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需要久久为功

2021-01-27冯帆薛云

山东国资 2021年6期
关键词:助力农民科技

□ 冯帆 薛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破解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推动村民致富、乡村振兴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部署。抓好乡村振兴,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用技术手段赋能传统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在发展的同时解决乡村污染和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为构建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新农村提供支撑。

乡村振兴需要科技助力

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变大变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产业兴旺为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保障,而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严格耕地保护、保证粮食安全、培育优良品种、建设智慧农业、推进绿色发展等,解决以农业种质资源为重点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促进农业由传统粗放型向高质量集约型转变。

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更加美丽。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生态”包含自然资源保护和农业环境治理,“宜居”包含农村水电气路房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完善,只有以科技创新推动村庄合理规划设计和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杜绝“千村一面”,才能让乡村成为生产生活的乐园、生态优美的休憩田园、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科技创新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我们已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要继续增加农民收入,还要继续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绿色兴农、科技强农、品牌富农,科学利用农业资源禀赋,推动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创新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加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乡村振兴战略贵在落实,只有从点滴做起,一点点抓好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增强农民的获得感,才能切实将中央的关怀落到实处,百姓才能获得实打实的幸福感。从实践来看,各地正在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示范。

山东土地发展集团作为省属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党建为统领、以“多规合一”基础上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三大融合(城乡融合、一二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为主要标志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齐鲁样板模式。

一是科技助力农村方面,设立山东土地乡村振兴规划研究院,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科学规划先行,选取条件成熟的乡镇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因地制宜、按村施策,建立“基本标准+个性特色”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体系,确保群众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的根本性改变。

二是科技助力农业方面,成立山东土地自然资源产业发展研究院,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在土壤修复上,使用国际领先的“微生物组”技术进行土壤改良,快速提升耕地质量。在产业导入上,引进鲁望农业集团“211家庭农场(一对夫妻、一千亩地、一万头猪)”种养循环方式,提升了养殖效率和生态环境。在生产经营上,成立商业运营公司,通过“互联网+”模式,帮助当地农产品塑造品牌和市场营销。同时,发起成立乡村振兴产业联盟,汇聚了全国230余家乡村振兴相关产业上中下游的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搭建起集产业、智库、金融等于一体的资源整合平台。

三是科技助力农民方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联合筹建中国农科院齐鲁乡村振兴学院,面向广大农村、广大农民,进村入户办学,到田间地头办学,培养新型农民、新型农场主,为农村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山东土地集团通过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样板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民就业得到保障。群众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可以到农业园区打工成为新型农民,也可以到城镇经商,可以获得承包地流转的租金,获得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分红,获得新型民居增加的财产性收入等,经济收入得到保障。农村面貌得到改变。通过社会资本大力投入,为当地群众建设新型美丽村居,同步配齐水电气暖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卫生院、幼儿园、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村民原有住房质量和生活环境。农业生产得到提升。通过土地整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业务,对山水林田湖等进行系统整治,对高标准农田进行连片提质,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集中盘活。集团已开展的项目预计新增耕地9.6万亩,既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还增加了全省耕地数量。文明程度得到提升。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深刻影响着老百姓的思想观念,更加注重文明意识的培养,促进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改变。这种改变和进步,迈出了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融合发展的关键一步,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意义。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初中国经济一度停摆,而中国对农业生产没有放松,春耕抓春季生产,汛情期间全国稳产,秋收季节全力收获,农业保持平稳态势,亦成为经济社会复苏的“稳定器”。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凸显——村庄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村庄建设无秩序、无特色;村庄“形虽在,神已散”;优质种质资源匮乏、大型现代农机具应用不够、精准施肥技术推广面较小,绿色病虫害防治基础薄弱等——这些都需要切实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完善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也决定着亿万农民朋友的物质与生活水平。抓好乡村振兴工作意义重大、刻不容缓,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一茬接着一茬干,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一是立足质量兴农,以农业提质增效为导向,加大科研方向和支持力度,为农村产业兴旺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二是立足绿色兴农,以推行绿色发展为目标,重点研究节能增效、优质安全、绿色环保技术,为农村生态宜居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三是立足品牌兴农,加快优良品种和高效生产技术的推广及应用,走以科技提升品质、以品质铸就品牌的发展之路。

四是强化示范引领,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载体,着力打造一批技术集成度高、辐射带动性强、示范效应好的乡村振兴样板项目,促进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围内转化。

五是强化科技惠农,加大新技术的应用,强化种子研发、机械装备制造等,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随着脱贫攻坚硬任务的如期完成,需要集中精力、集结资源抓好乡村振兴。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科技资源运用,打开乡村振兴的新局面,引领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切实让乡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助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助力农民科技
助力成功七件事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科技助我来看云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