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发展前景

2021-01-29贾小威

上海商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心端信用区块

贾小威

伴随金融科技的发展,供应链金融发展已经成为企业重要战略手段之一。由于供应链内部结构复杂、监管运行不到位等问题,致使供应链风险频发,稳定性遭到破坏,而区块链技术的诞生为供应链稳定发展提供了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助推多行业领域创新发展。区块链与供应链的融合应用目前在国内外仍属于较新的研究领域,但可以认定的是,区块链对于促进供应链产业发展作用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一、相关理论介绍

1.区块链相关概述

区块链是一种基于数学算法而形成的分布式电子记账簿,其本质就是一个可共享数据库。区块链由众多区块组成,各区块通过HASH算法进行加密得到区块数字签名,并加盖时间戳以保证时序性。因此,其具有去中心化、不可逆、难以被攻击、公开透明等特性。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但由于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区块链技术也面临着底层技术不足、监管不明确等潜在风险。

2.供应链相关概述

供应链金融立足于供应链,是基于企业间真实贸易,围绕核心企业和具有特定融资需求的链上企业,统筹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将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的整体可控风险。供应链金融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巨大价值,有利于培育新兴市场,促使金融与实体经济有机结合。截至2020年,中国供应链市场规模接近15万亿元,金融业务市场广阔。

早期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基于核心企业信用对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由核心企业组织物流,形成点对链的交易关系,进而构成供应链金融发展结构。随着实践与发展,金融科技技术广泛应用于供应链金融场景,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不断丰富,进一步发展为复杂网状结构。

二、供应链金融目前存在的问题

1.核心企业优质信用辐射范围小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仍是当前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一大问题,金融机构在进行贷款业务时,更喜欢选择知名度高、规模大的企业,而不愿对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由于无法真实准确获取企业各项信息,无法对企业信用情况做出准确评估,核心企业信用也难以辐射到远心端企业,致使中小微企业寻求担保困难;为规避风险,金融机构大多要求企业进行抵押担保融资,且贷款审核手续资料复杂、放贷流程长。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这样的融资手段不仅存在缺乏抵押物、贷款利率高等问题,往往获得资金时已经错过贸易需求。多级复杂的供应链结构参与主体众多,缺少灵活的信用载体,核心企业的优质信用往往只能传递至一级,至多二级企业,其他远心端企业则难以得到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对供应链末端信用提高有限。

2.信息不对称,供应链产业效率较低

供应链的核心在于整合上下游产业,形成完整的网络结构,进而达到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因此,商品跟踪、信息溯源、资源整合分析是供应链产业的主要问题,但在传统供应链模式下,链上涉及企业众多,企业至多只能获得与自身业务关联最密切的部分信息,产品不能实现真正的完全透明可溯源。

3.数据真实性难以确认,信用风险多发

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供应链上各机构获取信息复杂,各个企业一般都拥有自己独立的系统,链上信息关联度低、共享度低,信息运作产生了一定的割裂性。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技术保证信息安全性,易出现虚构信息,信息真实性难以确认。核心企业不能及时对链上企业的风险做出管控,远心端中小企业易出现挪用资金、暗箱操作等问题,导致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概率加大。同时,传统供应链模式对数据利用率较低,无法将数据转化为信用,进而达到为企业增信的目的。突发的信用风险对供应链整体影响巨大,不利于长期发展。

三、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分析

区块链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就目前来看,区块链的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将区块链技术的自身完善和发展与区块链技术和其他产业紧密配合协同共进相整合。

1.增强信任基础建设,促进供应链末端发展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为供应链金融建立链上各业务统一平台提供了底层技术条件。区块链基于时间戳、哈希函数等技术形成的数字加密可以有效保护数据真实性,大大提高对已确认数据的篡改难度,提高了数据的可信性;通过建立供应链产业联盟,将私链转变为联盟连,多链互通,建立统一监管标准,形成网状联盟,将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内外部机构有效联结起来;通过电子凭证的拆分与流转使核心企业的信用可以传递到整个供应链上企业,已达到为远心端中小企业增信的目的。

但就目前来说,企业信息化程度低,区块链成链成本相对较高,服务门槛高;供应链金融整体对核心企业的依赖度也较高,同时核心企业往往需承担很多额外的风险和转移责任,导致核心企业信用不能对链上企业达到全覆盖的水平,远心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仍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因此,应不断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规范中小企业自身信用建设,构建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技术的信用信息体系,促进供应链末端发展。

2.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供应链效率

区块链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形成的数据共享,使其在达到保护隐私和信息所有权的前提下,充分实现供应链金融各级企业信息真实、迅速的共享。区块链为整个供应链提供了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促进打破信息壁垒,使链上信息达到授权即共享,减弱供应链“牛鞭效应”,降低信息不对称性;通过建立对数据的自动识别系统,减少业务流程,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通过无损传递各类信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交易效率,同时达到减低成本、完善产品溯源的目的。

四、结语

随着社会信用信息水平的不断完善和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深化应用,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完善区块链平台建设对供应链金融的效率提升有着巨大作用。目前,我国区块链及供应链的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两者的融合发展必定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助推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因此,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研究对我国未来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心端信用区块
升结肠脂肪瘤致肠套叠及远心端肠梗阻1例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血管壁剪应力预测颈动脉斑块破裂的价值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左肾静脉超声影像特征和规律及其诊断意义探究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变成像研究
区块链将给媒体业带来什么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信用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