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依恋、心理弹性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

2021-01-28王奕婷殷悦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心理弹性

王奕婷 殷悦

摘要:本论文集中探讨成人依恋、心理弹性及工作倦怠的关系和相互间的作用,并通过不同样本拓展依恋理论JDR模型的适用性。本研究通过选取183名上班族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上,依恋回避、心理弹性、工作倦怠、依恋焦虑分别在性別、月收入、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心理弹性与工作倦怠显著相关。(3)心理弹性与依恋焦虑能显著预测工作倦怠的水平。而相比较而言,心理弹性对工作倦怠的预测作用更大。本研究从个人的生态系统的角度,为工作倦怠的产生提供了个体、家庭、工作交互作用的解释。

关键词:成人依恋;心理弹性;工作倦怠

1 前言

依恋最初提出指的是主要照料者和孩子之间的一种长久而持续的情感联系(Bowlby, 1969),随着研究进展,众多研究者发现依恋同样可以存在于人生其他时期的亲密关系中,例如成年阶段的浪漫关系或夫妻关系(Hazan & Shaver, 1987), 但很少有研究将成人依恋拓展到工作情境或组织情境中。

工作倦怠又称为职业倦怠(1974 Freudenberger),指的是在工作过程中个体在需要长期情感付出的情境下,引起的身体、心理和情感耗竭的状态。工作倦怠被证明与工作负荷量,时间压力和工作环境等因素存在高相关。

大部分工作绩效相关的研究都会采用JDR模型作为解释工作倦怠产生的机制,它指出在工作情境中存在工作要求(job demands)和工作资源(job resources) 的区分。其中,工作要求指的是工作中需要的身体上与心理上的努力并因此耗费身体与心理资源的部分,会促进工作倦怠产生;工作资源指的是工作中对于降低身体心理资源消耗有帮助的部分,会降低工作要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依恋的控制系统模型指出,当人意识到周围环境的危险或不适时,依恋行为就会出现,如果此刻依恋对象积极反应,个体就能获得安全感,反之就会产生焦虑。长期的依恋安全感受有助于个体形成心理弹性(Mikulincer & Shaver, 2016)。具体到工作情境而言,安全的依恋关系使得个体能应对工作要求中的压力并提升其表现。

心理弹性是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Gable & Haidt, 2005),可以被定义为一种使得个体在面对破坏性事件后维持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身体功能的个人特质或能力(Block & Kremen, 1996),主要包含:一对于创伤经历的积极应对、克服和适应能力;二重新建构自身,从创伤中成长和继续前行的能力(Bonanno, 2004)。

根据依恋理论可知,依恋可以帮助个体塑造个人资源,而个体的依恋差异和心理弹性可能共同影响着工作倦怠的产生。本研究将家庭因素和工作情境联系起来,探讨成人依恋、心理弹性与工作倦怠的关系,考察成人依恋和心理弹性对工作倦怠的共同影响。

2 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选取正处于工作中的成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共有183名上班族参加了测试。其中男性102名、女性81名,平均年龄30岁,标准差4.84,平均工作年限7.8年,工作领域涉及房地产、IT、金融、教育等行业。

2.2 工具

2.2.1 亲密关系体验量表

采用李同归 和 加藤和生 (2006)修订的Brennan 等人(1998)编制的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 ECR)中文版。共包含36个题目, 包括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分量表各18个题目,考察被试与依恋对象保持情感距离及对亲密关系感到不舒服的程度。量表7点计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或回避的程度越高。本研究中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分量表在本次测量中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9, 0.90。

2.2.2 心理弹性测量

心理弹性采用成人心理弹性问卷(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RSA)问卷,该问卷是挪威Odin Hjemdal教授Dddgeir Friborg教授及其同事所编制的一份测量成人心理弹性的各项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s)的研究工具。量表一共33个条目,量表采用7点评分,部分条目反向计分。根据本次调查数据计算的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8。

2.2.3 工作倦怠的测量

工作倦怠的测量采用由Maslach和Schaufei编制、李超平和时堪修订的工作倦怠量表( MBI-GS) (李超平 & 时勘, 2003) ,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量表共15个条目,采用7点评分,分数越高表明倦怠程度越严重。根据本次调查数据计算的工作倦怠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

2.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包含独立样本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

3 结果

3.1成人依恋、心理弹性和工作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对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心理弹性和工作倦怠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具体包含性别、不同收入水平以及学历水平上的差异。所得结果如下表1、表2、表3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依恋回避上,男性的依恋回避要显著大于女性;在心理弹性的水平上,女性心理弹性水平更高(心理弹性t=-0.27,p<0.05);依恋焦虑和工作倦怠在男女性别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依恋焦虑t=0.011,工作倦怠t=0.702,p>0.05)。

从表2可以看出:心理弹性、工作倦怠在月收入上均存在显著地差异性(心理弹性F=2.833、工作倦怠F=5.570,p<0.05),收入高的被试在心理弹性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他收入水平的被试,而收入低的被试更容易出现工作倦怠的情况;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在月收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依恋焦虑F=1.292、依恋焦虑F=0.849,p>0.05)。

从表3可以看出:依恋焦虑在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依恋焦虑F=4.281,p<0.05),专科和本科学历的被试在依恋焦虑上表现更为显著;依恋回避、心理弹性和工作倦怠在文化程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依恋回避F=2.296,心理弹性F=2.353,工作倦怠F=0.692,p>0.05)。

3.2 成人依恋、心理弹性与工作倦怠的相关

随后进行工作倦怠、心理弹性、依恋焦虑、依恋回避的相关分析,为了考察工作年限和年龄的影响,同时也将二者加入了相关分析的范畴,所得结果如下表4所示。

表4可以看出:心理弹性、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与工作倦怠显著相关,其中心理弹性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关系;同时,个体的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与心理弹性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个体的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与工作倦怠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3 成人依恋、心理弹性和工作倦怠的线性回归分析

以心理弹性、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作为预测变量,工作倦怠作为被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的结果可知,心理弹性与依恋焦虑均能显著预测工作倦怠的水平,而当所有变量同时加入回归方程后可以看到,依恋回避并不能显著预测个体工作倦怠的水平。对比标准化回归系数可以发现,相比较于依恋回避及依恋焦虑而言,心理弹性对工作倦怠的预测作用更大。结果表明,在对于个体工作倦怠的预测而言,心理弹性对于应对工作倦怠发挥了比依恋关系更为重要的作用。

4 讨论

4.1成人依恋、心理弹性和工作倦怠的特点

研究分析了成人依恋、心理弹性和工作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女性的依恋回避要显著低于男性,男性更希望在关系中保持自主性(王大华 et al., 2015)。在心理弹性上,男性的心理弹性显著低于女性,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现代社会对两性的要求不同,导致男性倾向于独自面对困境。

除了性别的差异外,心理弹性、工作倦怠在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上均存在显著地差异性,收入水平较高的个体在心理弹性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他收入水平的被试。而低收入人群的劳动付出大,收入低,更容易产生工作倦怠。在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上,专科和本科学历的被试在依恋焦虑上表现更高,这表明学历高的个体可能更加相信在关系中的自我价值,因此焦虑更低。

4.2 成人依恋、心理弹性和工作倦怠的关系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与工作倦怠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心理弹性与工作倦怠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假设相符。即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高的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持有消极的自我模式和他人模式,不认为自己值得被爱或他人值得被信赖(王争艳 et al., 2006)。因此,他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挫折更多,在面临工作压力时难以有充足的个人资源,更易产生工作倦怠。另外研究发现心理弹性越高的个体工作倦怠的水平越低,与已有研究一致。可能原因是心理弹性高的人持有更乐观积极的品质,面临工作压力时能通过调用这些品质并利用社会支持来应对。

此外,研究也发现,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与心理弹性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一发现验证了依恋的控制系统模型的论述,表明了依恋控制系统模型在工作情境中也是同样适用的(Mikulincer & Shaver, 2016)。

4.3 成人依恋、心理弹性对工作倦怠的预测作用

研究同时分析了成人依恋和心理弹性对工作倦怠的预测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当研究同时将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与心理弹性放入回归方程对工作倦怠进行回归分析时,依恋回避的作用体现得不明显。该结果表明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的作用可能是不同的:依恋焦虑可以直接作用于工作情境中,影响到个体工作倦怠的水平。而依恋回避意味着在关系中保持独立与自主,更不容易在工作情境中受到工作内外关系因素的影响。

该结果也表明心理弹性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是更直接的,依恋的控制系统模型指出,通过采取依恋行为个体得以形成稳定的情感应对资源,并助个体形成心理弹性(Mikulincer & Shaver, 2016),从而使工作相对而言更轻松,工作倦怠更不容易表现。

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为个体工作倦怠的产生提供了一种个人、家庭和工作交互作用的解释,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表明工作倦怠的产生实际上是个人特质、家庭关系与工作情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为理解并干预个体的工作倦怠提供了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 Beutel, M. E., Glaesmer, H., Wiltink, J., Marian, H., & Br?hler, E. (2010). Life satisfaction, anxiety, depression and resilience across the life span of men. The Aging Male, 13(1), 32-39.

[2] Block, J., & Kremen, A. M. (1996). IQ and ego-resilienc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nections and separat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2), 349–361.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0.2.349

[3]Bonanno, G. A. (2004). Loss, trauma, and human resilience: Have we underestimated 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after extremely adverse even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9(1), 20–28.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9.1.20

[4]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NY: Basic Books.Gable, S. L., & Haidt, J. (2005). What (and why) is positive psychology?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9(2), 103.

[5]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511–524.

[6]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16). A model of attachment-system functioning and dynamics in adulthood. In M. Mikulincer & P. R. Shaver (Eds.),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2nd ed., pp. 27-46). The Guilford Press.

[7] 李同歸, & 加藤和生. (2006). 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CR)中文版. 心理学报, 38(3), 399-406.

[8] 李超平, & 时勘. (2003). 变革型领导与领导有效性之间关系的研究. 心理科学.

王争艳, 杨叶, & 汪斌. (2006).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社会认知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14(6), 880-887.

[9] 王大华, 杨小洋, 王岩, & Miller, R. B. (2015). 老年人夫妻依恋的测量及与一般依恋的关系. 心理学报, 47(9), 1133-1142.

猜你喜欢

心理弹性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
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心理弹性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心理弹性”从何而来
大学生心理压力、心理弹性与入学适应的关系
团体辅导对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的评估与干预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弹性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