么时间学、适合以什么样的方式学等方面也存在个性化的不同。数据能助力教师发现学生的潜质,更好地支持学生发挥潜质。(2) 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对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除了直观地激发兴趣,还可以导向性地激发兴趣。通过VR、AR等方式,用数据发现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导向激发。(3) 指导学生学习。任何人都不可能天生就能找到自己正确的学习方向、生活方向和前进方向,教师和教育体系能够提供指导,给出关于科学方式的建议。教师采用信息化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4) 成就学生价值。教师能指导学生在他们最有天资、最感兴趣的领域通过最科学有效的方式学习成长,学生的最后成绩会体现为其在这个社会上最有价值的一面。

如果用中国话语总结教育数字化的核心,应该有三个关键词:(1)基于数据;(2)因材施教;(3)大规模,即面向所有学生的因材施教。概括起来,就是以数据驱动的大规模的因材施教。大数据时代的未来教育,我们将从技术驱动变成育人为本,从过去碎片化的建设走向整体系统推进,从曾经脉冲式的应用走向未来的常态化应用。

站在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交汇的尖峰时刻,教育工作者到底是面向未来还是背向未来,决定着我们学生的未来!

猜你喜欢

图谱转型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上海之巅
绘一张成长图谱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