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休闲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探讨
——以清远市部分休闲旅游特色小镇为例

2021-01-27温嘉颖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英德红茶文旅

温嘉颖,张 黎,钟 琦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a.信息技术与创意设计学院;b.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清远511510)

1 清远地区休闲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广清一体化”战略持续深入,掀起了一轮“打拼在广州,休闲去清远”的双城互动新热潮。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平均收入的不断提升,农民物质生活有了基本保障,精神需求逐步提升,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特色小镇顺势成为广清文旅战略实施和清远市产业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清远市共计建有国家4A 级景区17 个,数量位于全省第二,但仅有连州地下河一家国家5A 级旅游景区[1]。与此同时,由于文旅发展具体指导方案的缺位,部分文旅特色小镇建设盲目模仿,千镇一面、特色不彰显、功能联动弱等问题屡见不鲜。本文以清远市部分特色小镇为例,探讨构建文旅融合背景下休闲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框架与思路,以此协调带动清远地区泛旅游产业在区域空间内持续创新发展。

1.1 特色小镇基本建设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以清远英德东华红茶小镇、英德锦潭小镇、连州摄影小镇为主要研究对象。

清远英德东华红茶小镇是以“英德红茶”为特色农产品的文旅特色小镇。小镇按照国家4A 级景区标准进行建设,包括茶园示范区、茶文化核心区、休闲度假区、休闲运动区、生态保育区等五个功能区,涵盖红茶交易中心、红茶研究院、创业中心及全过程物流中心四大服务平台,吸引上下游企业、电商及物流公司、科研院所等入驻,推动形成一个以茶叶、茶艺、茶文化为脉络,打造创意园区环境,覆盖社交、旅游、休闲、度假的专属红茶小镇,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清远英德锦潭小镇以高科技精品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业为主体,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初步形成以乡村体验、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现代农业为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题体验片区,带动当地民宿经济、农家乐蓬勃发展,实现了小镇经济的稳步增长。

清远连州摄影小镇从构建摄影产业生态圈、延伸三大产业链(摄影会展产业链、摄影服务产业链、大众摄影体验产业链),将摄影与加工行业、服务行业、旅游业等有机结合,由此推动地方产业升级改造,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1.2 特色小镇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目标多数为来自英德东华红茶小镇、英德锦潭小镇、连州摄影小镇等特色小镇景点旅游的旅客,少部分是当地常驻乡村居民。调研以问卷加随机采访方式进行,调研对象涵盖了老中青年龄段不同群体,聚焦了收入水平较高、教育背景良好、男女比例适中的不同人群,调研对象具备较强的典型代表性,如图1。

图1 调研对象基本信息统计

根据调研结果统计分析得出,有近四成的游客认为清远地区的文旅特色小镇在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如环境卫生、交通住宿方面还有所欠缺。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小镇的农产品资源比较丰富,但对于当地相对出名的农特产如骆坑笋、东陂腊味、黑豆腐竹、紫玉淮山等知道的人不多。而当地居民认为特色小镇开发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商业街区、酒店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风光,忽略了小镇文化传承和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1.3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

调研问卷主要从调研对象对特色小镇建设了解程度、建设现状、特色小镇建设意见三个维度展开。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清远休闲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存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3.1 政策服务支撑体系有待提高

清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但是部分区域管辖机构对清远特色小镇的建设未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举措和建议,或者说有一定的想法还未付诸实践,导致许多发展势头原本很好的小镇最终走向失败。因此必须完善目前欠缺的文旅小镇建设机制,政府出台支持政策,将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落到实处[2]。

1.3.2 当地人文特色亟待挖掘

清远地区目前有很多特色文旅小镇路线颇受游客青睐,但大都是比较平常的大众路线,对当地历史文化和特色农产品文化挖掘过浅,对文化内涵拓展不够,有时会忽视原有文化底蕴的传承,无法营造出真正舒心的文化旅游氛围,没有突显出休闲旅游及其产品对日趋丰富的消费需求的多元化。

1.3.3 自然景观资源整合不足

三个特色小镇地理条件独特、自然资源丰富、观赏气候宜人,但景观规划并没有进行整体优化,没有充分利用缓坡丘陵、茶田、鱼塘、洼地等自然景观资源,观光旅游模式显然已满足不了当今消费者的需求,自然景观应融合当地历史人文景观,融入娱乐特色体验等复合功能,使休闲旅游特色小镇自然景观实现最优化利用。

1.3.4 小镇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

在调研数据中得知,英德红茶虽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但不足以带动整个特色小镇的知名度,与上海的朱家角、苏州的同理小镇等一线旅游特色小镇相比,整体品牌实力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宣传力度不够[3]。

1.3.5 小镇农业发展需引入新技术

这些小镇多为传统农业,以“人”为核心,主要依靠过去积累的经验或手艺,从而导致了整体生产环节效率低、波动性大、农作物或农产品质量无法控制等问题的出现。当今必须通过引入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新技术实现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升级,才能够有效释放农业产业庞大数据的潜在价值。

2 文旅融合背景下休闲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总体规划

通过对清远市部分文旅特色小镇的实地考察与调查研究,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以英德东华红茶小镇为例构建特色小镇建设总体规划,如图2。

图2 文旅融合背景下休闲旅游小镇总体规划

2.1 规划定位

英德红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与云南滇红、安徽祁红并称中国三大红茶,历史可追溯到距今1200 多年前的唐朝。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八之出》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当时英德就是韶州的主要植茶之地。英德东华红茶小镇以“英德红茶”为特色主导产业,规划定位方面梳理英德丰厚的历史文化,融合区域农业发展现状,在创新中发展“特色小镇”,逐步形成集种养、度假、休闲、旅游、生态观光的“文旅休闲特色小镇”,将农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休闲空间、养生空间等进行多功能组合,形成“综合性特色小镇农业示范园区”[4]。

2.2 功能布局

英德历史悠久、名人荟萃,是广东省旅游强县(市)。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岩溶地貌、峰林美景、水域风光,还能近距离感受美丽茶园、特色乡村、客家风土人情。英德东华红茶小镇在功能布局方面充分发掘了当地农村的基础条件、自然景观、地貌特点、历史文化和产业资源,同时植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以“茶园”作为代表的田园景观进行旅游配套开发,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发展区、现代农旅示范区、综合服务接待区、家庭农庄体验区。同时对小镇中的景观建设和全产业链发展进行整体科学规划,打造成集旅游观光、民俗欣赏、文化创意、科普教育、生态涵养多功能一体的特色鲜明产业经济带。

3 文旅融合背景下休闲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探讨

清远休闲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离不开政府与多方机构的共同努力,经过对清远部分休闲旅游特色小镇的经验归纳以及调研对象的意见征集,主张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文旅融合背景下休闲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思路:

3.1 强化政府产业发展的引导与规范

首先要理清特色小镇的市场优势与政府职能的关系,着力创新符合小镇特色发展的产业招商运作机制,完善以市场价格为导向的资源流动机制。其次,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引进绿色低碳产业项目,重点扶持生态产业项目,为特色小镇建设创造良好营商投资环境。第三,引进青年人才,积极与本地及周边高校合作,获得教师及扶贫驻村特派员的指导与服务[5]。英德政府长期以来支持和参与红茶小镇的建设,将其作为深化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实践途径。

3.2 塑造文旅特色小镇人文特色

立足小镇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小镇人文特色。把当地文物古迹、建筑遗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纳入休闲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范围内,以传统民俗活动等为载体,通过节日庆典活动、主题墙绘等活动来塑造小镇人文特色,传承农耕文明、弘扬现代文化。英德东华红茶小镇有60 多年的种茶历史,是以“茶叶种植及茶文化旅游”为人文特色,将红茶文化、知青文化以及侨民文化相融合,建设茶叶博物馆、高科技示范茶园、户外生态茶社、文化创意艺术区等主体工程综合性设施,不断深耕中国传统茶文化。

汇聚人文资源,尤其是要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打造出独特的山水文化,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地区特色文化。在英德东华红茶小镇游客置身茶山,化身茶农,亲手采摘、炒制,做一份属于自己的红茶;沐浴天然氧吧,感受茶园风光,体验游茶山、采茶青、制茶、品茶之趣,更能深入了解到历史悠久的英茶文化,让茶乡文化在小镇旅游发展中得以传承。

3.3 重构文旅特色小镇景观资源

小镇内景观资源可以深度开发、优化整合,如建立观赏型农田、瓜果采摘园,苗木观赏区、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等。也可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打造“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休闲旅游环境,探索建立一批以农事体验、乡情追忆、文艺创作、摄影绘画、乡村骑游、星空探索、房车露营等为主题的休闲旅游基地[6]。英德东华红茶小镇就是以优美的自然茶山景观和农事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创建休闲养生、茶叶观光、茶艺表演、茶文化展示体验区,推进一二三产业互动,充分开发旅游文化与山水资源,形成特色小镇文化认同。

3.4 打造文旅小镇品牌

当今城市的人们更向往大自然的宁静、农家小院的快乐,对休闲旅游品牌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因此特色小镇要塑造品牌文化,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否则很容易被同类小镇模仿而失去竞争力。同时要加强电商平台宣传、开设文旅小镇品牌馆,带动地方文旅小镇整体发展。在品牌策略设计方面需结合地域文化、民族特色、自然景观等,完善小镇景区视觉识别系统,来识别企业固有的视觉形象、传达小镇文化精神。例如英德东华红茶小镇在包括景区门票、户外宣传、红茶及纪念品包装、宣传手册、公共标识等方面都融入了小镇品牌文化特色。

3.5 结合文旅特色小镇新农业技术

特色小镇不仅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地域空间,更是新产业、新工艺、新技术融合试验的载体。在英德东华红茶小镇园区内安装生物信息对抗站,引进先进的遥感监测技术,对茶树病虫害实行监控预防,对茶园实现动态监测管理。同时与农科院茶研所合作研发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一系列传统人工制茶工序,转变成红茶的全产业链数字化加工。此外还委托国家农业信息中心,构建红茶期货类交易大数据平台,实现园区与市场的产品信息对接[7]。

4 结束语

本文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重构休闲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框架与思路,旨在为提升休闲旅游特色小镇吸引力提供理论指导,且有利于拓宽文旅小镇建设发展研究领域的广纵深度,也为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英德红茶文旅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卢英德:百事可乐女王
红茶暖胃是真的吗?
Happy Afternoon Tea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不与对手正面交锋
对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职能观的理解——《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读后感
英德革命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