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与改进措施

2021-01-29

上海商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惠普金融机构监管

吴 昊

伴随农村金融的持续发展,“三农”问题中的某些难点终于被解决,其不仅具备较理想的市场规模,发展潜力也非常高,特别是在农业贷款方面,其同比增长率呈稳步上升趋势。但由于农村地区至今仍未构建完善的信用环境,加之配套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度较低,导致金融市场的规模存在一定缺口,很多涉农贷款的不良率都超出了标准值,这严重威胁到国内惠普金融的稳步发展。如今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数据技术、移动支付等创新技术给金融领域带来了全新的突破点。在应用互联网金融后,金融机构即可采取各种方式识别或收集农户信息,直观地掌控其信用信息,进而管控相关贷款的不良率。

一、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困境

1.农村征信环境不完善

农村地区惠普金融的核心业务是银行信贷,而与此类业务相应的监管工作大多由银保监会负责,但我国农村地区构建征信环境的时间较短,难以围绕所有信贷业务展开风控管理工作,这也是银行信贷业务的不良率始终无法控制的原因。虽然从整体看,我国已构建了大致完善的征信体系,特别是在一线城市银行,相关机构可借助大数据抓取并识别有关客户的信息及信用记录,从而拟定针对性的房贷决策,但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并不重视与信贷业务相关的信息收集工作。总之,国家若要推动农村地区惠普金融事业的发展,就必须持续优化与之相应的征信环境,这是国内农村地区在推行惠普金融期间必须重视且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也是导致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农村金融基础较薄弱

若要在农村地区构建与惠普金融相关的科学体系,就必须联合相关金融机构,使其产生联合作用。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无法保持均衡的经济发展趋势,造成了颇多问题。首先,农村地区在经济水平、生态环境方面很容易受限,加之有关政策难以落地实行,导致很多商业性质的金融机构不愿意参与到农村金融市场中;其次,在农村金融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农村信用社存在难以把控风险、基础弱且坏账一路走高等现象,这令其很难将主导作用完全体现出来,也严重威胁到惠普金融与农村地区的发展;最后,鉴于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普遍在规模及数量方面存在缺陷,其金融基础相对薄弱,很难完全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这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加之实体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农村惠普金融难以突破困境,也严重影响到农村金融的持续发展。

3.农村金融风险较集中

风险分散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某种方式消除部分非系统风险,以期达到降低风险系数的作用。但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很少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分担机制,难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导致此类地区的大部分金融机构都存在风险集中度过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归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大致如下:第一,在针对农村展开产权制度变革工作后,可用于向金融机构抵押的实物越来越少,就算具备可抵押资产,也会由于产权过于模糊而造成种种问题;第二,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金融市场是借助互助联保模式展开发展,对于农村地区的社会关系极其依赖,这会导致金融风险难以被分散,而是聚集于某些特定群体中,导致金融机构无法提高综合风险承担能力。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严重的风险隐患;第三,在农村展开保险业务,普遍需要较高的交易成本,且大多为政策性保险,但我国财政中与之相关的收入偏低,会严重影响与之相关的供给问题。因此,农业风险集中度居高不下,风险的爆发率也随之持续提升。

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措施

1.不断完善征信环境

对于农村惠普金融来说,构建征信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此类地区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更需要在该体系的配合下稳步发展。如今的互联网金融技术及思想已逐步扩张至农村地区的惠普金融领域,具体表现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面对这一局势,必须尽快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村互联网的普及度,才能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达到以上目标后,我们还要构建与农村地区需求相契合的征信体系,创建并完善涉及相关农户的信用信息库,以此提高信息采集覆盖率,使得各类征信数据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同时,还要充分运用互联网金融于大数据方面的优势,整合与之相关的征信、风控及监管体系,为农村的互联网金融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打造适宜金融环境

就农村地区金融环境而言,传统金融主要是为了提高市场稳定性,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则是发展快速,但两者在惠普金融领域很难全数占据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根据实践调研及针对相关理论的分析结果,即可看出这两种金融模式的主要差别是,传统金融普遍将相关服务设为价值链,在该领域中普遍认为,从生成金融服务到最后向客户提供服务,会经历基础设施、服务、渠道、场景等多个流程。但在展开有关设计工作时,普遍会将抵押品、质押品抑或价格等考虑在内,待产品设计完毕后,再决定选择通过哪个渠道进行核心客户的定位工作。但在互联网金融中,主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对金融服务做出各种调整,这一领域中的用户普遍被视为金融业务的切入点,任何与之相关的创新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基础需求,在实际需求中融入创新元素,设计出针对性的产品使得金融产品及用户服务有机结合。因此,若要推动农村地区惠普金融的发展,塑造出符合时代发展特色的金融环境,就必须基于深度及广度层面,将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相结合,以期早日实现惠普金融的终极目标。

3.优化整体监管环境

农村地区并未针对惠普金融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但若要推动其发展,就必须重视监管工作。在实践期间,农村的金融领域仍然存在不重视监管工作的情况,应采取各种方式提高监管环境的规范度,并根据时代的变化塑造能够兼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环境。首先,建立具备统一特性的监管体系,基于“一行两会”模式,针对各种金融业务明确相应的监管部门,再由各级政府或行业协会提供建议或意见,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其次,基于系统风险监控原则,在重视事后监管的前提下,针对事前风险构建防范机制,并建立与之相应的监管数据库,以达到分散风险的作用,为农村地区金融体系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最后,针对互联网金融构建监管统计系统,设置切实可行的监管制度及相关规范,特别是P2P或相关领域的业务,更要重视统计、做好监测工作,并拟定风险预警制度,比如运用大数据技术抓取农村地区各个金融机构的利率,以此判断其利率是否与当前的市场利率波动相符。如果超出了正常范围,要对其进行自动预警,再交由监管部门展开相关的稽查与分析工作。

猜你喜欢

惠普金融机构监管
惠普CEO辞任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值得安利 ZUKZ2 Pro
惠普增加裁员5%
监管和扶持并行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