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申报》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2021-01-26张悦

今传媒 2021年1期
关键词:社会性别消费主义申报

张悦

摘要:“社会性别”通过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性别的区分,强调了性别的社会建构性。《申报》作为上海近代发行最久、最具代表性的商业报刊,其中对“3B原则”中的美女形象运用也使其成为商业报刊经营的成功典范。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丰富经典,且深入人心,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消费文化,也实现了对于女性这一社会性别的建构。通过长期的熏陶与浸染,画报女性的形象得以固定,完成了一种消费文化下的形象建构。

关键词:《申报》;消费主义;社会性别

中图分类号:F71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1-0082-03

一、概述

《申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1949年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代表性的商业报刊。1912年史量才接手《申报》后,《申报》的经营大为改观。在广告方面的经营更使《申报》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扭转了其接手后所面临的债务危机。

通过把广告与新闻区隔开的编排方式,《申报》读者可以在第一眼就对每一版的内容一目了然,快速找到想要了解的消息。同时,这种编排方式为采用大版面插图式的广告提供了丰富的空间,为广告版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

伴随着商业上的成功,《申报》凭借其影响力也对当时的上海女性进行了定义。“美女”这一广告形象也正是在这时逐步走入大众视野,版面的调整使得大篇幅的插画广告不断涌现。以往受限于版面只具备简单的人物轮廓的美女名媛,终于得以大放异彩,她们或坐或站,或郊游或攀谈,从发饰到皮鞋无不细致精巧。夸张一点的还有占了大半个版面的,透过黑白的雕版印刷,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那时对“美女”的理解和运用已渐趋成熟。

女性主义心理学学者安·奥克利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社会性别并非生物学性别的直接产物,她反对女性气质由生物性别所限定,而是认为女性气质通过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形成。在《申报》的广告版中,取代了以往黑白大字铺满版面,俏丽的女士或站或坐,以明显的性别特征和抓人眼球的美,独立于周边的相对抽象的药品和工业产品简笔画广告,并长期占据了广告版面的中心位置。

二、《申报》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美国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从创意的角度提出广告表现的三原则:婴儿(Baby)、美女(Beauty)和可爱的动物(Beast),构成广告版面三个重要的形象,这其中以“美女”的形象应用最为广泛,也受到了最多的讨论。

“女性”是《申报》广告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根据“社会性别”理论的观点,“女性”这一社会性别,并非天然产生,而是通過后天的“诠释”塑造出来的。这种后天建构的视觉角度,为我们审视广告中的“美女”有了另一层更为深入的理解。

(一)广告中女性的形象塑造

《申报》广告中,出现最多的是“美女”形象,这些美女大致可以分为:淑女名媛、家庭妇女、青年学生、外国美女、神话女神等。受国外广告的影响,受众不时能看到一些浅发色的外国美人,但为了迎合国内的消费需求,和商家打出的“爱国”宣传标语,大多数的女性形象仍然是中国传统女性。年龄分布也比较集中,青春俏丽且活泼可爱的女学生和优雅的贵妇是版面的常客。

根据产品定位的不同,产品招徕的消费对象也有所差别。例如汽车广告中,美丽的女子端坐于车内,以依附的姿态作为主角“汽车”的陪衬;而在化妆品的广告中,美女一跃而成为主角,端坐于梳妆台前妩媚窈窕。这种主次角的转换,不仅是一种定位,还暗含了对现实的建构,意即美女梳妆固然漂亮,在汽车工厂面前却不过是陪衬。

广告的对象主体为女性,化妆品和日用消费品成为主流。以美女为招徕方式,吸引的顾客也大多为女性。以标榜时尚美丽、提升魅力的化妆品广告,广告中的女性通过“波浪卷发”“红唇”“高跟鞋”等当时来说新潮流行的装扮,吸引顾客的效仿和购买。此外,美丽的女士还出现在了以男士为消费对象的香烟广告上,哈德门香烟以坐在扶手椅上吞云吐雾的名媛,吸引男士购买。

可以注意到,在消费对象为男性的广告中,女性出现的频率并不低,尽管有时商品与女性的关联并不明显,在商品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与广告图存在较大的差距,但这并不妨碍《申报》广告中刊登大幅的美人图作为宣传手段。有趣的是,当我们关注以女性作为消费对象的商品广告时,却发现男性的形象并不如名媛一般时常出现,而且他们通常以两种形象出现,不是统一的西装长裤,便是长卦长衫。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申报》广告利用了当时的爱国热潮,将生动的人物形象与响亮抓人的口号相结合,以国货品牌吸引更多的顾客购买。这种借助“实业救国”思潮大力宣扬本国商品的方式,在类似轮胎、汽车、纺纱机等工业广告中出现的比较多。有的广告上印着手里举着“爱国产品”横幅、穿长裙、围着围巾的女学生,学生奋力呼喊的形象也感染到了消费者。这不仅迎合了当时国内的社会环境,也对片面单一的美女形象做了补充,但这依然仅占很少的一部分,可以视为对当时鼓吹消费的一种修正。

(二)消费与女性形象的建构

《申报》广告作为当时上海商业报刊经营的成功范例,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女性的社会风貌,另一方面,也建构了“脑海中的中国女性”。但这种建构是无意识的,因为报刊广告的宣传目的是为了提升产品的销量,所以对当时女性形象的呈现是片面的,而非整体的,这种呈现视角的目的也会对所呈现的形象产生影响。

1.外貌形象的形式单一

由于版面的限制,广告对女性的刻画着重于人物形象,以复杂的线条和明暗变化,生动形象地塑造出一位又一位亭亭玉立或优雅端坐的女士。美女的表情也是广告重点表现的部分,她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似乎没有什么在精致的商品面前让她们感到不高兴。

对于名媛的“想象”,无一例外都是精致的妆容,虽说美女总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但广告画版中的女性无论是在闺房中,还是在交际言谈时,统统是烫过的卷发、纤细的眉毛、精致的眉眼,妆容精致考究。

上衫搭配开叉半身裙,脚下皮质高跟鞋。这种装扮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当时年轻女性的衣着。除此之外,各式样的旗袍搭配高跟鞋也是较常出现的衣着。此外,罕见地出现几个穿西装裤的小姐,这种情况极少,但也说明当时的女性开始尝试裤装,成为对女性穿裙子这一印象的挑战,但这种挑战从整体看仍属少数。

2.年龄分布的集中性

即是在广告版面出现,女性形象的年龄选择多为青春妙龄。这一推想在实际的报纸版面上得到了印证。不管何种身份职业,无论是女学生、女司机、家庭主妇还是闺中小姐,选取的都是10~30岁之间的女性,这种情况可以说并不意外。

当然也可以看到,一些针对老年人的药品广告,存在部分把老年女性作为宣传人物。这种例外并未打破年龄分布的集中性。这种形象的选取主要针对购买的对象,然而以其影响力来看,这种有选择的塑造和建构是成功的,其不仅提升了所宣传的商品尤其是化妆品的销量,也逐渐培养了读者对于化妆的概念。

这种以年轻女性为对象的宣传策略,也同时在塑造着人们对于女性的想象。画报女郎们的形象是否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还原了当时女子们的衣着外貌,难以有明确的答案,但可以看到,这种宣传的确把一种特定风格的服饰妆发与那个时期联系在一起,也为当时女性的穿着打扮提供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暗示。

3.女性身份的多样化

女性形象的出现逐渐增多,不仅占据的版面不断扩大,画版内容日趋精致,出现在画中的人物也具备了较为明显的身份区别。早期人物只露出手或面部,难以辨认人物的身份特征,随着广告版面的精细,我们得以看到更多不同身份的女性人物。

广告中的女性,不仅着装各有不同,且身份也有所变化。在学堂招生广告中,女学生怀中抱着书本,一身学生制服青春朝气。这反映了当时女子开始接受教育,要求参与到学习文化知识中的呼声。

家庭妇女是广告中比较常见的对象,解百勒鱼肝油宣称孩童食之面色红润身体强健,一位母亲弯腰去逗身邊的两小儿的样子生动形象。一些针对妇女的日用品广告,广告中也出现了婴儿,妇女或站或坐,怀抱一个婴儿,似乎是为了说明女性母亲的身份。

戏院广告乐意用女演员的形象宣传当下热门的剧目,一方面能招徕许多慕其名而来的观众,另一方面也展示了戏院热门的剧目,吸引广告看客的讨论。无论何时,美丽动人的女演员都是能带动话题,是吸引目光的焦点,这种宣传方式也比较成熟。

三、结语

在众多报刊还停留在文字豆腐块的时代时,《申报》使用清晰精致的人物形象和大胆的排版用色,在视觉方面从众多报刊中脱颖而出。对“3B原则”中美女形象的运用,尤其是利用对女性人物的刻画,宣传消费品,让《申报》在中国商业报刊发展的早期乃至中后期都维持着不俗的影响力。

这种宣传策略一方面为《申报》赢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增加了大量的广告收入,为进一步提升报馆的硬件设备和人才储备了足够的资金,为后期的报刊革新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建构了当时消费主义文化引入时期上海女性的形象。借助黑白的版画,让受众对民国女性的大致概貌得以形成。

宣传的过程,也是建构的过程,通过女性的形象展示,商业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画版女郎也使人们在脑海中建构起了对民国女性的想象。当时的女性是鲜明而具有特色的,明眸善睐,巧笑嫣然,浓妆艳抹。这种形象并不完全,也不能完全概括当时女性的共性特点,这种宣传手段作为消费文化下的产物,一定程度上能在人们的脑中建构起一幅幅民国女性的外貌形象。

参考文献:

[1]李秋华.广告创意的3B与广告语言的情感力[J].新闻传播,2010(4).

[2]姜一梅.3B原则在电视广告创意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

[3]王卫静.3B原则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研究,2015(4).

[4]叔翼健.论儿童形象与广告视觉说服[J].东南传播,2011(5).

[5]李丹.浅谈3B原则在影视广告中的运用[J].科学之友,2012(12).

[6]夏琳.浅谈广告创意中的3B原则[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12).

[7]王儒年,陈晓鸣.早期《申报》广告价值分析[J].史林,2004(2).

[8]王儒年.中国近代广告的最初形态——早期《申报》广告的变化发展[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责任编辑:杨楚珺]

猜你喜欢

社会性别消费主义申报
王硕小说的消费主义特征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鼠国要上天之离你十五米
人造凶猛
最高衣橱
《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社会性别研究
中国梦与社会性别平等问题探微
对当代大学生国际时事关注度的社会性别分析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健康公平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