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津县农村双向电商物流优化与研究

2021-01-29王雅平孙彤彤

上海商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双向农产品物流

王雅平 孙彤彤

山东宁津县农村人口30万余人,占整个宁津县人口的61.3%。2020年,宁津县地区生产总值240.2亿元,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总额88.9亿元,而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9.4亿元,比前年下降了0.1%。大部分原因是疫情期间,农村封闭、道路不畅,导致消费水平降低,从而影响当地农村的消费额度。目前,为促进乡村振兴,宁津县和电商平台企业签订合作,将当地特色产品与互联网电商联合,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宁津县农村双向电商物流运作模式分析

1.宁津县农村双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

一是,农村电商物流“下行”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宁津县快递站点均匀分布在各镇政府附近,包括三通一达、天天、顺丰、京东等快递服务站点,总计30余家。

二是,农村电商物流“上行”情况。宁津县农村的第一产业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其次以蔬菜、食用菌、棉花等初级产品为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村承包土地种植粮作物现象普遍,规模经济作业可以适当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收益,主要的流通方式就是送到当地粮食站或者由当地畜牧养殖业直接采购。电商渠道较少。而第二产业主要以发展机械制造业为主,例如农机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宁津县农业规模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大多数农机企业的商机,有一定的电商规模。

2.宁津县农村双向电商物流现有模式

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村物流主要分为两个方向,第一是“农副产品上行”,第二是“日用消费品、农资品下行”。无论是农产品物流还是消费品和农资物流,虽然都是单向流动的,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物流节点:城市配送中心。

宁津县农村所有的上述快递企业总站点都在宁津县城区,分布在各个乡镇的代理点。派送流程为包裹到达当地物流中转场—统一入库—按区域分放—等待二级网点负责人拉货—拉货至网点—整理放置货架—录入商品信息—发短信通知客户按取件码取件—村民收到取件码后到镇上网点取货。同样,当“农副产品上行”时,村民给消费者寄包裹的流程为打包快件—到达镇上网点—按消费者信息填单—快递打包—装车送至上级物流公司—上级物流进行分拣快递—装车。每天1~2次驱车到总公司开展收发件业务,一般每点每日收发件有千余件。

二、宁津县农村双向电商物流现存问题

1.终端配送不到位

受双面影响导致农村物流终端配网点数量不足,目前除了顺丰和邮政能实现对农村包裹的直投到村服务外,其他民营快递企业的快递服务仅仅是停在村庄所属乡镇代理点,无法解决农村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除此之外,农村市场相较于城市市场还存在以下弊端:

其一,基础条件差。宁津县农村物流体系仍较为薄弱,目前,宁津县农村与外界沟通的主干道是水泥路,但是村庄内部以土路、石子路居多,在配送方面存在很多隐患。

其二,终端派送不到位。目前,只有顺丰、京东和邮政对宁津县全区域进行派送。百世快运、韵达速递和圆通速递实现了宁津县乡镇网点全覆盖。末端配送的断层无异给农村发展双向电商物流产生了阻碍。

2.农村物流供需失衡

其一,线上销售经验不足。由于农村物流体系不完善,对特殊农产品的运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对于线上销售步骤和方式不了解,会在网上购物,但是在网上销售需要一定的统筹能力。

其二,农村区域配送受分散性、规模性和季节性影响。随着当地发展特色农产品,虽然带动了线上直播带货,但是并未带动整个农村的物流发展。配送成本是当前快递未能直投到农村的重要因素,受当地收入水平和生活便利的影响,村民上网购物的积极性并不高;而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成本与快递包裹量成反比。由于当地农产品的生产受季节性影响,各个阶段从网上购买商品的数量、种类各有不同,同时消费者线上购买的数量也会受影响。

3.农村物流人才缺乏

与城市相比,宁津县农村人口大部分收入都是以工作和自营小作坊的形式获取生活成本,具有空间集聚密度小、收入水平低、消费结构半自足和网络购物频率低等特征。由于当地缺乏高质量人才,所以无法实现对当地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加以发挥。

三、宁津县优化农村双向电商物流模式的实施建议

1.推动“快递进村”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快递资源。合理规划农村地区的交通网络布局,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的覆盖率,改善道路质量,为农村双向电商物流流通提供道路保障。

联合当地快递乡镇覆盖率高的县一级代理点,整合运力资源,采用共同的信息系统登记包裹量信息,按照各家业务量的接收量对共配中心进行整合。对各家快递企业整合后的共配中心内部设施规划须结合当地流转量商品特性,规划仓库内部规划布置,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和普通包裹的物流流转体系。

2.推动“农产品上行”

(1)农业产业链延伸模式

以宁津县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将育种、农药、肥料供应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紧密连接起来,组建农业产供销一条龙生产服务系统,构建农产品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无缝对接的产业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一方面可以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另一方面延伸产品深度,把鲜活农产品干制加工后,有利于长期储藏和流通,延长了产品的销售时间,同时也提高了产品销售量。

(2)发掘地区特色农产品

为了形成稳定的回程资源,同时推动农产品上行,鼓励农户在电商平台上开店售卖优质特色农产品。宁津县现有地标品牌保店驴肉,可鼓励农村居民去发掘当地农产品资源,在电子商务大环境下打造区域品牌特色农产品。利用多平台,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客户流量,形成线上特色馆。

3.培养电商配套专业人才

在整个农村电商物流体系中,信息平台的建设是需要专业人员来操作的。当地政府应加强农村物流专业人才引进,大力引进一批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实用技术人才,改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人员结构和素质结构,提高实用人才服务“三农”的能力,加强典型示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和谐气氛。契合实际,发挥其长处,做到能引进来也能留下来。

猜你喜欢

双向农产品物流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降低寄递成本需双向发力
用“双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完善刑事证据双向开示制度的思考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