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区块链技术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应用及风险监管

2021-01-29张雨萌

上海商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沙盒区块交易

张雨萌

区块链是在2008年提出的一种以密码学为支撑、按时间顺序存储的分布式共享数字账户,这一新型技术的出现,缓解了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问题,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信用保障,还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2018年至今,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鼓励性和扶持性政策,以促进区块链技术的大面积使用,特别是在金融领域。将区块链与金融相结合,不仅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还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与发展。但在区块链技术迅猛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许多风险。本文以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为出发点,分析其中存在的风险,并对监管策略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创新应用

1.支付清算

传统的商业贸易的交易支付、清算都需借助银行体系完成,这种传统模式所需要的步骤较为烦琐,且涉及的组织机构较多,使得交易效率大打折扣,成本也会相应增加。与传统支付体系相比,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所创建的跨机构支付清算平台就具有较大优势,这一平台简化了交易流程,使得交易双方可以直接共享信息流,大大缩短了交易时间。

2.数字票据

目前,我国票据市场存在参与机构较多、制度不够规范、运行情况复杂等情况,再加上票据的审验成本及监管对银行资产规模的要求,使得票据市场存在一些违规交易的现象。区块链技术利用存储、确认和交付的分布式结构,以及其不可篡改的时间戳和全网公开的特性,在票据市场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其能够有效防范传统票据市场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从而有利于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

3.供应链金融

目前,传统供应链金融企业的偿付能力仍较难评估,因此其违约风险也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与传统的供应链金融相比,使用区块链技术后,一方面,分布式记账使得电子交易数据难以篡改且无法复制,为数据存证的应用创造了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参与方依据协议共同维护一个公共账本,每一笔交易需要各方达成共识后才能记账。通过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介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并减少了人工交易可能造成的失误。

二、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场景应用中的风险分析

尽管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应用广泛,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成本,但仍处于发展初期,还在探索阶段。许多应用虽然会带来很多便利,但也会带来诸多新的风险。

1.技术风险

区块链是一种新兴技术,在技术层面还尚未成熟,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推广普及,金融业务需求的增加会加剧区块链系统处理量的负担,从而使得交易速度变慢,运行效率下降。

此外,由于区块链的链条是按照一定顺序相互连接的,并且每个链条都记录着不同的数据信息。在数据安全方面,以目前的技术架构,无法完全保证数据不被篡改。一旦发生,则会对金融领域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目前,整个金融市场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并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技术的整合也需要很大成本,因此,如果区块链技术基础本身存在问题,那么就很难保证其安全性。

2.数据虚假与隐私泄露风险

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在为它带来巨大优势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如果上链前的数据存在真实性、合法性问题,区块链会将错就错。目前,市场上缺乏有效工具来检测其内容是否合法、适当,因此,当一个虚假或者恶意的信息被写入系统,这个信息将在节点的复制与传输中传递至整个区块链,给所有链上用户带来风险。

同样,区块链系统在隐私方面也面临着巨大风险。区块链技术采用的是分布式账户,就意味着所有存储在区块链的信息都会留在区块链上,即便它是个人信息。然而,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对数据进行保护,通常针对的是存储在区块中的交易数据,这就导致对用户身份的隐私保护存在漏洞。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接入节点的成倍增加,隐私泄露风险也成倍增加,一旦发生隐私泄露的情况,就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也会给个人生活带来不便。

3.监管风险

从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场景应用的过程来看,目前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既有过去问题的新形式,又会出现新的问题,这就要求监管机构从多个维度对区块链进行监管,先前传统的监管政策已无法应对目前所产生的金融活动。但目前监管层难以概括出区块链技术给企业、机构、用户和整个社会带来的所有风险,所执行的统一监管制度不能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其主要面临两个困境:一是监管规则无法适应区块链的发展;二是区块链去中心化与现有中心化的监管模式存在矛盾,两者之间需要协调。区块链技术的这一特质使得监管机构对于网络运行数据难以收集采样,且不利于区块链技术的风险评估检测。这就使得监管机构在判断风险的危险程度上存在较大困难,亟待提升应对风险能力。

三、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场景应用中的监管策略

1.建立健全的监管沙盒计划

监管沙盒计划是由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于2015年3月首次提出的,并很快在国际上传播开来。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金融监管部门也逐渐开始实施监管沙盒计划或提出相似的监管措施用于区块链金融监管治理。

建立健全的监管沙盒计划,需要保证多个要求的完善,包括确认监管沙盒的责任主体、完善其微观标准等。2018年9月,我国首个区块链监管沙盒在杭州湾产业园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在区块链监管沙盒机制中迈出重要一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应更加强化针对区块链及其风险的监管制度建设,进而完善监管模式。

2.推进监管技术的深度融合

区块链技术具有多渠道性和混业经营性。传统金融加快开发和利用区块链技术功能、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判断客户潜在意向、引入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来提升行业内竞争力。在提升传统金融机构的信息获取能力和风险管理控制的精细化方面,区块链技术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在获得金融许可证的基础上,区块链技术不仅要实现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还需要学习传统金融机构的专业风险定价能力和资产期限配置能力。作为发展趋势的一部分,中国区块链技术监管体系的完善应明确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划定红线的同时还要为业务创新留出空间,重点支持区块链技术创新,完善其相关的风险监测、预警与处置机制。

猜你喜欢

沙盒区块交易
不好惹的沙盒树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用软件处理Windows沙盒配置文件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韩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法案及其启示
Windows 10“沙盒” 不仅更安全
区块链将给媒体业带来什么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榜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