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三联法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对分娩结局、母婴结局及D-二聚体与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2021-01-22冯六连李儒佑

广西医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拉贝脂联素硫酸镁

冯六连 李儒佑

(湖北省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1 产科,2 呼吸内科,黄石市 435000,电子邮箱:995491185@qq.com)

妊娠期高血压是较为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之一,常见类型包括先兆子痫、子痫、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等,可导致胎盘早剥、流产、早产、产后大出血,甚至导致孕妇死亡等严重不良妊娠和分娩结局,严重威胁母婴健康[1]。因此,寻找安全、迅速、有效地控制孕妇血压的药物,对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和分娩结局具有积极的意义[2]。目前,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治疗原则为早期积极降压、利尿、镇静、解痉、扩容,但以硫酸镁为代表的常规解痉药物疗效并不理想[3]。本研究探讨硫酸镁、拉贝洛尔联合尼莫地平的药物三联疗法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娩结局以及血清D-二聚体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8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根据临床体征、症状,结合病史,并参考《妇产科学》(第八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4]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2)均为适龄妊娠初产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均为单胎妊娠,胎儿生长发育良好无畸形;(3)符合硫酸镁、拉贝洛尔及尼莫地平治疗适应证;(4)孕妇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和目的,对分娩方式无特殊要求,愿意接受本研究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选定的分娩方式。排除标准:(1)孕妇妊娠前已存在高血压病史或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其他疾病;(2)伴有严重心理、精神障碍者,治疗依从性较低者;(3)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试验组患者年龄21~35(25.8±5.1)岁,孕周30~40(37.3±5.2)周;对照组患者年龄21~35(25.3±5.3)岁,孕周30~40(37.3±5.3)周。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经确诊后立即收入院,密切监测其和胎儿的生命体征,给予呋塞米利尿和卡托普利降压等常规治疗。试验组治疗方案:将20 mL 25%硫酸镁注射液(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961,规格:10 mL ∶2.5 g)溶于2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2次/d,共治疗7 d;将50 mg拉贝洛尔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472,规格:10 mL ∶50 mg)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1次/d,连续治疗7 d;口服尼莫地平片(黑龙江省地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1852,规格:30 mg/片),1片/d,连续治疗7 d。对照组仅给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治疗剂量及方法均同试验组。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及母婴结局,分娩结局包括阴道助产、自然分娩、妊娠终止、剖宫产等,母婴结局包括胎儿窘迫、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等[4]。其中,胎儿窘迫指胎儿胎心<100次/min,持续5 min以上,和/或羊水Ⅲ度污染。宫缩乏力指原发性或继发性产妇宫缩力较弱、间歇时间长而持续时间短,宫缩最强时指压子宫壁出现凹陷。产后出血指分娩后1 d内自然分娩产妇出血量超过500 mL,剖宫产的出血量超过1 000 mL。新生儿窒息指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1 min≤3分,并延续至5 min时仍≤5分,和/或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7.00。(2)于治疗前、治疗7 d后,采集所有患者晨起空腹肘静脉血2 mL,在室温下静置30 min,3 000 r/min离心10 min,置于-20℃下保存血清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D-二聚体和脂联素水平,检测仪器为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CD37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型号:PN9230885D-93111L),试剂由上海捷门生物生物公司提供(批号:20160411、20181105;20160718、20180121)。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分娩结局和母婴结局的比较 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升高,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宫缩乏力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P<0.05),而两组患者的妊娠终止率、阴道助产率及其他分娩结局(包括死胎、孕产妇死亡、孕产妇产后感染、产后休克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患者分娩结局的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母婴结局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脂联素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和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均较治疗前降低,脂联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及脂联素水平的比较(x±s,μg/L)

3 讨 论

作为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高达9.4%,且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孕产妇及其围产儿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母婴健康[5]。目前,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原则包括降压、利尿、镇静、解痉、扩容等,以期控制痉挛、躁动等症状,减少循环血容量,降低血压至正常水平并维持[6]。目前,硫酸镁作为解痉药物,可对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信息传导,使骨骼肌松弛;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抑制内皮素合成,降低机体对血管紧张素Ⅰ的反应,从而缓解血管痉挛状态[7]。同时,硫酸镁可调节血管内外钙离子水平,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压[8]。然而,过量使用硫酸镁极易并发硫酸镁中毒,故临床上应严格控制硫酸镁的使用剂量并密切检测其血药浓度[9]。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已证实,单纯使用硫酸镁治疗并不能较好地控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需进一步联合降血压治疗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等[7]。但由于妊娠期女性的生理学特点特殊,部分常规降压药物的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综合降压效果并不理想,故极大地限制了降压药物的临床使用,因此,选择安全、有效且合适的降压药物成为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关键[5]。

拉贝洛尔属于新型降血压药物,作为甲型肾上腺受体阻断剂和乙型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其主要通过竞争性结合上述受体,有效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管容量,同时减缓室性心律,减轻心脏负荷,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10]。硫酸镁通过解痉作用实现降压的起效较慢,而拉贝洛尔的降压效果迅速,故二者联用可在短时间内达到降压效果[11]。此外,拉贝洛尔可缓解冠状动脉血管痉挛程度,减低室性心率,预防子痫及心衰[12]。

尼莫地平属于第二代钙离子拮抗剂,即二氢吡啶类的降压药物,可通过钙拮抗作用,扩张血管并阻止血管平滑肌收缩,从而降低血压[13]。有学者发现,相较于其他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毒副作用轻[14]。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升高,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宫缩乏力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P<0.05),说明硫酸镁、拉贝洛尔联合尼莫地平的药物三联法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安全可靠。

妊娠期女性的循环血容量较大,机体往往处于高凝和继发性纤溶状态,故各项凝血指标均高于正常水平,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更为显著的高凝和继发性纤溶状态[15]。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反映机体凝血功能的敏感指标,故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其血清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值[16]。张爱先[17]报道,在产前检查中测定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有利于避免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血栓性疾病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可降低产科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

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特异性蛋白质,其在人体血浆中含量较高,主要参与机体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18]。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多种因素所致的高血压状态可极大地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脂联素的合成和释放减少,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值[1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硫酸镁、拉贝洛尔联合尼莫地平的药物三联法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同时能显著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水平并增加脂联素水平,从而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硫酸镁、拉贝洛尔联合尼莫地平的药物三联法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母婴结局及血清D-二聚体和脂联素水平。

猜你喜欢

拉贝脂联素硫酸镁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价值体会
雪祭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脂联素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