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中海贫血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及营养风险▲

2021-01-25吴霖浦杨潍嘉李艳芳

广西医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贫血体重

谢 琪 黄 玲 吴霖浦 杨潍嘉 李艳芳 王 雁

(桂林市人民医院营养科,广西桂林市 541002,电子邮箱:470002412@qq.com)

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是广西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一种遗传性慢性溶血性疾病[1]。广西高发病地区地贫基因携带率高达30.82%,全广西约有1 180多万人携带地贫基因,居全国之首[2-3]。病情严重时地贫患儿需要定期输血与去铁治疗才能维持生命,给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许多地贫患儿营养状况得不到保障,进而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个性化的均衡营养饮食有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4],而营养干预方法的实施有赖于营养状况的评价,但目前国内有关地贫患儿的体格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调查的研究较为少见,对地贫患儿进行营养干预的研究报告也较少。本研究探讨地贫患儿的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情况,为地贫患儿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8月在桂林市人民医院确诊为轻型或静止型的地贫患儿59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14岁;诊断符合地贫基因诊断标准及其轻型或者静止型地贫诊断标准[5-6]。排除标准:(1)其他类型贫血的患儿;(2)定期输血治疗的重型地贫患儿;(3)不同意参与本调查的地贫儿童。其中轻度贫血27例,男童16例,女童11例,年龄4.8(6.3)岁,中度贫血32例,男童24例,女童8例,年龄4.2(6.3)岁。

1.2 方法

1.2.1 营养状况评估:采用体重、身高测量与生化检测相结合评估营养状况,体重测量准确到0.1 kg,身长精确到1 cm。参考《儿童保健学》[7]评估患儿体格发育情况。其中,身高矮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轻于同性别、同身高均值的2个标准差为消瘦;体重高于同性别、同身高均值2个标准差为超重;体重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均值的2个标准差为低体重。生化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及25-羟基维生素D [25-hydroxyvitamin D,25-(OH)D],其中血红蛋白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总蛋白与血清白蛋白采用双缩脲法检测,25-(OH)D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

1.2.2 营养不良风险评估:采用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creening Tool for the Assessment of Malnutrition in Paediatrics,STAMP)[8]对患儿进行评估,内容包括疾病风险、营养摄入和生长情况3部分。其中将患儿分为2个年龄段进行生长情况的评估:<5岁患儿参照世界卫生组织0~5岁儿童年龄别体重生长曲线图;≥5岁的患儿参照世界卫生组织5~19岁儿童青少年年龄别体质指数生长曲线图。STAMP评分总分≥4分提示存在营养不良高风险。见表1。

表1 STAMP评分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59例地贫患儿体重情况 轻度贫血患儿低体重17例,正常体重10例,无超重患儿;中度贫血患儿低体重26例,正常体重5例,超重患儿1例。59例地贫患儿低体重率达72.9%(43/59),但轻、中度贫血患儿体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446,P=0.148)。

2.2 不同程度贫血患儿生长发育状况及营养风险评分比较 59例患儿生长迟缓率为52.5%(31/59),且轻度贫血患儿生长迟缓率高于中度贫血患儿(P<0.05);消瘦率为89.8%(53/59),STAMP评分≥4分有40例,占67.8%,但两组消瘦率和STAMP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程度贫血患儿生长发育状况及营养风险评分的比较[n(%)]

2.3 不同贫血程度地贫患儿营养生化指标水平的比较 轻度贫血患儿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25-(OH)D水平均高于中度贫血患儿(均P<0.05)。见表3。

表3 不同程度贫血地贫患儿营养生化指标水平的比较(x±s)

2.4 地贫患儿贫血程度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地贫患儿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25-(OH)D水平与贫血程度呈负相关(P<0.05)。见表4。

表4 地贫患儿贫血程度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3 讨 论

营养不良是指由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不足或过剩造成的组织、形体和功能的改变及出现的相应表现,包括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9]。 在生长发育和形体改变上,营养不良儿童主要表现为消瘦、低体重或生长迟缓[10]。营养的摄入与儿童身高、体质量的关系密切,适量的蛋白质与热量是保证儿童营养与体内微量元素充足的前提,应根据儿童年龄段及自身状况给予营养饮食[11-12]。有研究显示,贫血影响地贫患儿的食欲,导致患儿不能摄取足够的营养素,营养不良又会进一步影响营养素的代谢与吸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并影响其生活质量[13]。定期输血是治疗部分类型地贫患儿的方法之一,但有研究结果提示,输血治疗导致的铁过载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而营养干预治疗可大幅度减少地贫患儿的输血治疗率[14-15]。劳海红等[16]认为营养干预可以提高轻型地贫孕妇或孕前妇女血红蛋白,改善贫血状况;蒙天生[17]也肯定了营养素对改善地贫患儿症状的重要性。因此,对地贫患儿进行营养干预有重要意义。

地贫患儿体内营养素代谢失衡是其基本特点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25-(OH)-D等营养相关指标与地贫患儿贫血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P<0.05),且59例地贫患儿低体重率达72.9%,生长迟缓率为52.5%,消瘦率为89.8%。因此,应尽早对地贫儿童进行营养风险管理与监测,对存在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地贫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必要的营养宣教和营养干预,使地贫儿童保持较好的营养状况,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可研发相关的营养制剂或营养强化包,针对不同类型地贫儿童进行精准的营养干预。

营养风险是指营养相关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是决定患者是否需要制定或实施营养支持治疗计划的筛查工具。对地贫患儿进行营养风险评估与管理可以防止地贫患儿病情加重。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营养筛查工具对地贫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估。改良的STAMP简单易行[8],故本研究采用该方法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本组病例中STAMP评分≥4分有40例,占67.8%,这提示地贫患儿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应对此类患儿进行营养管理。但轻、中度贫血患儿体重情况、消瘦率、STAMP评分≥4分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较少有关,不同程度贫血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地贫儿童生长发育普遍滞后,营养不良率高,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风险,有必要加强地贫儿童的膳食营养宣教和营养干预治疗管理,以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贫血体重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